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媒體稱東南亞國家對中國航母出現已做好準備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4日 10: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高速行駛的遼寧號航母

  東南亞國家不必擔心中國航母

  作者:武居玄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已經交付解放軍海軍,而且052D型防空驅逐艦也進入大規模建造階段,對此東南亞國家並沒有做出過度反應。儘管如此,中國航空母艦項目到2020年仍可能會引發東南亞國家更大的關注和不安。

  對於那些軍事力量比中國弱得多的東南亞國家來説,他們在過去十年裏目睹了中國海軍力量的迅速上升,所以憂慮越來越重。然而,東南亞國家是否應該對中國擁有航母而過度擔心呢?

  中國航母尚無作戰能力

  在中國“遼寧”號航母進入中國海軍之後,美國《華爾街日報》10月8日發表美國軍事專家愛德華埃裏克森和吉伯科林斯聯合撰寫的文章稱,中國首艘最新型052D級驅逐艦已經建造完成,該型艦艇採用規模化生産技術,從過去幾年052C級驅逐艦的生産速度來看,052D級驅逐艦很有可能將進入大規模生産的階段。

  對於中國海上力量而言,新型6000噸級052D級驅逐艦是中國海軍真正意義上的“宙斯盾”艦,未來將擔負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防空任務。如果中國能夠在保持現有艦艇數量不變的情況下,部署10至15艘052D級大型驅逐艦,那麼解放軍海軍就會成為亞太地區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水面戰艦部隊。

  052D級驅逐艦是一款非常現代化的新戰艦,再加上解放軍海上監視與瞄準設備的改良和艦員素質的提高,將使解放軍海軍成為亞太地區更加強大的海上力量。

  不過,《歐亞評論》刊登的文章稱,多數海軍分析家的一致意見是,打造“羽翼豐滿”的航母戰鬥群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這不僅僅是擁有航空母艦和大型戰鬥艦艇,還包括提供一些支援性成員,例如擔負護衛任務的水面戰艦和補給艦艇,更不用説要具備一支訓練有素的航母艦載戰鬥機部隊,所有這些是組成一個典型航母戰鬥群的必要“構件”。

  在制定出必要的方針學説以及航母行動原則和技術知識傳達給整個航母戰鬥群成員並完全領悟之前,一個航母戰鬥群還不被認為是一支具備完全作戰能力的部隊。整個航母戰鬥群的訓練時間是非常漫長的,因為要將這樣大規模的部隊粘合成一支協同作戰能力非常高的航母作戰力量是非常難的。

  東南亞國家對中國航母做好準備

  東南亞國家海上疆界的特點都是“狹窄並且屬於半封閉式”海域,並不適合於大型航母戰鬥群的行動。一支典型的航母戰鬥群同樣也是一個龐大的、容易被對手發現的目標,由於伴隨著許多輔助性艦艇,這也提高了艦隊被探測發現的可能性。在有限的近海地區,大型戰艦在具有極強隱蔽性的非對稱反制手段面前顯得尤其薄弱,例如潛艇和遠程岸基導彈,都可以利用地理優勢,對航母發動攻擊。在1994年和2006年,美國海軍航空母艦都曾與解放軍海軍潛艇遭遇;另外,2006年黎巴嫩真主黨還成功地利用岸基反艦導彈打擊了以色列海軍的Hanit號護衛艦。這些都凸顯出大型水面戰艦易遭攻擊的缺點。

  中國航空母艦計劃目前在整個東南亞地區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震驚。中國的航空母艦夢想從上世紀40年代國民黨時期就已經開始,到80年代解放軍海軍又重新開始考慮發展航空母艦。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中國開始高調購買澳大利亞退役的航空母艦和前蘇聯的中型航空母艦,這使得亞洲地區國家部分感受到了中國未來將發展航母的可能性。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即使沒有構成東南亞國家海軍現代化背後最主要的推動力,中國航空母艦發展計劃也刺激了該地區國家獲得更廉價的反制武器手段,例如遠程反艦導彈、海空監視設施和潛艇。總之,東南亞國家大體上對中國航母的出現都已經做好準備。

  因而,中國首艘航空母艦並未在東南亞國家中引起過度反應。然而,中國的航母計劃很有可能會在2020年引發地區國家關注。因為根據消息稱,屆時中國將發展兩艘國産航空母艦,分別在2020年和2022年服役。有報道稱,國産航母是以“瓦良格”號為設計基礎,但排水量比“瓦良格”號更大,這暗示著中國國産航空母艦的能力將會更強,而且滿載排水量將超過70000噸。

  良性作用不可低估

  對於中國而言,要想具備全面的、成熟的航空母艦戰鬥群能力,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積累經驗、培養人員,目前就説“警報已經拉響”還為時尚早。與擁有航母相比,航母的實際運用和使用方式才是更加至關重要的。而中國的航空母艦也會帶來良性的影響。

  《歐亞評論》的文章稱,例如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災難發生後,新加坡立即通過海軍新型“忍耐”級兩棲登陸艦進行人員部署,參與到救災之中。這次事件表明,這些外觀上看起來富有進攻性的武器平臺,也有著其良性作用的一面。

  除此之外,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和2011年日本大地震海嘯發生之後,美國海軍立即派遣自己的航母戰鬥群參與災難營救,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際上,中國海軍的醫療船已經在國際範圍展示出自己的善意。

  如果説東南亞國家擔心解放軍海軍的新航母將被用於支持北京在亞洲的領土主權爭奪,那麼這種擔憂可能被擴大了。在南海和東海的爭端中,中國目前一直以具備輕型武裝的政府執法船為主,還沒有派遣解放軍海軍的戰艦,而且根據當前的趨勢,中國將會繼續迅速建造更多的執法船,來加強這方面的能力。

  《歐亞評論》的文章認為,當中國逐漸崛起為海洋力量大國時,自身也會受到更強的國際社會監督和輿論壓力。北京刻意在首艘航母入役時表現出的低調,也可以看出中國的姿態是“不願意被外界描繪成動不動就憑藉不對等的實力使用炮艦外交手段的國家”。

  而且,相對於將航母派遣至南海,解放軍更可靠、更有效力的手段應該是通過低調的武力投射能力來達成目標,例如北京可以利用規模迅速擴大的兩棲攻擊力量,或有空中加油機支持的第四代陸基起飛戰鬥機。這些力量將會在短時間內對地區海軍軍力平衡帶來更強的衝擊。在近段時間內,解放軍這些軍事能力的提高將會比航空母艦項目更能引起東南亞鄰國的注意和關切。

熱詞:

  • 航母戰鬥群
  • 中國海軍
  • 反艦導彈
  • 水面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