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變,魯迅也跟著變
在國民政府執政時期,他的作品並未成為所謂的“經典”;到建國後,魯迅備受推崇,成為了“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民族英雄”,他的作品絲毫不能改動;到了文革時期,開始的頭兩三年,魯迅作品因為不完全符合政治思想宣傳的目的而被逐出了中學語文課本,之後被“謹慎”的恢復;文革”結束後,魯迅作品和以前相比有所減少;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今,魯迅開始走下神壇,對其研究也進入一個“多元化的學術研究階段”,部分作品開始被剔除出語文課本。[>>詳細]
回望歷史,能讓我們可以更清晰的看到魯迅的存在脈絡,很少有作家像魯迅一樣,曾經所有人都不能對他進行爭論;也很少有作家像魯迅一樣,引起這麼多人的激烈爭論。他曾經被“神化”,各種人、各種勢力在他身上做文章,他曾經被過度談論。魯迅的被“造神”與“去神”其實都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魯迅本身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生著改變。
魯迅偉大,但也是有缺點的
首先,必須承認,魯迅是一名偉大的作家,他的思想非常深刻,但我們沒有必要為賢者諱,作為一個人,魯迅也有他的缺點,但這並不影響魯迅整體的偉大。
魯迅是否已經過時?該不該剔除他在課本上的作品?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澄清對魯迅的誤讀,還原一個真實的魯迅。否則,爭論“去魯”還是“保魯”就如是無源之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