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鬆綁武器出口:日本或賠本賺吆喝?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8日 07: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説:日本自衛隊“秋月”驅逐艦。(圖片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秋月”宙斯盾驅逐艦、10式坦克戰車、無人偵察機……這些日本製造的先進武器裝備或許很快就會現身國際軍火市場,或影響亞太軍事實力天平、給地區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日本政府2011年12月27日拋出重磅“炸彈”,首相野田佳彥同意大幅放寬基於“武器出口三原則”的禁運政策,允許日本參與國際聯合研發(武器裝備生産項目),並可以向以人道主義為目的的行動提供裝備。

  解禁日本武器出口的禁令,經日本重工業界幾十年來的遊説和鼓吹,在2011年終於開花結果,對外出口的大門即將打開。但是,重新進入國際軍火市場,對於日本來説到底是有沒有好處?其實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然而,國際武器市場並不是聚寶盆,沒有足夠政治實力和影響力很難插手其中,特別是對於日本這樣的非正常國家,受到美國限制,對於那些小軍火商可以分一杯羹的“邪惡國家”市場也完全無法染指。

  有分析認為,日本放寬武器出口限制,為其國防承包商打開了新市場,但也引起了亞洲鄰國的警惕。日本此舉將解決軍工製造規模偏小、造價奇高的痼疾,起到“迂迴提升軍力”的作用。甚至有分析認為日本在創造時機,慢慢通過對自衛隊的改變,為走上正常國家的道路做鋪墊。

  日本鬆綁武器出口為“國家正常化”做鋪墊

  1967年佐藤內閣在國會答辯時首次提出“武器出口三原則”,即:

  1.禁止向共産主義陣營國家出口武器。

  2.禁止向國際紛爭當事國或有衝突風險的國家出口武器。

  3.禁止向聯合國決議列入武器禁運清單的國家出口武器。

  後來,這個“三原則”成為針對日本武器研製和出口的普遍性原則,不允許日本與除美國以外的國家共同開發、生産並對外出口武器。1976年,三木武夫內閣增補上述原則,實質上接近於全面禁止武器出口。

  日本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幾乎以前是發展禁止向所有國家出口武器禁令,整整堅守了四十年後突然被打破,不亞於日本內閣突然拋出了一枚重磅政治炸彈。日本政府強調,這是結合國際形勢破例修改,今後仍將遵守作為和平國家的“避免助長國際紛爭”這一理念。然而,主要裝備參與國際聯合研發將成為主流做法,很可能脫離和平國家的理念。相關內閣成員未就修改事宜展開充分討論,招致日本國內出現對鬆綁三原則過於草率的指責。

  新標準仍維持禁止向共産主義國家、紛爭當事國及聯合國決議規定的武器禁運國出口武器的三原則,同時允許日本參與同美國及友好國的國際聯合研發和生産,並允許以人道主義和構建和平為目的提供裝備。

  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解釋放寬“武器出口三原則”的理由為:受現行“武器出口三原則”影響,日本難以參與下一代戰機等國際武器的共同開發和生産項目,軍工業日趨落後。若能取消相關限制,不僅有助於日本與第三國共享尖端技術、研發投入,還將使其通過武器出口獲得鉅額收入用以國防。

  對於這樣的政策,日本國內同樣有支持有反對,保守派的報紙普遍表示支持,説這種做法對日本的防衛産業有益,對日本的國家安全也有利,但是有一些報紙也發表社論表示批評,認為日本是不是要放棄和平道路了呢,日本是不是要放棄專守防衛了呢,因為緩和這種三原則之後呢,可以説日本的專守防衛的這種政策,其實就是等同虛設。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的欲求並不僅止於此。二戰結束,日本無奈接受“和平憲法”,軍力及對外軍事行動受到嚴格限制。此後,通過打“擦邊球”,實現“軍事正常化”即在客觀上成為其安全政策之目標。共同社指出,日本近年來即借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等國際合作,令“專守防衛”政策日益空洞化。

