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小龍蝦食用安全調查:其喜歡臟污環境傳言不實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0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年來,有網文屢屢宣稱,小龍蝦喜歡臟污環境、被用來清污、體內重金屬超標,不能食用。那麼,小龍蝦是不是在越臟的水里長得越肥?小龍蝦適合食用嗎?帶著疑問,本報“求證”欄目記者奔赴小龍蝦主要養殖基地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湖北省潛江市調查,並採訪有關部門和專家。

  疑問一:小龍蝦喜歡臟污環境嗎?

  【調查】 臟污環境下生命活力差,難繁殖

  不少網友認為,小龍蝦經常在污水溝被發現,這是否説明小龍蝦喜好棲息在臟污環境中。事實是否如此?

  江蘇省淡水水産研究所養殖室主任唐建清告訴記者,他們所做的實驗顯示,在小龍蝦面前放置腐蝕性食物及新鮮食物,小龍蝦選擇腐蝕性食物與新鮮食物的比例為1:10。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黃成給記者演示了一個“迷宮實驗”:將一個2米長的Y形水槽加滿清水,水槽左前端放置一塊沾滿氯化銨(臟水中常見物質)溶液的海綿,右前端放置一塊沾滿清水的海綿。隨後他將一隻小龍蝦放在水槽後端,當蝦沿著水槽爬至前方路徑交界處時,經左右試探,最終選擇爬往右端的清水水槽。

  “以‘污水溝裏一撈就撈到,清水裏撈不著'來判定小龍蝦喜歡棲息在骯髒環境裏,是不科學的。”黃成説,清水裏生長的小龍蝦活力強,沒工具很難捕捉,而污染環境下的小龍蝦生命活力很差,難繁殖。

  湖北省水産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舒新亞認為,由於小龍蝦耐受性較強,能在污水中生存,但小龍蝦生長過程中要脫七八次殼,環境不好小龍蝦就不脫殼,長不好。很多養殖戶以前不注意水環境,用淺水、臟水養,小龍蝦産量很低;後來注意用深水、好水養,産量就增加了。

  市面上賣的小龍蝦會不會是排水溝的蝦呢?江蘇省盱眙縣淮河北路一家水産批發市場的水産商販告訴記者:“小龍蝦是夜裏捕白天收,活蝦打包加冰發往各地,有的物流要走三四天。地溝蝦悶一天就死,批發商誰敢販賣?”

  江蘇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與評價所主任醫師袁寶君表示,小龍蝦養殖需要保持水體相對穩定,pH值在6.5—8之間,水體如嚴重污染會影響小龍蝦生長,傳言稱小龍蝦可用於水體清潔、清除腐化物質等,是不成立的。

  疑問二:小龍蝦體內重金屬超標嗎?

  【調查】 在重金屬超標時無法脫殼成活

  “其實,小龍蝦對重金屬十分敏感,在重金屬超標的水體,小龍蝦無法成功脫殼、無法成活。重金屬具有可積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鏈越高端的生物對重金屬的積累越多。小龍蝦以水草等原初生物為食,處於食物鏈的底端,對重金屬的積累低,正常養殖下,重金屬殘留不會超標。”舒新亞對記者説。

  江蘇省海洋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般生物吸附重金屬的能力很低;對於重金屬在體內的積累,小龍蝦和大多數生物差異不大。

  “去年我們抽取了200多批次的小龍蝦樣本,在連雲港、無錫、省級、國家級的檢測機構進行異地檢測全合格。今年計劃抽檢700批。”盱眙縣水産技術指導站副站長孫驥告訴記者。

  記者翻看連雲港市水産品質量檢測中心最近出具的幾十份盱眙龍蝦檢驗報告顯示,從不同養殖點抽取的小龍蝦,依據農辦質[2012]8號文檢測無機砷、甲基汞、氯黴素、孔雀石綠、土黴素、金黴素和硝基喃類代謝物等14項指標;同時,依據《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産地環境條件》,對養殖水體的色臭味、總大腸菌群、甲基對硫磷、烏拉硫磷、鉛、鉻、汞、硫化物等13項指標進行底質檢測和水質檢測,結果顯示,指標全都合格。

  疑問三:小龍蝦被用於污水處理嗎?

  【調查】 日本及國內未發現用小龍蝦清污

  網文稱,小龍蝦最初是從日本帶進來用於清污的,而且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就用小龍蝦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屬。

  舒新亞介紹説,小龍蝦的中文學名叫克氏原螯蝦,原産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1918年引入日本;上世紀30年代由日本生物愛好者帶入中國。小龍蝦先在南京自然繁殖擴展,1974年進入湖北,目前我國除青藏高原外都有分佈,主産區為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淮河流域。

  日本大學生物資源科學部生物環境工學科副教授笹田勝寬告訴本報駐日本記者,從未聽説用小龍蝦凈化污水一事,因為小龍蝦需要在有土的水田和溝渠中挖洞築巢,而儲存城市污水的設備都是水泥和鋼筋,根本不適合小龍蝦生存。

  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鄧彪表示,沒聽説有污水廠用小龍蝦來處理重金屬,創業環保公司管理的污水處理廠也從沒有使用小龍蝦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屬。“一噸污水處理後的合格標準,國家有明確規定,計量單位非常精確。污水廠的污水處理技術是綜合使用生物、化學措施去除污水中所含的有機物,其中的生物措施一般是使用生物化學製劑除臭、去污、殺菌。”

  疑問四:外國人不吃小龍蝦嗎?

