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人民網評:倫敦奧運會給國人留下眾多“史無前例”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3日 05: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場持續半個多月的“電視連續劇”——倫敦奧運會華美謝幕。它所擁有的悲喜劇元素豐富得異乎尋常。從精神層面上説,本屆奧運會對國人的刺激,無論是自豪、振奮的“正能量”,還是比較、反省的“冷思考”,甚至都不亞於四年前的北京。

  因為首次以曾經的奧運會東道主的角度觀賽,也因為曾經拿過金牌榜第一,國人有了幾分“內行看門道”的代入意識和有些許優越感的主人翁心態。倫敦奧運會給國人留下眾多的“史無前例”,無論是自豪感的噴薄,還是關注和參與度的空前,還是“槽點”之多與爭議的激越程度,特別是關乎奧運會與國家形象的討論,幾近白熱化。

  舉重小將周俊的“零成績”與銀牌選手一連串痛苦的“對不起國家”,使大家有機會從奧運會選拔程序看省市間奧運會金牌的白熱化爭奪,大面積的驚愕與反感逼出各路體育官員的微妙表態。這些表態,很中國,很不奧林匹克。

  在泳池中,葉詩文、孫楊這兩個金燦燦的名字,強力鍥入中國記憶。國人在為弱勢項目的重大突破歡呼之際,也痛楚地看到葉詩文被一些西方媒體反復暗示或明示“天才”與“興奮劑”的關聯。一個問題被反復提及:為什麼菲爾普斯遊得再快,收穫的只是歡呼,而葉詩文就會被質疑?此類質疑,很西方,很不奧林匹克。

  這一次,裁判“成功地”喧賓奪主,成了倫敦奧運會最搶鏡、最招罵的“反角”,特別是中國選手頻頻中招。陳一冰的吊環金牌因為裁判選擇性失明旁落、自行車雙姝因為莫須有的“犯規”金牌得而復失、乒乓女將丁寧的發球頻遭罰分而痛哭當場、女子鏈球張文秀的銅牌再次因為裁判被奪……讓國人有切膚之痛的,源於這樣一條統計:本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所有申訴全被拒,而日德申訴全成功,韓國的成功率是50%,有媒體稱這是因為中國人英語太糟糕。這樣的解釋很無厘頭,很不奧林匹克。

  而成為最大輿論分水嶺事件的,無疑是羽毛球女雙的消極比賽,一場低於業餘水準的“求敗”比賽,強烈的噓聲從倫敦傳回國內,在“圍觀”中不斷放大。然而,當李永波率中國羽毛球隊前所未有地包攬五金之後,輿論發生微妙的轉變,金牌能否救贖李永波自己也承認過的“違背奧林匹克精神”之過?功大於過的傾向性,很符合“成王敗寇”的東方倫理,很不奧林匹克。

  給國人最沉重一擊的,莫過於飛人劉翔的再次因傷退賽。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説,“一個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但是,這條公理不適用於劉翔。最感人的一張照片,不是劉翔親吻欄架,而是一個地鐵站臺上擁擠的客流在劉翔奔跑的瞬間停滯。隨後國人的那聲浩嘆,讓這條曾經淹沒劉翔的河流再次洶湧澎湃。你可以説這和奧林匹克無關,但和同胞敏感而脆弱的民族自尊心、也和對體制的習慣性質疑以及社會誠信的缺失有關。

  最後是金牌總數之爭,讓大家的心緒起伏跌宕。前半程中國金牌的一路領先吊高了國人的胃口,而臨近終點在田徑項目的弱勢使中國將榜首地位拱手相讓給了美國。嘲笑者説對金牌不屑一顧,全民體育才是王道;捍衛者説金牌關乎國家榮譽,不爭金牌何必奧林匹克。其實,這樣的困惑和爭議不獨中國才有,“我們的社會太講究競爭性了,以至於勝利變得比如何打好比賽更重要”——這段議論看上去很中國,其實它出自美國體育記者格蘭特瓦爾之口。怎樣才是真正的奧林匹克?反思的並不只是中國人。

  ……

  怎樣才是真正的奧林匹克?它存在於中國舉重硬漢陸浩傑的帶傷摘銀,存在於南非“刀鋒戰士”以假肢奔跑、享受運動快樂,存在於飛人博爾特又一次推開人類極限,存在於“夢十隊”籃球絕技的精彩呈現,存在於羽毛球雙傑林丹與李宗偉的巔峰對決與惺惺相惜……從這個意義上説,倫敦奧運會堪稱偉大。

  偉大,甚至也包括它所能引發的眾多置疑。“糗事”一籮筐的倫敦奧運會,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姿態,引發我們的舉國反思,它超過體育、超越金牌,甚至超過奧林匹克,讓我們思考公平正義、愛國主義與幸福安康的真諦。

  走筆至此,傳來杭州要給16歲的葉詩文和21歲的孫楊塑像的消息——這消息再一次很中國,也再一次很不奧林匹克。咱能不能別讓這年輕、可愛而耀眼的選手,在巨大的榮譽面前“瞬間石化”嗎?

熱詞:

  • 奧運會
  • 退賽
  • 飛人劉翔
  • 消極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