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共同配送試點倆月仍多死角 年內計劃開100個配送點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02: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京大學南門前每天各個公司的快遞員把包裹擺了滿地。

  去年12月20日,北京市啟動了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試點工程,力求突破物流“最後100米”難題,首批15個物流“共同配送”站點覆蓋100個社區,服務13.2萬餘戶居民,其中共同配送的首個業務就是快遞服務。到今天“試點”啟動滿兩個月,成效如何?

  近日,晨報記者走訪了部分社區和學校發現,共同配送點要順利突破“最後100米”,路途仍然相當艱巨。

  ■社區配送樣本:科薈路店

  亮點: 送件、自提可選 居民感覺舒心

  “每次在網上買東西,都要為送到哪兒煩心,就怕自己不在家時快遞來了,可我又不經常去單位。”家住科薈路倚林佳園的市民劉先生説,物業不代收快件,快遞員連三五分鐘都不肯等待。

  去年底,倚林佳園19號樓底商出現了一家“城市100物流配送”後,劉先生的煩心事兒就解決了,快遞員就在配送點上班,專挑業主有時間的時候送件,如果想去門店自提,24小時營業。

  記者在這家配送店看到,這裡還設有冰櫃和試衣間。

  據該店經理宋俊磊介紹,快遞配送只是城市共同配送的服務項目之一,包括水果蔬菜、生鮮速凍等各種服務,都是城市配送未來將覆蓋的服務範圍。

  冰櫃是為市民提供生鮮食品的配送服務,這在其他的快遞門店是無法做到的。市民訂購的生鮮食品15分鐘就能送貨上門;顧客在凡客等網站上買了衣服,可當場到試衣間試穿,滿意取走,不滿意當場退回,省得回家後再來一趟。

  此外,今後配送點還將陸續引入社區繳費業務,比如説買電卡、交燃氣費等,“我們的定位就是社區的一部分,做社區的‘傳達室’。”宋俊磊説,目前,這個定位已經被社區居民廣泛認可。

  效率:1個快遞員 能幹仨人的活

  科薈路店服務範圍覆蓋國奧村、京師園、倚林佳園、奧林pake等15個小區的物流配送。這15個小區可以説是送件卡在“最後100米”的“樣板”地區,相當一部分小區物業都管理很嚴格,不讓快遞員進門。

  遇到這種情況,快遞員只能在小區門口等候,給客戶輪番打電話。“等一兩個小時常有,帶一車快件出來,半車回去。”

  目前科薈路店統一配送匯通、中通、申通和韻達、快捷5家快遞公司的快件,營業初期每天大約有300-400單,目前在600單左右。

  1個小區固定1個配送員,每天能送件120-150件左右,相當於3個公司快遞員的量。科薈路店目前的人員配備能滿足日送2000件的量。

  快遞員馬博負責京師園和奧林pake兩個小區的快件配送,早上8點送中通的快遞;上午10點回店裏,正趕上申通公司的快件進門。“每天送七八十票很輕鬆。”而他以前在鑫飛鴻公司送快遞的時候,一個人負責整個北沙灘,跑一天送四五十票都很緊張。

  難題:物業難關亟待攻克

  馬博負責的奧林pake還是不讓進門,“車不能進,實在不行抱著快件去送。”雖説有些小麻煩,但馬博還是很樂觀。

  不過,國奧村可就沒這麼好説話了,連人帶車都不讓進。

  宋俊磊介紹,科薈路店剛剛進駐這個區域的時候,大多數小區管得都比較嚴,他就拿著公司的簡介、服務卡,與每個小區的物業、保衛部去一一溝通。“我們的員工有統一的工服、三輪車噴塗統一標識。我們對物業做出不隨意走動,不髮發小廣告等承諾;業務員還有身份證備案等。”經過一番真誠的溝通後,一部分小區對“城市100”開放了。

  但國奧村、奧林觀邸、奧林pake、美倫堡等五六個小區還沒有“攻克”。“業主經常不在家,物業也不代收快件,現在只能聯絡業主,讓他們自己來取件。”宋俊磊説,社區配送的關鍵不在於進駐,而是攻克物業難關。

  ■學校配送樣本:北師大、北航、北大

  試點:集中配送 “擺攤”消失

  北師大是去年僅有的幾個高校試點之一,也是最成功的一個。

  去年夏天,記者在北師大邱季端體育館旁邊的空地上看到,這裡儼然成了一個繁忙的快遞“中轉場”。圓通、中通、順豐、凡客等十來家快遞員各佔一席之地,將快件鋪在地上,等候學生、老師前來取件。

  上週五記者再到北師大,這樣的場景不見了。一部分學校的快件,都集中到了北師大西門處的“收發室”內,在這裡一間五十多平方米的房間,是“城市100共同配送”的據點,集中配送圓通、中通、匯通、申通和韻達5家快遞公司的快件。

