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新華國際時評:航天飛機時代的終結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9日 01: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7月8日電

  新華國際時評:航天飛機時代的終結

  記者楊駿 任海軍

  8日,在幾十萬美國人親眼見證下,在全球億萬觀眾的矚目中,“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如利劍般插入天際,開始了謝幕之旅。航天飛機這一曾在歡呼聲中誕生的載人航天標誌,終於要告別舞臺,走進歷史。

  從“哥倫比亞”號到“阿特蘭蒂斯”號,30年間,航天飛機曾經承載多少榮光,又經歷多少眼淚,確實一言難盡。無論如何,它的最終退役是載人航天發展的一個拐點。正如美國航天局局長博爾登説:這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這又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呢?

  發射航天飛機是美國繼“阿波羅”登月計劃後的又一大規模載人航天活動。冷戰時期,為了抗衡蘇聯,美國自1972年開始投鉅資進行研究,歷時9年,花費約100億美元,終於使第一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在1981年飛上太空。當它發射升空時,現場和電視機前的美國民眾無不歡呼雀躍:一個技術更新、更強大的載人航天工具誕生了。

  航天飛機有三大優勢:一是可以多次往返,重復使用;二是可運送多名宇航員外加20噸以上貨物,運載量是其他航天器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三是它可以捕獲太空中的衛星等飛行器,還可以通過宇航員的艙外作業檢修或回收。因此,航天飛機有強大的競爭力,一度成為蘇聯、歐洲、日本和中國等發展載人航天時考慮的方案。

  航天飛機在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其歷史功績不應被忘懷。美國前總統老布什認為,航天飛機“在巨大的代價下幫助完成的發現、促進的國際合作、獲得的知識,通過數不清的重要方式促進了人類的共同進步”。然而,在每次發射和降落時萬眾歡呼的場景背後,航天飛機也面臨日益增多的隱憂:

  實際運行的航天飛機,沒有完全實現設計初衷,反而因為技術複雜、投資巨大,維修準備期長,可靠性隨飛行次數的增加而不斷降低。美國共有5架服役的航天飛機,每架製造費用20億美元,總共發射一百多次,每飛行一次費用高達5億美元,返回後還要進行大量費時費力的檢修,這讓美航天局不堪重負。

  況且,“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分別於1986年和2003年失事,剩餘的3架也已經到了故障多發的暮年。在美國財政赤字嚴重的大背景下,美國航天局還有深空探測、登陸火星等耗費鉅資的項目,維持航天飛機飛行,會拖這些項目的“後腿”。連美國人自己都問:航天飛機“我們還玩得起麼?”

  作為冷戰期間太空爭霸的産物,航天飛機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它不僅是美國在載人航天領域領先地位的象徵,也是美國強大的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象徵。但30年後的今天,它佔用的資源已迫使美國不得不與之告別。

  航天飛機時代終結,並不意味著載人航天事業的挫折。從美國自身看,私營企業有望承擔起載人航天的重任。放眼全球,載人航天也不再是超級大國的“禁臠”,歐洲、日本一直有志於發展自己的載人航天工具,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更是載人航天的“新軍”。航天飛機的技術和設計理念,已由未來的載人航天器所繼承。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航天飛機時代
  • 終結
  •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