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美國老兵飽受戰爭綜合徵困擾 官方被指不夠擔當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6日 16: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丹佛郵報》記者克雷格沃克的圖片報道《歡迎回家》“記錄了一名美軍駐伊士兵斯考特,退伍回國後經歷的創傷後遺症痛苦,它讓觀眾能更好地理解這樣一個國家問題”。這組圖片獲得2012年普利策特寫攝影獎,上圖是《歡迎回家》中的一幅作品。CFP供圖

  目前,美軍已經撤離伊拉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也已接近尾聲,美國于21世紀初發動的兩場戰爭即將結束。但伴隨兩場戰爭而來的後遺症——戰爭綜合徵遠未結束,不少從伊拉克、阿富汗戰場返回國內的美國大兵,正在戰爭綜合徵的陰影裏苦苦掙扎。

  令參戰老兵身心憔悴的戰爭綜合徵

  與戰爭中的身體外傷相比,戰爭綜合徵(War Syndrome)是戰爭對軍人生理與心理的雙重創傷,屬於內傷。它有一些共同特徵,比如疲勞無力、肌肉酸痛、皮膚生疹等。單就症狀而言,戰爭綜合徵好似小病,但它産生於激烈的戰爭環境中,病理不明,極易引發患者的自殺和暴力行為。

  從二戰至今,“大戰之後必有大疫”幾乎成為美軍躲不開的“魔咒”。越南戰爭期間,當時的美軍流行“數屍體”,即通過清點戰場上敵人的屍體來評判戰果。在激烈對抗的環境中,平民和武裝人員很難作出明確區分,使得部分士兵總懷疑自己曾無意或有意殺害過無辜平民,因此産生沉重的心理負擔。殘酷的戰鬥經歷使不少美軍官兵出現明顯的生理與心理不適,但當時人們還未形成戰爭綜合徵的概念。

  戰爭綜合徵首次被命名是通過海灣戰爭。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結束僅僅數月,就有幾百名美軍參戰官兵出現持續頭痛、身體大面積疼痛、認知障礙、無故疲勞、皮膚生疹、腹瀉等症狀,有些人甚至不治身亡。由於這些“疾病”症狀複雜、起因不明,它被人們統稱為“海灣戰爭綜合徵”。

  後來在科索沃戰爭中,美軍認識到貧鈾彈有可能是“海灣戰爭綜合徵”的元兇,因此採取了一定的防護措施。沒想到,戰後執行維和行動的北約士兵卻遭了殃。大多數士兵在不知情而未採取相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染上了“科索沃戰爭綜合徵”。

  基於先前戰爭綜合徵的危害,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為參戰官兵提供了心理輔導服務、配備了化學和生物武器檢測儀器和防護用具,但戰爭綜合徵患者人數依然居高不下。

  正如一些專家所言,9年的伊拉克戰爭和11年的阿富汗戰爭,不但讓美國政府深陷泥淖難以自拔,更讓許多參戰官兵遭殃。恐怖血腥的戰爭環境使得美軍士兵離開戰場時均不同程度地患有戰爭綜合徵。戰爭綜合徵影響官兵士氣,也導致士兵違法違紀案件不斷增多。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副教授埃裏克阿爾伯根在接受媒體電話採訪時表示,通過對676名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回來的老兵調查發現,戰爭綜合徵患者總是不由自主地陷入回憶、發生相關錯覺和幻覺而遭受精神痛苦,出現心悸、失眠、狂暴易怒、選擇性遺忘、對未來失去希望和信心等症狀。這些反應有可能促使他們採取一些極端方式,對社會、對家庭和親人造成嚴重傷害。

  2002年,美軍最大的特種部隊基地——北卡羅來那州布萊格堡軍事基地,6周內接連發生4起手段極其殘忍的軍人殺妻案,其中3起案件的兇手之前曾在阿富汗服役。在分析兇手作案動機時,相當一部分專家認為,這些令人髮指的案件實際上是戰爭綜合徵的發作。

  事實説明,戰爭不但害人,而且傷己。美國的戰爭雖遠離美國本土,但會通過戰爭綜合徵殃及國內家庭和社會。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伊戰、阿戰士兵返回美國本土,戰爭綜合徵危機無法回避。

