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江蘇古文奇才就讀東南大學 未進校門已先撰校史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9日 06: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和2米01的“小姚明”楊洋站在一起,陸煜突然沒有了1米75的感覺。

古文奇才王雲飛對自己的新宿舍很滿意。

  昨天,東南大學迎來了首批“學生潮”,在南京各高校中率先開學的東南大學揭開了大學新生報到的序幕。帶著數目可觀的“親友團”,揣著席子、被褥,電扇、手機、MP3乃至MP5、PSP、電腦,又一撥“90後”成了大學的“新鮮人”。

  第一印象

  2009年是90後大學生大批進入大學的第一年,今年入學的是第二撥。這些90後學生中許多還是在“親友團”陪同下眾星拱月般進入校園,不過在這些新生身上記者還是發現了一些新的現象。

  “低調”而新潮

  昨天在東大校園,記者隨機詢問了幾名新生後發現,這些90後新生們攜帶行李中裝的物品其實挺大眾,除衣服、被褥等必需品外,電子産品中手機是人手一部,很多學生説帶了MP3、MP4或者MP5等影音設備,有一位學生表示帶來了PSP遊戲機。不過記者在學校通往宿舍區的道路上守候了一個上午,只看到一名男生的家長扛了全新的電腦主機與顯示屏進宿舍。採訪中一位學生告訴記者,自己也想過帶電腦來學校,但最終還是決定緩一緩。“一來學校不允許,二來別人都不帶自己帶電腦的話,怕被孤立起來,所以還是低調一點。”

  採訪中記者還發現,真正在大包小包到學校報到前,不少同學就在網上開始了“虛擬報到”——到學校BBS(網上討論版)上發帖混個臉熟。在東南大學討論版上記者看到,在開學前,就有不少學生發出了“新人報到帖”,有的只是簡單説聲“hi”,有的則是自報家門找起了“組織”。討論版成了新老學生交流的平臺,有的新生還發帖詢問起大學生活常識來。瑣碎的如校區裏面哪家通信公司的信號比較好一些;“正經”一些的有詢問宿舍怎麼分、考試的具體要求等。還有一位新生詢問轉專業的要求,看來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新的規劃和目標。

  新生“生猛”

  最才氣:古文奇才帶著《中庸》和《山海經》來報到

  進了校園,媒體的長槍短炮就直奔桃園宿舍B座,“古文奇才”王雲飛就住在那棟宿舍中。因為高考中一篇罕見的古體字文言文而被東南大學土木工程系破格錄取的他,已經成了今年高考中的名人。

  拐進處在一樓的宿舍,“古文奇才”正呆在自己的書桌前翻著書,桌子、床也已經準備停當,東西不多,但整整齊齊。走近一看,“古文奇才”不看古文,居然正在背著英語單詞。

  “開學沒幾天就要英語考試,所以得加把勁。”面對媒體,王雲飛一點也不拘謹,他告訴記者,他是前天到的學校,今天早上一覺睡到八點鐘,特別香。

  報到之前,“成名”之後的暑假,王雲飛倒是過得挺務實。總結起來,這個暑假王雲飛完成了兩件大事。其一是讀書,“一是看英語,畢竟到了大學之後英語很重要;二是讀了一些經典文學的源頭,也就是四書五經之類的書。”從家鄉如皋來南京上大學,王雲飛也沒忘帶幾本書在身邊。在記者的要求下,王雲飛打開壁櫥,從一堆書裏面隨便挑了幾本出來,有《山海經》、還有厚厚的兩本《中庸》。“暑假裏我把這些書看了一遍,但絕對沒有讀透。”看到記者們驚訝的表情,王雲飛解釋説。

  兩件大事中的第二件,就是應學校的要求,用古文為學校寫了一篇簡史。“比在高考寫那篇文章難多了!”

