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新華社:別以為歐美國家不在乎金牌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3日 13: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道主英國終於“開和”了。在經過了漫長焦急的等待之後,英國人終於在奧運會第五個比賽日收穫了兩枚金牌。當日倫敦大街小巷的報攤上全是奪冠英雄的巨幅照片,媒體不吝筆墨,爭相送上溢美之辭,奪冠選手受到了英國各界的廣泛讚揚。

  英國首相卡梅倫激動地説:“這是一個偉大的開始,我想這堪稱給整個國家帶來‘火箭助推器’般的效果。我非常、非常激動!”

  倫敦市長鮑裏斯約翰遜同樣難掩激動之情,他説:“今天,整個國家都將為有著歷史意義的勝利而慶祝。我相信,這將會激勵我們的運動員奪得更多的獎牌。太美妙了,加油,英國隊!”

  繼在北京獲得百年奧運史上的最佳成績——金牌榜第四之後,本屆作為東道主,英國人暗暗使勁,希望能再上層樓創造歷史,為此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努力。五天來接連在數個項目上失手,可見英國選手也躲不過民眾期盼的“壓力山大”。

  説到本土作戰的超常壓力,賽前被寄予厚望的英國跳水天才少年湯姆戴利感受最深。在首相親自前往助威的情況下,他和搭檔在男子雙人10米臺決賽前三輪表現都不錯,但在第四輪出現失誤,痛失獎牌,讓英國人甚感失望,一位極度失望的英國網民在“推特”上甚至威脅要將戴利淹死在水池裏。不過,這名劍走偏鋒的傢伙,兩天前遭到警方逮捕。

  體育強國德國開賽三天沒見金牌,有德國報紙用上了這樣的標題:《連哈薩克斯坦都拿到金牌了……》。媒體還回顧了從巴塞羅那以來,歷屆奧運會德國隊頭兩天的具體收穫,以此鼓勵在倫敦前方的“日耳曼戰士們”早拿金牌,早將喜訊報回家。

  美國媒體在倫敦奧運會開幕前就預測美國隊將以40枚險勝中國的38枚獲得金榜頭名。“飛魚”菲爾普斯在北京奧運會上創造歷史,榮升為無數美國青少年的人生楷模與偶像,當年菲爾普斯的家鄉馬裏蘭州巴爾的摩曾籌劃舉行萬人大遊行來歡迎英雄的凱旋。只可惜本屆奧運會“菲魚”超能力不再,複製北京的輝煌已無可能。

  在北京奧運上只拿到7枚金牌的法國隊,這次對自己的歐洲主場也寄予了極大希望。法國媒體報道説,法國隊此次奧運會的最低目標是41枚獎牌,包括10枚以上金牌,不能跌出獎牌榜前十。賽程才過三分之一,法國已獲5金,一半的金牌任務已然完成。看來,法國是雄心和實力兼而有之。

  金牌和獎牌的爭奪從來都是奧運會的主旋律。而運動員艱苦訓練的台下“十年功”,也就是為了在奧運舞臺上美麗綻放的“十分鐘”。

  “金牌至上論”是中國競技體育的毒瘤,日前羽毛球賽場出現的參賽選手因消極比賽而被取消資格的事件,就是某些部門和個人為了拿金牌而不擇手段結下的苦果。肅清“唯金牌論”的毒素,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然而,網上也有另一種極端的言論,認為奧運金牌一錢不值;只有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才在乎金牌,而歐美發達國家根本不把奧運金牌當回事兒。如果我們從“金牌至上論”的“極左”滑向“金牌無用論”的極右,那就是從一種謬誤走向了另一種謬誤。

  還奧運金牌應有的位置吧!沒必要把它供在神壇上,也請不要把它踩在腳下。

熱詞:

  • 金牌
  • 卡梅倫
  • 英國
  • 金牌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