  欲蓋彌彰,五角大樓不夠擔當

  戰爭綜合徵具有較長的潛伏期。由於找不到有效的治療措施,而頻繁的作戰行動使得美軍歷次戰爭綜合徵問題不斷積累。各類患者及其家庭只好不斷借助媒體、法律等途徑向政府施壓,要求給予關注。

  但一段時期內,美國政府和軍方卻不敢面對這一事實。美國武裝部隊健康監測中心曾辯解説,軍人的精神健康與作戰部署沒有直接關係。

  從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後參戰士兵報告首個戰爭綜合徵病例,到2008年國會授權官方機構——“美國海灣戰爭疾病諮詢委員會”發佈報告,將海灣戰爭綜合徵界定為一種法律意義上的疾病,中間經歷了近17年。

  17年裏,五角大樓為了查明戰爭綜合徵的病因,斥資2億美元,進行了200多項研究,但始終未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美國政府和軍方不敢面對戰爭綜合徵這一事實,有眾多原因。首先怕影響軍隊士氣。冷戰結束後,美國政府仍然頻繁動用軍隊實施海外軍事行動,美軍士兵不堪重負。

  據五角大樓統計,2001年10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參戰的美軍士兵中,參戰兩次的佔42%,3次的佔13%,4次的佔1%。在一家治療戰爭綜合徵的私人醫院供職的心理學博士戴維利斯認為,如果軍人連續執行作戰任務,他想退伍回家卻實現不了,那就可能誘發戰爭綜合徵。

  其次是怕承擔責任。圖萊恩大學的科學家通過一系列研究得出結論,為了防止士兵受到生物武器的侵襲,美國國防部曾“非法”給士兵們注射各種疫苗,而這些疫苗可能就是導致戰爭綜合徵的元兇。因為在士兵們接種的疫苗中通常含有一種叫角鯊烯的碳氫化合物,該物質雖然能夠大大提高疫苗的效用,但也會産生很大副作用。根據美國法律,給人體注射角鯊烯是違法的。因此,一旦有證據證明角鯊烯與戰爭綜合徵有直接關係,美國政府和軍方不但會面臨有罪指控,而且將不得不給幾十萬戰爭綜合徵患者發放近似天文數字的賠償款。

  此外,美國軍方還擔心一旦認定戰爭綜合徵是一種疾病,有可能束縛其先進武器運用。冷戰結束後,美軍研發了貧鈾彈、高能微波炸彈、石墨彈等形形色色的“超級武器”,不斷投入戰場展開試驗。作為戰爭親歷者,許多老兵懷疑戰爭綜合徵與使用這些武器不無關係。

  早在2000年9月,美國前陸軍上校阿薩夫就在歐洲核醫學協會舉辦的學術會議上宣佈,“海灣戰爭綜合徵”的真正禍根是美軍發射的貧鈾彈。檢測表明,很多患者的尿樣中貧鈾含量過高。美國軍方一直未明確承認貧鈾彈和戰爭綜合徵之間的關係,而認為戰爭綜合徵的病因可能是參戰士兵過度緊張、戰場油田燃燒釋放的有毒氣體等。

  基於以上考慮,五角大樓不會輕易把士兵診斷為戰爭綜合徵患者。

  2012年3月11日,駐阿美軍上士羅伯特貝爾斯,闖入阿富汗南部美軍基地附近3戶民宅,槍殺了16名平民。就在事發前一天,羅伯特的一名戰友作戰受重傷,傷勢之慘重令其“受刺激且震驚不已”。醫學專家認為,這很可能誘發了羅伯特的戰爭綜合徵。而美國軍方卻認為,羅伯特患的是精神分裂症。

  根治頑症,白宮需從改變戰爭政策入手

  基於強大的社會壓力,美國政府和軍隊雖然對戰爭綜合徵遮遮掩掩,但私下裏也不得不正視它的存在,通過調整政府組織、發動社會力量、改善戰地生活條件、完善軍人醫保政策等措施,消除戰爭綜合徵的危害。