  提到這篇額外的“命題作文”,王雲飛很是感慨:校史必須按照學校的歷史事件來寫,求實的要求讓賦和駢文中的辭藻鋪陳沒了用武之地;東大歷史上共有11個校名,如何用古文精準地“翻譯”過來也是個大問題。不過最終王雲飛還是寫出這樣一篇文章:“這次沒用一個古體字。”

  記者想要提前看一下這份特別的校史,王雲飛以還不夠完美為由拒絕了。

  有著“古文奇才”的名號卻轉投土木工程專業,王雲飛坦言是爸爸媽媽的意見佔了主導地位,如果要自己選,他最想念的專業是機械自動化。

  “土木工程和古文並不是外界想的那樣風馬牛不相及,很多復古的建築都要查閱古典文獻的。我現在的打算是把專業學好,至於古文仍然作為興趣愛好。專職做古文研究?等我老了吧。”王雲飛説。

  最堅韌: 一人來報到,吃泡麵都心疼

  雖然通過排查未發現有來自重災區的學生,東南大學今年仍然開通了綠色通道,為家庭困難學生以及可能來自災區的學生服務。上午9點半,來自廣西的新生馮武恩在綠色通道填好了表格,領到了一份“大禮包”。

  馮武恩説,他來自廣西百色,家鄉今年旱災嚴重。田裏收成不好,爸爸媽媽只好去打零工,家中的哥哥剛參加工作賺的錢也不多,雖然考上了東南大學,但學費成了問題。這次來報到,身上全部的2500塊錢,也是爸爸媽媽東拼西借湊出來的。行李中最值錢的是一個300塊錢的手機,是已經出嫁的姐姐送給他考上大學的禮物。

  從百色到南京,馮武恩是一個人單槍匹馬花了三天時間。“家在一個村子裏,所以我先花了半個小時走路到鎮上,然後乘了6個小時的汽車到百色,再搭3個小時的火車到南寧。”這還只是旅途的開始,在南寧,馮武恩買了一張火車硬座票,整整坐了32個小時,25日出發,28日晚上8點多才到南京。“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都沒有送我,這樣可以節省一點費用。”馮武恩説,一路上自己午餐、早餐吃的都是方便麵。火車上賣得比家鄉貴,吃得馮武恩很心疼。

  在綠色通道處,核實了情況的老師們為馮武恩免了軍訓的服裝費以及宿舍用品的費用,學費可以緩交,還給了500塊錢的補助。“我打算申請助學貸款來解決學費問題,以後生活費也可以靠勤工儉學。”馮武恩説。

  老生“生財”

  跑到義烏批貨

  當起臨時小老闆

  新生報到的現場,也成了眾多商家比拼的“戰場”。在昨天東南大學的現場,記者發現了一批特殊的“商人”——一排地攤,老闆都是學生。“學校提供了臨時攤位,我們想擺攤的提出申請就可以了。”來自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大二的小陸告訴記者,擺攤的學生不少,怎麼樣才能賺錢,還得動動腦筋。小陸和同班幾個同學研究了“商鋪”的貨品,臉盆、衣架、衣叉——都是學生們必須又不方便攜帶的;鎖——別看小,大家都需要;自行車——雖然是“大傢伙”,但新校區那麼大,沒準有學生願意買單。

  面對校內超市這個生意上的“勁敵”,小陸和同學考慮的是怎麼把價格壓下來。“我們一比較、一狠心,去了義烏小商品市場批發,這樣算下來成本比超市裏賣的平均要低一兩塊錢。”

  志願者中

  有了留學生

  “我們早上七點半就到崗了,一直忙到現在。”在桃園宿舍門口,一位小姑娘告訴記者,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東南大學志願者中,還多了外國留學生的身影。來自巴基斯坦、美國、尼日利亞的近10名留學生參加了志願者服務。來自巴基斯坦的Noor説自己中文名叫郭加,站在校門口派發學校平面圖,“可惜中文説得不好,不然可以和大家多交流交流。” 本版撰稿 楊彥

  攝影 宋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