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多地高校開學警戒線攔住家長 稱為培養孩子獨立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05日 10: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9月2日,上海復旦大學一位新生獨自報到。CFP供圖

  全國高校陸續開學,今年許多高校不約而同地定了一項規定:獨立報到。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在校內拉起警戒線,讓家長“遠觀”;天津大學為家長們準備了帳篷;上海大學不再在火車站設校車……不少人贊同這些做法,也有人質疑:高校究竟是想培養學生獨立還是為了省心省力?

  家長:被攔警戒線外

  9月1日,同濟大學新生報到,校內一條警戒線把家長擋在遠處,個別家長試圖“越線”,被保安勸回。清華大學今年也首設警戒線,家長一律只能在線外目送孩子帶著材料獨自登記入學。

  “新生獨立報到”成了全國眾多高校新學期的第一條規定。上海師範大學用親切的口吻寫道:“親愛的家長,把呵護藏在心底,我們自己能行!”中國藥科大學新生報到的體育館路口寫道“家長請走這邊”,根據規定,家長只能到二樓的觀眾席靜靜等候,而與孩子遙遙相望;河南大學招辦則在微博上風趣地説:“嚴重鼓勵新生自行獨立報到!”

  復旦大學2012級新生龔蓮娜報到前一天由父母“護送”到上海,一起打掃宿舍、逛校園。但登記入學時,龔蓮娜便獨自前往。“學校輔導員之前給我們發了郵件,鼓勵我們獨自報到。”

  記者採訪發現,獨立報到的規定催生出“組團報到”。復旦大學曾詩曉、張佩柔、王露霖、蔣鵬飛等4位新生都來自重慶,開學前通過QQ認識,得知學校鼓勵獨立報到,便相約結伴而行。

  王露霖説,此前一直很糾結,父母一起來吧,車票、住宿開銷很大;父母不來吧,東西真的太多了,一個女生實在拿不動。不過現在組團的話,問題就解決了。“其實上大學第一步就要從獨立報到做起。”曾詩曉説。

  校方:為培養孩子獨立

  記者採訪發現,各大高校並非拒家長于門外,而是希望家長不要插手學生的報到流程。

  重慶大學黨委副書記肖鐵岩在微博上説:“雖然接待家長給學校帶來食宿交通等方面的很大壓力,但我個人對於家長借送孩子的機會到孩子將生活4年的學校看看仍表示衷心歡迎。不過,有同事提出,今年是否能勸阻家長代替新生辦理入學手續。我很贊同。”

  上海師範大學學工部副部長張益則表示,學校安排了志願者,相信新生能做到獨立報到,這樣遠比家長東打聽西詢問要更有秩序。

  “為了培養孩子獨立,學校要做的反而更多,但這些都是早晚要面對的。”上海大學學工辦副主任孟祥棟説。

  上海大學在火車站到地鐵站沿線站點都派駐了志願者指引,並在網上發佈“新生報到交通地圖”;同濟大學在新生報到當天發佈啟用校園手機客戶端“微同濟”,將新生指南、選課講座、外賣訂餐等信息“一網打盡”;天津大學今年購置了200頂愛心帳篷,在學校新體育館籃球場地上為有需要的學生家長免費提供住宿、洗浴、飲用水、空調等基本生活設施。

  警戒線:打破傳統教育邏輯

  然而,學校的這些做法是否真的能達到預想的目的?復旦大學新生張佩柔坦言,如果學生從小對父母過於依賴,獨立報到的作用有限,辦手續先後仍是父母包辦一切;但如果學生有一定獨立能力,或許父母真的就會選擇不送孩子。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桑標説,當代青少年缺乏獨立是從小養成的,很多孩子足不出戶,只管讀書,一直到高考填志願都是家長“代勞”,開學送孩子便像“慣性”延續下去。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校培養的不是“人”,而是“分數”,20歲的孩子可以有30歲成人的數學水平,但往往沒有15歲孩子的獨立能力。

  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顧駿認為,“警戒線問題”之所以廣受關注,是因為它打破了一條傳統邏輯:父母操心孩子讀書、考試、升學、就業、買房、結婚、生子。“這本身就是個畸形的培養方式,但一旦成型後,突然某環節不用父母操心了,各方都不適應了。”(據新華社上海9月4日電)

熱詞:

  • 獨立能力
  • 學生家長
  • 學校
  • 新生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