  戰爭綜合徵浮出水面後,美國政府在國防部、退伍軍人事務部悄悄建立了有關戰爭綜合徵的研究中心,為政府和軍隊制定相關政策出謀劃策;建立了財政部、國防部與退伍軍人事務部跨部門協調機制,確保有關戰爭綜合徵的研究和治療能夠得到可靠的經費保障。

  據2010年2月發佈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披露,從2010財年起,美軍已將關心軍人健康方面的總體撥款增加9%,並將建立數個與戰爭綜合徵相關的創傷型腦外傷、心理創傷中心。

  戰爭綜合徵屬於內傷,有效的治療離不開全社會的幫助。美國政府通過動員社會力量組建相應的援助組織,設立相關網站,使得任何一名戰爭綜合徵患者只要有訴求都會得到及時幫助。

  積極改善戰地生活、醫療條件,是美國政府和軍方預防戰爭綜合徵的重要措施。為避免重蹈“海灣戰爭綜合徵”的覆轍,美軍有關伊拉克戰爭醫療保障工作的一個重要變化是,對所有派往海灣地區的士兵,在進入和離開戰場時都進行醫療檢查,希望通過監控參戰人員血液指標變化,發現戰爭綜合徵的機理,實現早預防、早治療的目標。

  為了舒緩參戰士兵的心理壓力,美軍還為其前線作戰部隊旅一級的作戰單位配屬了心理治療小組,為官兵提供24小時心理輔導,隨軍牧師能夠隨直升機到前線執行“心靈安撫”任務。

  為了幫助官兵精神“放鬆”, 五角大樓于2010年發起了“向前線送健身器材”的倡議。目前,連一級作戰單位都配發有最先進的健身器材。此外,美軍還把其駐阿富汗的軍事基地盡可能建設得更加“本土化”、“平民化”、“生活化”,基地內開設了肯德基、麥當勞、蘋果專賣店、網吧、美式橄欖球場等生活娛樂設施,使參戰士兵在戰鬥之餘能夠找到“家”的感覺。

  除了做好前線參戰士兵的工作外,美國國防部還出臺完善軍人醫療保健政策、程序和計劃,積極改善傷員治療條件,確保軍人在役或退役後,享受精神保健和諮詢服務的連續性。

  上述舉措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戰爭綜合徵的危害,但無法從根本上排除疾病的困擾。自2010年以來,美軍有關“殺戮小組”、華裔士兵被虐致死以及侮屍、虐囚、殺害平民的醜聞依然不斷出現。

  實踐證明,戰爭綜合徵並不是單純的醫療問題。長期以來,美軍高層一直把戰爭綜合徵歸因于緊張激烈的戰爭環境。其實在美軍戰史上,比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殘酷的戰場比比皆是,二戰期間,美軍先後打了諾曼底登陸戰、太平洋島嶼爭奪戰等近百場大仗、惡仗,但戰爭給士兵們留下的後遺症並不像今天的戰爭綜合徵這樣具有如此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其實,戰爭綜合徵作為一種戰爭病,與戰爭的性質密切相關。正義的戰爭,能夠有效激發軍人的鬥志,一定程度上緩解殘酷、血腥的戰爭環境對軍人造成的身心衝擊。反之,非正義的戰爭會使參戰人員心存內疚,社會鄙視也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正如一位美軍高級軍官所言:“政治環境可能會增加美軍士兵的心理壓力。二戰期間,美國軍人是民眾心中的英雄,回國後受到的歡迎與支持有助於他們克服心理問題。但不論是奧巴馬宣佈結束的伊拉克戰爭,還是眼下陷入困頓的阿富汗戰爭,在美國國內都大受質疑。100個美國人中只有20人認為伊拉克戰爭打得值;而每10個美國人中就有6人反對阿富汗戰爭。回國的美軍官兵既得不到鮮花,也沒有掌聲,這讓許多前線官兵心生沮喪。”

  因此,美軍的戰爭綜合徵與美國對外政策制定者密切相關,他們必須反思動輒用兵的對外政策。軍隊只有多做有利於和平與發展的正義事業,士兵才有可能與戰爭綜合徵徹底説再見。

熱詞:

  • 綜合徵患者
  • 戰爭環境
  • 戰爭政策
  • 在役
  • 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