  【調查】國外已有200餘年的食用歷史

  據介紹,小龍蝦在一些國家已有200餘年的食用歷史。近年來,我國每年都會出口小龍蝦。2011年,湖北出口小龍蝦8686噸,江蘇出口2457噸。

  出口的小龍蝦食品以熟食為主,如蝦仁、茴香整肢蝦、辣粉蝦,主要銷往丹麥、瑞典、西班牙、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等國,歐洲市場上90%的小龍蝦來自中國。

  潛江市華山水産食品有限公司和萊克水産食品有限公司分別獲得了對美、歐、日、韓等國外市場的水産品自營出口權,産品通過了HACCP國際質量監控體系認證、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許可、歐盟衛生註冊、英國零售商協會認證,小龍蝦産品可直接進入歐美超市。

  華山水産公司每年還處理廢蝦殼10萬噸,生産的甲殼素用於食品加工領域,主要是製作保健品。針對傳言所稱用甲殼素去污,華山水産副總經理漆良斌表示,甲殼素的製作工藝複雜,加工成本高,不可能用來處理污水。

  萊克公司90%的産品出口歐盟和美國。萊克公司相關負責人修齊表示,截至目前,産品在美國、歐盟等地的檢驗合格率、通關率始終為100%。

  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檢處處長王華全介紹,2011年,該局共抽檢小龍蝦11952噸,主要出口到歐盟、美國,檢測項目包括微生物、重金屬殘留、獸藥殘留等,批次檢測合格率為99.8%以上。2011年沒有任何國家對湖北出口小龍蝦的質量提出通報。

  (本報記者沈小根、王夢純、李浩燃、姚雪青、田豆豆、王君平、靳博,本報駐日本記者劉軍國)

  記者暗訪

  小龍蝦的生長環境究竟是怎樣的?

  記者以項目考察的名義來到擁有7000畝標準化水産養殖基地的盱眙縣滿江紅龍蝦産業園,進行調查暗訪。從1984年就開始水産養殖的于維祥承包了七八十畝塘口,每年畝産300公斤龍蝦,每畝獲利4000元。老于對記者説,水質關係到龍蝦的成活,“水太臟,天一熱,蝦就全死了,那得虧多少?”為此,龍蝦塘口進排水口得分開,而且,為模倣原生態的環境,塘裏種植了水花生、蘆葦、易樂藻,龍蝦主要以水草和投放的玉米、麥麩為食。

  “這裡的龍蝦養殖,從池塘清理、水草種植、蝦苗放養到飼料投喂、水質管理、魚藥使用,都有明確標準。”滿江紅産業園工作人員于宏偉介紹,“每個環節的信息都輸入電腦,最後産出時,産品包裝上會貼一個條形碼,購買的人登錄江蘇省水産品質量安全網就可查到該産品養殖的具體信息。”

  與産業園人工營造的塘口不同,盱眙縣鮑集橋口碼頭私人養殖戶馮繼科承包的300畝水塘,由洪澤湖自然灘塗圈建而成,並將龍蝦、螃蟹、鰱魚、螺絲等混養。馮繼科對不期到訪的記者説:“鰱魚吃肥水,螺絲凈化水質,加上種的水花生、水韭菜,可以保證水質,也能創造良好的生態鏈。”“pH值我們自己會定期檢測,上級單位也會過來不定期抽查。”馮繼科一家住在養殖塘口旁邊,平時都是吃自種蔬菜和塘裏的魚蝦。

  據了解,江蘇小龍蝦以池塘養殖模式為主,7月—9月為上市季節。2011年,江蘇小龍蝦養殖面積102萬畝,産量8.6萬噸,産值29.4億元。湖北小龍蝦以稻田養殖為主,2012年養殖面積420多萬畝;産量30多萬噸,佔全國一半以上。

  在湖北,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當地小龍蝦以稻田養殖為主,4月—7月為上市季節。7月17日,記者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名義向潛江市龍蝦養殖協會會長姜友余了解情況。據他介紹,潛江小龍蝦主要是蝦稻連作模式,一季小龍蝦、一季水稻。稻子收割完以後從9月份開始投蝦苗,4月份龍蝦上市後開始種中稻。小龍蝦吃菜餅、麥麩,投資少,風險小,經濟效益高。

  除了蝦稻連作模式,蝦稻共生模式也已在潛江推廣,稻田旁邊有一圈圍溝,水稻和龍蝦可以共生。記者在一處靠近湖泊的大片稻田觀察,附近沒有工廠,也沒有其他污染源,水質良好。

  規模化養殖操作規範,農民散養的小龍蝦如何呢?17日下午,記者行車途中,向路邊偶遇的潛江市積玉口鎮古城村村民小黑了解情況。據他介紹,他在借梁湖周邊承包了8畝田,都是採取蝦稻連作方式。小龍蝦銷售由合作社統一上門收購,農民不需要太操心價格問題,小龍蝦養殖協會也會定期來檢查水質。

  見到小黑時,他正給水稻噴灑農藥。記者詢問農藥是否會進入小龍蝦體內形成殘留?小黑説他使用的是無公害農藥,比普通農藥貴,並向記者展示了背後的農藥箱,説一箱得賣30多元。據他説,當地並沒有強制性的措施,但農民自己有這個意識。

  據了解,湖北省2007年對小龍蝦農藥殘留進行過大規模檢測,湖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湖北省水産局對省內開展稻田寄養小龍蝦的9個縣市、14個村鎮、41600多畝蝦稻連作稻田開展調查,並採集土壤樣品和水樣各300個,抽取蝦樣500個。結果顯示,大量土壤樣品檢出了陽性,但農藥含量很低。在全部500個蝦樣中,未檢出農藥殘留超標。此外,農業部對湖北省小龍蝦産地連續多年進行抽檢,也沒有發現藥殘超標。

熱詞:

  • 小龍蝦
  • 龍蝦養殖
  • 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