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聽證專業戶挺身出面澄清 公眾稱聽證會更需圍觀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0日 09: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胡麗天是成都量具集團退休工人,2001年退休。曾做教師25年,從2003年開始,報名參加全國、四川省和成都市各類聽證會23場,被稱為“聽證專業戶”。圖據《新京報》

  這兩天,成都退休市民64歲的胡麗天成了網絡名人,只緣她被網友扣上了“聽證專業戶”的帽子。據《新京報》報道,面對質疑,她接受採訪時説,7年來被選上做聽證會代表共有23次,是因為“報名的人太少”,自己並不是托。23次中她表示同意的有13次,還有5次只被選為旁聽代表,無權發言。剩下的5次,她分別提出了反對意見或改進意見。她説,頻頻參與聽證是因有話要説,即使力量不大,也比政府閉門造車好。

  胡老太挺身出面澄清,有理有據讓“聽證專業戶”的帽子成了真正的傳説和浮雲。但這頂帽子真的僅僅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嗎?它是否也擊中了聽證會的不足之處?

  遺憾

  多數人的暴力實屬不該

  網友以及媒體在未搞清楚事實的前提下,就貿然發動“多數人的暴力”實屬不該, 胡麗天老太只是一名熱心公共事務的退休教師,而非眾人認為的“幫兇”、“託兒”。

  網民對於胡老太的怒氣有點“無名之火”的意味,因為胡老太與聽證會沾了邊,而且還是和政府站在一邊。實際上,胡老太只不過是聽證制度的“擋箭牌”,替聽證會分散了部分的怒火與怨氣。胡老太何以會成為“聽證會專業戶”?現實情況表明,老年人因為退休時間充裕,已然成為聽證會的主力,而中青年的“上班族”恰恰在聽證會中“缺席”了。

  相較于由專家學者組成的“智庫”,聽證會中的參與者更加側重來自底層民眾。但是這種“民意代表”如何來確定是否應該由政府來“點名”?這種由官方機構來“點名”聽證參與者的機制,很容易導致“聽證專業戶”的産生。這些由政府的喜好決定的聽證人員,很容易迎合政府決策只會舉手同意。即使像胡老太這樣的人,由於其年齡、知識結構、信息掌握的限制,也未必能對政府決策産生真知灼見,容易隨聲附和。

  為了使聽證會贏得公眾的信任,聽證制度改革勢在必行,尤其是聽證參與者的産生機制。官方機構在決策前,應將相關信息通過媒體和網絡進行公佈,併發布聽證參與者報名信息,加大公開透明力度。參與者名單公佈出來利於公眾對其監督或提建議,這樣聽證會的參與者才能成為真正的“民意代表”。王志福

  支持

  聽證會更需要圍觀

  聽證會在現實中越來越走形已是近年來有目共睹的事實。前不久東莞的自來水漲價聽證會過了截止期仍“無人問津”,原因竟是市民不願參加“走過場聽證會”。成都老太胡麗天7年19次當選聽證代表遭網友戲謔,恐怕也是民眾對聽證會失望的“情緒外露”。

  現在聽證會的不完善處難免讓人“惱怒”乃至“失望至極”,可是其畢竟還算是一個表達意見的渠道,既然有呼籲申訴自己切身“利益”的機會,就該抓好握緊。這當然不意味著對聽證會中行政權力唱獨角戲的問題就可以不聞不問,相反要通過不斷表達反對意見來形成一種倒逼。“自己的權利要靠自己爭取”,關鍵是不要輕言放棄。

  我們還應該調整對聽證會本身的看法。聽證會成了“逢聽必漲”的代名詞不正常,但聽證會就一定不能“聽漲”嗎?聽證會不等於“聽漲會”,但也不必一定等於“聽降會”,只要理由充分得當且經過多方自由博弈,“漲價”也並不是不可接受之事。聽證會的本質是“聽證”,是讓政府的公共政策接受民意的質詢,其核心是聽證代表的選拔和政府的“舉證過程”,只要這兩個環節程序正義,聽證結果也就不是某一方“主觀意志”所能左右的。

  我們不能讓聽證會一下子就變得完美,但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參加,要不要大聲講出自己的話。從這個角度,胡麗天以耳順之年仍熱心參與公共發言,倒是值得欽佩的。公民社會的建成,僅靠政府自覺自為既不可能也不應該,作為社會真正的主體,民眾不能冷落了“舞臺上屬於我們的一角”。所以,不要任由關於聽證會的失望情緒蔓延,收住失落,積極投身其中才要緊。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絕望”,何不從圍觀聽證會開始,做積極建設的事。王艷春