  集中配送後,學校也不允許再有快遞員到邱季端體育館外“擺攤”。

  “配送點現在有8名員工,其中3名是實習的學生。”北師大店經理譚林介紹説,北師大店一共服務3萬餘人,每天約400-500件。譚林説,按照北師大的人員配備,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在人員方面,共同配送點會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

  難題:校內設點 房子難找

  在其他高校,記者看到“擺攤”送件還是送快遞的主要方式。

  記者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看到,快遞員們集中在綠苑等候,各家快遞公司的快件擺了一地。

  中午11點半開始,學生們陸續到這裡來拿快件。中通快遞員小陳每天上午來一趟,等到中午12點半就收工,下午4點多再來一趟。“一來先群發短信,估計學生們下課了,再打電話催。”

  北大醫學部的快遞攤點設在北門內留學生公寓門前。據圓通快遞員喬小冬介紹,去年9月份,因為有快遞車在校內撞了人,所有的快遞員被清到北門外。當時他們只能在北四環邊等候學生前來取件。每天十幾家公司的快遞員在四環輔路排成一排,大批學生都涌到北門外取件,也很壯觀。因此在堅持了一個多星期後,學校又讓快遞員們進校了。

  相對於社區店物業難進,學校內的點找房子很困難。譚林同時負責的北航以及人民大學的試點,學校方面並不配合,經過週折,北航通過個人租到了兩間總共面積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很不理想;而人大至今連一間房子也沒租到。

  ■今後目標

  年內計劃開100個配送點

  郭金龍市長在今年“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2年要“實施城市物流共同配送工程,促進快遞、冷鏈物流等行業發展,增強城市物流服務保障能力。”

  記者了解到,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試點工程是《北京市“十二五”時期物流業發展規劃》提出的一項重點工程,也是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的一部分。由北京市商務委指導、北京市快遞協會協調推動,而運營則由“城市100”物流公司來負責。

  該公司副總經理徐勇表示,目前第二批20多家已經開始籌備,將陸續開業運營。

  第二批也以城六區為主,郊區零散發展,通州一個,房山兩個。同時高校比例會增大,傳媒大學、第二外國語學院、北大等都將加入進來。

  記者了解到,目前共同配送還只是部分快遞企業和京東商場等電商進駐。

  “共同配送門店只有快速投入,才能建立強有力的服務體系,吸引更多的快遞企業和電商加入,更好地為市民提供服務。”徐勇説,共同配送點年內的目標是開100家,未來兩年將覆蓋五環內主要社區。

  ■相關回應

  後續擴張會給予更多支持

  快遞協會秘書長王寶華表示,共同配送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在後續試點的擴張中,市商務委、北京快遞協會也會大力支持,協助企業與政府相關部門聯絡、洽談。

  目前,快遞協會正在加緊同市建委物業處、市教委和社區辦溝通,也希望能得到更多政府部門的積極關注和支持。

  ■解決之道

  吸收本地員工 解決“人工荒”

  傳統的送件方式,一個單位十幾家快遞企業都在送,王寶華説,共同配送整合末端資源,一方面能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同時也能減少車輛佔用道路資源,緩解交通擁堵。

  建立“共同配送”模式,希望能解決兩個問題:“多家快遞企業往一個社區送貨導致的人力資源浪費問題;春節等節假日期間的人工荒問題。”因此,“員工本地化”是“共同配送”設想的人力總來源,“社區年富力強的退休人員、‘4050’人員來參與,在解決人力資源短缺同時,為這些人提供一個就業的平臺。”

  但記者走訪部分共同配送點發現,眼下“員工本地化”實現較難。除了“共同配送”知名度不夠,觀念跟不上也是主要原因。

  宋俊磊介紹,去年底他與國奧村社保所聯絡,招募“4050”人員就業,但鮮有人來。應聘者説:“老北京人講究‘數九不出手’,現在要等著過年了。”

  “一個退休人員每天送10件,就能掙到一天的菜錢。”對這種員工,公司的要求並不高,上班時間和工作量沒有具體要求,如果是老人,可以為他們分配樓層低、或是有電梯的客戶送件,減少他們的勞動強度。

  “本地員工我們現在還只當做補充力量,希望他們在關鍵的時刻起到關鍵作用。比如元旦、春節等人手短缺的高峰時候。”宋俊磊説,近期已經從社區招上來一位45歲的男性員工,在經過簡單培訓後即將上崗。而隨著“共同配送”這個模式在社區普及,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本地員工加入進來。

  晨報記者 陳琳/文

  記者 王巍/攝

熱詞:

  • 共同配送
  • 冷鏈物流
  • 傳媒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