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網絡醫托"曝忽悠病人內幕:拉1個病人提成30元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5日 03: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汽修工培訓半月成"在線醫生"

  "網絡醫托"自曝忽悠病人內幕

  昨天,南京25歲的"網絡醫托"小王向媒體爆料,反映他所學專業本是汽車維修,可後來卻在親戚介紹下,到了南京一家民營醫院上班,後來接受醫院半個月培訓後,成了所在醫院的一名網上在線醫生,每天主要工作就是在醫院網站接待諮詢,忽悠病人到醫院看病,一個月至少要拉到30名病人,而且這些病人如果只檢查不治療,那麼他應得的30元人頭費也就沒有了。

  爆料內幕

  培訓了半個月就"上崗"了

  據小王介紹,汽修學校畢業後,他的親戚通過熟人把他介紹到了一家醫院打工,因為其所學專業和醫學專業根本不沾邊,到了醫院接受完半個月的培訓後,他就成了醫院裏的一名在線醫生,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坐在電腦前,盯著一些登錄醫院網站的網民,一旦這些網民點擊了醫院網站自動彈出的網絡問診欄,就要立刻想盡一切辦法穩住這些網上問診者。

  拉來一個病人,提30元"人頭費"

  "説是在線醫生,其實就是'網絡醫托',由於不存在面對面,我們在接受病人網上問診的時候都自稱醫生,只要上網問診者隨便説出兩個不適症狀,我們立馬就能給他定下病情,然後再慢慢忽悠病人趕快到我們醫院接受治療,如果病人猶豫,我們會按照培訓計劃裏的應對措施,再給這些網上問診病人開出各種各樣的優惠。"小王表示:"網絡醫托幹久了,現在在網上基本是見人説人話,見鬼説鬼話,最終目的就是要把病人忽悠到醫院來,一個病人我們能提30元人頭費。"

  良心不安,最終辭掉這份工作

  "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醫師資格證,更沒有半點臨床經驗,但是能做網絡在線醫生,所掙的錢除了可憐的保底工資外,剩下的完全就要靠網上拉來病人了,這些病人一旦到醫院看病至少要花好幾千。"小王説完這些,接著介紹説,他目前一個月至少要在網上拉到30位左右的病人,但是看到這些本來也沒有什麼重大病情的病人,因為被他忽悠進醫院後,進進出出不幾天就要花掉好幾千,他覺得良心有點不安,所以就主動辭掉了這份"網絡醫托"的工作。

  記者體驗

  網上"隔空"下診斷,催促記者去就診

  根據小王自曝"網絡醫托"內幕,昨天上午,記者隨即上網百度了南京一些醫院,發現不少醫院的宣傳網頁上都有名醫問診,而記者表示手上有一處起皮,立刻就被多家民營皮膚病醫院的"在線醫生"診斷為手癬,並警告記者如果不及時診治可能會引發全身。

  這些在線醫生,僅僅根據記者的簡單描述,就定下病情,還對病人説一些危言聳聽的話。記者又聯絡上了中央門一家皮膚病醫院,在與該醫院在線繆醫生交流時,該醫生根據記者簡單描述後,就確診為手癬病症,而當記者表示不想跑太遠,準備就近找醫院診治時,這位在線繆醫生立刻提醒記者,他們不僅是國家皮膚病重點診療基地,而且治療手癬是他們醫院的特色科室。後見記者猶豫,這位在線繆醫生又立刻表示可以幫助安排權威專家接診,而且連掛號費也可以減免,同時提醒記者,他們醫院病人很多,這已是記者網上問診後能夠享受到的最好優惠了,並一再催促記者馬上登記到他們醫院診治。

  自稱"金牌專家"的學生,其實沒有行醫資格

  記者隨後又在網上聯絡到另外一家皮膚病醫院,一位在線接診的甘姓女醫生表示,她是該醫院金牌專家的學生,如果去他們醫院可以直接聯絡最好的專家診治。而記者電話聯絡該醫院前臺後,得知那位自稱甘醫生的在線醫生,根本就沒有行醫資格,只是他們醫院裏的網絡諮詢員。而記者聯絡了這位在線甘醫生的老師後,得到的答覆是:"她是剛剛畢業的學生,還沒有醫師資格證,更沒有臨床經驗,只是醫院諮詢科的工作人員,所以小甘不能看病,要看病可以直接找我。"

  而記者隨後登錄南京其他幾家三級甲等醫院的網站查看後,卻沒有發現這種貌似很人性化的服務。

  衛生局表示

  普通網站提供診療屬於違規

  昨天上午,小王在自曝行業內幕時連連表示:"現在的網上醫托很多不專業,因為借助了醫院網絡外衣卻是更害人!畢竟真正的醫生都很忙,也沒有時間網上解答病人問題,所以網上多數忙著回答患者問題的在線醫生,基本都有詐!"

  對於不少"網絡醫托"提供網上在線問診,且拉病人到醫院治療,記者查閱衛生部《互聯網醫療衛生管理辦法》後發現,該管理辦法已經明確指出,利用互聯網開展遠程會診服務的,只能在具有醫療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之間進行,普通網站不能提供網上在線問診服務。

  而南京市衛生局信息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各正規醫療網站,都不會輕易推薦病人到一些小診所、小醫院或者小藥店,隨意接受診治或購藥,而這些多存在於一些私人診所或民營醫院的在線醫生,多是為了變相拉攏病人、兜售醫藥。

  市衛生局信息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提醒生病市民,千萬不要偏聽偏信這些網上醫托。而對於一些網上服務信息,市衛生局信息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則表示,遇到問題需要上網查詢信息,可以登錄南京市衛生12320,這才是衛生部門的官方網站。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病人
  • 網絡在線
  • 忽悠
  • 網絡醫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