  評判

  聽證漏洞讓她成了託兒

  我們相信胡麗天不是托,她的本意也不想做托,但如今的聽證制度卻讓她不得不成了一個托。目前,多數聽證會為了達到漲價目的,組織方會在聽證代表的選擇上做點文章,再加上現行的聽證法規沒規定是否應該隨機抽取參加聽證者,或者參加聽證的次數是否應受限,胡麗天成為“專業戶”就不奇怪了。

  在報名參加聽證的人當中,經過一兩次聽證後,總會讓組織者找到“心儀”的代表,就如同胡麗天,她面對北京上海景區門票都近百元,欣然贊同成都漲價;數字電視收費貴,但她覺得那是靠技術吃飯,也合理。作為消費者的她,要做的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上帝”,而非“刁民”。這樣一來,有了這些備受青睞的代表,聽證會組織方縱使沒有違反任何法律和程序,那也已經左右了聽證結果。

  每個人都有堅持自己意見的權利,在這點上,胡麗天其實沒錯,但聽證會卻不能成為只展示一種聲音的舞臺。因此,“聽證專業戶”的出現,恰恰説明聽證會的組織上存在著較大漏洞,以致讓真正的民意無法傳遞。成都市相關部門之前或許會為找到“聽證專業戶”而慶倖,但在這些政府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所謂民主決策過程中,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和民眾的民主熱情早已被消磨殆盡。此後的情況就是惡性循環,聽證成為擺設。這些人中簽率越來越高,因為報名者越來越少。而報名者少,只是因為看到太多聽證會無用,失去了參與的熱情。因此,公眾對於聽證專業戶的質疑也不該只由一個老人出面澄清,她終究只能證明她自己。聽證會組織者也該出來給公眾一個説法。丁寅

  觀察

  僅還原個人真相不夠

  從概率上分析,報名40多場選上23次也是可以成立的。當然,事情的真相到底怎樣,還需要更多事實還原。概率本身只是一種巧合,但概率並不意味著必然發生,概率也不能成為回避真相探究的理由——“聽證專業戶”的報名情況怎樣,聽證表現怎樣,獲選原因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應該在具體的聽證材料中去檢驗。即使這位“聽證專業戶”説得再詳細,也只是一面之詞,這種還沒有得到證實的材料只能先稱之為材料或信息。至於,這位“聽證專業戶”到底是一個熱衷於聽證的公民表率,還是一個被刻意安排的聽證之托,需要更多的信息來驗證。

  而且,應該注意的一點是,還原“聽證專業戶”的真相,並不僅僅是其一個人的事情。人們之所以對“聽證專業戶”意見多多,更主要的原因,在於人們對本該提供民意博弈平臺的聽證會産生了質疑。因此,在還原這個“聽證專業戶”時,還應該還原其參加的聽證會到底是怎樣的。儘管,這樣的工作會比還原一個人來得複雜得多,但是這種還原卻可以為人們觀察“聽證專業戶”提供一個更大的背景。其實,事實是多層面的,我們不僅要還原細節真實,還要還原整體真實。細節失真一定會造成整體的偏差,但細節真實未必能保證整體真實。所以,即使胡老太能夠證明自己真實可靠,人們依然想看到她參與的那些聽證會是否真實可靠。

  除了細節真實、整體真實,還有本質真實需要我們去探究。聽證會的本質真實在於,是否成為了公眾利益表達和維護的渠道。這個本質真實顯然也是還原“聽證專業戶”時需要論證的。甚至,這個論證的任務比還原具體的個人更重要。李劭強

  問題

  尷尬的聽證真相

  胡老太太的參政熱情令我欽佩,她坦承有時是報名參加聽證會,有時是受邀參加聽證會,她之所以成為當地聽證會的常客,是因為報名的市民太少。當然,胡麗天老太並未諱言自己贊同的意見居多這個事實。這些零散的信息集納在一起,“聽證真相”已經浮出水面,當然是非常尷尬的真相。

  聽證制度沒錯,但再好的制度也是由人來執行的,一旦制度被操縱成為表演的舞臺,就不僅會失去民心,還會趕走參與者。如果沒人感興趣,拿上年紀的老先生老太太去湊數,聽證效果可想而知……聽證的尷尬,由此也就給出了答案。劉海明

責任編輯:邢斯馨

熱詞:

  • 專業戶
  • 聽證制度
  • 民意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