  “武器出口三原則”依據“和平憲法”而定,卻又並非法律,解禁阻力較小。對其作出修改將推動“軍事正常化”進程,同時為進一步解縛“探路”,一舉兩得。

  北京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鴻璽認為,日本希望通過此次放寬武器出口三原則,一方面,試探美國方面的態度,另一方面造成既成事實。美國近來欲重返亞洲,需要依靠日本方面的力量。而日本雖然和美國在東亞問題上有部分一致利益,但其在長遠上還是希望能擺脫美國控制,走上擁有軍隊和政治話語權的國家之路。現在美國要和日本在東亞問題上合作,也需要日本軍事力量支持,日本則抓住時機,慢慢通過對現狀的改變,走上正常國家的道路。

  以90式坦克為例,在過去20年裏其採購總數量只有341輛,而美國M1系列坦克在十餘年時間裏生産了超過12000輛,等於是高額的研製費用和生産線費用都必須攤銷在這341輛裏,同時每年生産20輛需要的人員比起年産200輛減少得相當有限,這些都進一步導致了該型坦克的價格在1990年就達到了900萬美元,超過了M1A2坦克的兩倍。更為極端的是日本96式自行迫擊炮,該炮是在73式牽引車底盤上加裝M0-120RT迫擊炮的産物,沒有複雜的火控和炮控系統,發動機也是來自美國底特律柴油機廠的大批量型號,其價格卻超過了三百萬美元,與大部分先進主戰坦克相當。

  日本政府提到解禁理由時涉及到了軍用飛機的研製問題,軍機的研製的確是日本政府和防衛省都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作戰飛機是目前軍火市場的主力,但日本恰恰在這方面有極大短板,其在戰後沒有設計過一款主力戰機,更在四代戰機上遠遠落後於美、俄、中等國。日本在軍用航空領域的拓展可能性幾乎為零。

  有軍事評論認為,武器採購其實與政治是緊密相關的,並不是完全取決於質量和價格,而是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對於日本來説,武器出口受到的影響會更加巨大。當前,有能力大批量採購武器的國家,主要是石油出口國、巴西和印度。而這些國家的武器採購,都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嚴重影響。以海灣各國來説,沙特、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採購武器的第一選擇是美國,因為美國對於其國家安全的擔保是其生存的首要保證,軍火採購可以算是一種保護費性質,其次考慮西歐和中國,因為西歐和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有很大的發言權,對於其外交有巨大影響,而且這些客戶對於各國軍火商來説都是生死攸關的大客戶,競爭十分激烈,日本武器如果要打入這個市場,將面對美歐中在政治上帶來的巨大壓力,特別是對於美國利益的損害將成為不可穿越的障礙。

  而阿拉伯國家之外的石油輸出國,如委內瑞拉、伊朗等,本身都受到美國的敵視,進行了各種封鎖,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産品對其出口更是天方夜譚。巴西是歐洲的傳統銷售地,同時也在不斷加強自主生産武器的努力,如果日本不能承諾大規模轉移技術是不可能得到巴西合同的,日本本身的軍火技術都是依靠美國授權二次開發,不得到美國許可也是不能轉移。印度則是當今最大的軍火市場,但更是俄歐角力的重心,印度軍隊的裝備也已經基本都是俄歐制式,基本上不可能轉換為兼容日本的制式。

  實際上日本放寬武器出口,對其軍工産業幫助並不大,日本軍工産業並不會由此“重新崛起”。而日本通過此舉謀求與美國聯合研製武器裝備,參與F-35隱形戰機的研發的説法也不符合實際,因為1983年的那次修改後,日本向美國提供武器技術早已不受限制,目前日美兩國已在聯合研製標準3系列反導攔截彈。

  日本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最值得關注的是其政治影響。“武器出口三原則”與和平憲法一樣,都是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的法律保障。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實際上是日本為“國家正常化”“軍隊正常化”邁出的標誌性第一步。

熱詞:

  • 武器出口
  • 日本軍工
  • 自行迫擊炮
  • 90式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