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遺體稀缺影響臨床教學質量 喪葬觀念成捐獻障礙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6日 09: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醫學院校師生代表在“生命”紀念碑前肅穆,向刻有遺體捐獻者的石碑敬獻鮮花表達哀思與敬意。 本報特約攝影 孫山

  臨近清明,長青園墓地中“生命”紀念碑前擺滿了菊花,寄託著人們對用血肉之軀支持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遺體捐獻者們崇高的敬意。然而,“大體老師”雖受尊敬,但能鼓起勇氣志願捐獻遺體的人卻鳳毛麟角。去年,本市三家志願捐獻遺體登記接受站共接受142名捐獻者的遺體,創歷史新高,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本市醫學教育和研究中人體解剖學標本過於緊張的狀況,但遺體捐獻數量缺口仍然很大,醫學院校的臨床專業,平均每10名學生才能解剖1具遺體。

  喪葬習俗影響遺體捐贈

  儘管公眾對遺體捐贈的觀念在發生轉變,但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入土為安”等傳統觀念和喪葬習俗的影響下,當前還是很少有家屬能夠接受把親人的遺體捐獻出去。甚至很多人明明已經申請捐獻遺體,卻因家屬反對而臨時變卦。

  記者了解到,目前志願者捐獻遺體前,家屬必須簽字,還要在公證處進行公證後才能實現捐獻。之所以要求家屬簽字,是因為一旦捐獻者去世後,如果親屬不同意,遺體登記接受站同樣無法接到志願者的遺體。

  市民林女士就曾斷然否定過母親想要捐獻遺體的想法。“親人沒了都講究入土為安,真要把遺體捐出去,説難聽點不就連個‘全屍’都沒了嗎?”林女士皺著眉頭説,“這一點我堅決接受不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與林女士想法相同的市民不在少數。不僅如此,市民還普遍擔心捐獻的遺體能否被妥善保管、安置,能否真正用在醫學研究等方面,這也是市民對捐獻遺體的主要顧慮之一。

  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呂仕傑表示,遺體捐獻本身是一種完全自願的行為,首先是捐獻者本人有意願,並且和親人溝通好之後才會提出申請。目前,國內遺體捐獻尚無法律法規保障,只能靠一系列嚴格的程序來保障。遺體捐獻應儘快立法,有了法律保障,就可以遵照捐贈者本人的意願,依照法律程序捐贈遺體,避免因親屬不同意捐贈而産生的矛盾。

  遺體稀缺影響臨床教學質量

  捐獻的遺體主要用於醫學院的解剖課,遺體的稀缺嚴重影響醫學教學質量。

  “目前,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可用於解剖教學的遺體非常少,每年大約只有30具左右,數量遠不能滿足學生課堂教學內容。”多年從事解剖學教學工作的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于恩華透露。據介紹,現在學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大概平均每10人只能解剖1具遺體,一些非臨床醫學專業的醫科生則根本沒機會動手操作。理想狀態下應該4至6人解剖1具遺體。“沒經歷過解剖實踐,學生會缺乏人體形態學的概念,會嚴重影響醫學教學質量。”

  而在醫學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一個醫科學生本科階段至少要解剖過一具遺體,一名醫生從學生到成長為教授要解剖10具遺體。

  “解剖學是現代醫學教育中最基礎的課程,一名醫生、特別是需要進行臨床手術的醫生,如果求學時沒有進行過屍體解剖,那對於患者來説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于恩華説。

  捐獻者多為老年人

  北京市紅十字會自1999年負責開展遺體捐獻工作以來,已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首都醫科大學設立了3個志願捐獻遺體登記接受站,現已接受13441人申請志願捐獻遺體,其中近一半人辦理了公證,並有1230人實現了遺體捐獻。近年來,三家接受站每年大約能接到100余名捐獻者的遺體。

  遺體捐獻者中一半以上都是老人,年齡最大的甚至已過百歲。市紅十字會相關工作人員透露,這種比例符合人類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令人欣慰的是,近幾年,遺體捐獻這一觀念被越來越多的公眾接受。申請捐獻遺體者數量不僅逐年增加,而且正在從最早的醫生、教師為主,逐步擴展到工人和農民等普通人。

  “遺體捐獻工作意義重大,直接關係到廣大患者的生命安全。”于恩華説。

熱詞:

  • 遺體捐獻
  • 捐獻遺體
  • 人體形態學
  • 臨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