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乾 羽:地下“標間”背後的公眾訴求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3日 16: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好的房子太貴買不起,自己家的破房子夏天太熱,冬天太冷,鄭州市64 歲的退休礦工陳新年用4 年時間,在自家居住的棚戶區院內地下6 米處,挖出一個50平方米的房間。這個地下房間冬暖夏涼,按照附近房地産價格計算,價值20多萬元。嘗到甜頭的老陳,計劃繼續努力,在地下挖出個三室一廳來。(9月2日《中國青年報》)

  地下“標間”的故事讓人讀出了濃濃的情意。一個財力有限,能力有限的64歲老人,為了讓自己的妻女住上更為舒適的房子,過上更為舒服的生活,在堅硬的現實面前,別出心裁地向地下要空間,進而以一己之力創造了屬於自己與家人的幸福生活。這份親情令人感動,它讓人們看到了無奈面前親情的堅韌和家庭的溫暖;這份豁達令人欣慰,它讓人們看到了在艱苦的生活中也可以有笑聲,也可以有暖意。

  當然,如果我們把幸福生活看成是必要物質積累上的結果,也應該看到,這個故事中的幸福有一些“苦中作樂”的味道。如果,老人可以向“上”獲得生活的空間,他何必向“。地下”要房子——即使地下的房子再舒適,它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房子;儘管這樣的房子具有了房子的格局和功能,但是“地下”兩個字讓人讀來五味雜陳。與無房相比,老人可以從地下“標間”中獲得相對的幸福;但是如果我們變換比較的坐標係,把地下“ 標間” 同真正的商品房相比較,則這樣的“標間”將魅力全無。

  正是這種摻雜著辛酸的幸福,讓公眾産生了深刻的共鳴。 因為,在高企的房價面前,住房壓力是普遍的,無論有多少專家指責是未婚女青年導致了高房價,是購房年輕化導致了高房價,房子依然是國人普遍需要的東西,不管他們是否有足夠的積蓄去購房,他們的內心都有一個住房夢。

  正是因為這種共鳴,一個根本無法複製的,戲劇性很強的地下“標間”的故事,成為了公眾輿論關注的對象。一方面,公眾通過這個載體抒發內心的情感:他們被這個故事所打動,他們感動於故事中傳遞出的溫暖和情意;另一方面,公眾通過這個載體表達自己的意見:看看地下“標間”的故事吧,這個的故事説明了現在的房價早已超過了普通人的購買水平,這樣的購房之痛已經把那些無奈的人逼到了向地下要空間的程度。

  地下“標間”不僅是一個普通老人眼中的房子,還是公眾眼中高房價時代的一個符號。通過這個符號,人們會看到住房之難;通過這個符號,人們也會看到控制高房價之必要。在這個新聞中,社會不僅要看到老人的生活智慧和豁達心態,還要看到新聞所引發輿論背後的公眾情緒和意見。這種情緒和意見才是地下“標間”獲得新聞價值的直接來源。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