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中秋月餅三大怪象調查:“紙”月餅?商業餅?社交餅?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9日 12: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南京9月29日專電(記者蔣芳)紙月餅“超發”,金銀月餅“腐敗”,真的月餅要麼難吃、要麼太貴反倒無人問津……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今年中秋節圍繞著月餅又呈現出多種怪現象。月餅究竟是什麼?民俗?商業?社交?大多數人一頭霧水。

  有關專家認為,亂象“餅”生背後,是月餅“太忙”、傳統“太閒”,導致了小小月餅意義超載、重負難堪,折射出的不僅是文化之惑,更是現實之惑。

  怪象之一:“紙”月餅超發 真月餅缺貨

  早在8月份,月餅提貨券就悄然出現了。而這些活躍在超市、商場和酒店的月餅交易,銷售的卻並不是實實在在的月餅本身,而是一張張顏色各異的月餅券。

  記者在南京中央商場看到,不時有手拿各色月餅券前來專櫃提貨的消費者。銷售人員説,最近每天能賣出上千盒月餅,一大半都是拿月餅券購買的。

  與“紙”月餅的虛假繁榮相比,真月餅的提貨有的卻是真難。近日,多位網友在網上曬出了月餅提貨的不愉快經歷。一位網友説,“上週日興衝衝趕去福州路杏花樓領月餅。到了門店就傻眼了,隊伍歪歪扭扭排了好長!兩個小時才領到月餅。真是折騰!”寧波的網友則稱自己有十幾張“綠姿”月餅券,但要兌換成真月餅時,卻被商家告知缺貨,一連跑了三趟都沒拿到。

  記者在南京哈根達斯的一家店內看到,等待提貨的隊伍已有十幾米長。而此前在武漢、上海等地,還曾有糕餅店出現過“有券無餅”導致消費糾紛。

  有關專家認為,月餅券已成為一種“類期貨産品”,名為月餅買賣,但大多是通過月餅券完成交易,整個過程並不需要實物月餅出現,最終付出真金白銀的,只是需要月餅券的企事業單位和消費者。

  歸根結底,有牟利空間,才有月餅券的“超發”。經濟學家馬光遠表示,圍繞著月餅券的“灰色利益鏈”在各個轉手環節均有利可圖的表象背後,實際上是由月餅高額的利潤在支撐。

  怪象之二:“社交餅”盛行,吃的人不買、買的人不吃

  “吃的人不買,買的人不吃”是人們對那些消費動輒數百元、數千元包裝豪華的月餅禮品的一種調侃。好好的一個傳統佳節,為何總會出現這種庸俗的怪現象呢?

  “不管多少錢一盒的月餅,除了包裝盒不一樣,裏面全都一樣。外面一層薄皮,裏面黏糊糊的一大坨餡料,甜得發膩。”一位市民説。記者在南京隨機採訪了十幾個市民,其中中秋根本不吃或只嘗一個的佔受訪人數的一半以上。

  除了感覺不好吃、不想吃,還有些人表示吃不起。記者走訪南京多家超市發現,蘇果、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的盒裝月餅價格從近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單價算下來,最便宜的也要10元一塊,最貴的則要上百元一塊。“也就送禮才買這麼貴的。”有市民一邊選購一邊説,“這哪兒是吃月餅啊,簡直就是在吃錢!”

  月餅脫離食品,變身為錢,已經成為現實。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近兩年已有多家銀行推出了“金月餅”、“銀月餅”。在南京工商銀行某網點看到,“月餅“上繪有明月、荷花、仙鶴等吉祥圖案,並配有“團團圓圓”、“平平安安”、“鶴壽延年”等字樣。最貴的一套兩枚50克的金月餅售價高達47620元,最便宜的一枚銀月餅也要850元。

  “月餅花樣再多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消費它們的是誰。現狀是一些月餅早已偏離了食物的範疇,成為拉關係走後門的‘鋪路餅',甚至是權錢勾兌的‘腐敗餅'。”南京大學社會學專家周曉紅表示,歸根結底,月餅之所以成為人們的社交道具,背後是人情經濟在作祟,是社交心理的異變。

  怪象之三:月餅“太忙”,傳統“太閒”

  有人形容中秋節是“忙死賣月餅的、累死送月餅的、愁死吃月餅的。”這話即使十分誇張,卻也反映了九分現實。幾千年前的中秋民俗傳承至今日,似乎只剩下了月餅,親戚間送月餅、朋友間送月餅、給領導送月餅、拉關係送月餅……

  民俗專家認為,中秋節成了月餅節,甚至成了商家牟利的工具,成了送禮社交的道具,讓中秋節漸漸遠離了傳統的文化內涵,喝桂花酒、親人團圓、民間祭月、慶祝豐收等習俗也漸漸被人們忽略。老年人找不到從前過節的感覺,中年人迷失在送餅收餅的忙亂不堪中,小孩子不知道中秋節為何物。

  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産研究所副所長陳竟認為,作為傳統食品,月餅寓意團圓的節慶功能一直傳承著。但現在,月餅饋贈已經從注重親情、感情異化,夾雜了太多不該承受的功能,“要讓中秋節過得別那麼累,月餅首先要從主角的地位上退下來。中秋節的主要價值體現在親情上,一家人要團聚,更要回家陪陪老人,祥和溫馨的團圓氛圍才能體現中秋節傳統的人文價值。”

  民俗專家認為,不僅是月餅“太忙”,中秋成了“月餅節”,春節沒了“年味”、國慶節成了“旅遊節”、端午節成了“粽子節”等等現實都在提醒我們,當物質文明日益發達,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也正一點點被侵蝕。“包括中秋在內的傳統節日放假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有時間開展民俗活動,傳承傳統文化與美德,現在卻在變味、變異,如果這樣下去,這樣的中秋節還有多少文化內核與價值寄託,還有什麼值得人們去傳承與弘揚?”陳竟擔憂地説。

熱詞:

  • 月餅節
  • 類期貨
  • 怪象
  • 月餅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