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美專家稱中國航母雷達能追蹤上百目標 頗備戰鬥力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2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中國航母平臺第二次出海測試。

  近日,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安德魯埃裏克森就中國的新航空母艦發表了深度分析報告。報告透露説,中國首艘航母裝備了先進的雷達和防禦性武器,並不像此前所説的“只是一艘訓練艦而已”。相反,該艘航母很有可能作為未來中國航母的藍圖,設計出可以搭載中國國産艦載戰鬥機的現代化航母,並部署到資源豐富的南海和東海。本報編譯此文,僅供讀者參考。

  “瓦良格”的“龍眼”可同時追蹤100個目標

  雖然“瓦良格”號航母所表現出來的能力還處於“調整、協調的過程中”,但本質上它已經不是一艘“訓練艦”,就像美國海軍“列剋星敦”號(AVT 16)在過去幾十年所走過歷史生涯一樣。對執行作戰行動而言,這艘航母上的硬體並不需要全面升級更新,它已經安裝了一部“龍眼”相控陣雷達、新的點防禦導彈系統以及一套新的近防武器系統。有報道稱,“龍眼”相控陣雷達可以追蹤多達100個目標,同時鎖定50個交戰目標,探測目標最遠可達120公里。無論官方怎麼解釋和描述,這些因素使得該艦不僅僅是一艘訓練艦,而很可能是具備一定作戰能力的作戰航母。

  現在,該艦正在進行海試,接下來將做全面的調整和改進,並完成現代化。眾所週知,中國很有可能利用這艘航母來探索如何操控一支由與之近似的航母組成的航母艦隊。

國外網站上刊登的瓦良格海試期間的衛星圖片。

  然而,“瓦良格”號航母滑躍式甲板起飛的設計,表明未來中國航空母艦很有可能採用滑躍起飛,給在近海活動的中國艦艇提供空中支持。這一近海區域指的是整個南海和東海廣闊的海域,並且與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都有著利益糾葛。

  從“瓦良格”號本身來看,要比美國現役的核動力航母小一些,前者的排水量大約在6萬5千噸左右,而後者的排水量在10萬噸左右。與美國航空母艦採用彈射器將艦載機送入空中不同,中國的航母將採用滑躍起飛,艦首的斜坡式甲板將有助於艦載機起飛。沒有彈射器的幫助,“瓦良格”號似乎不太可能搭載對地打擊所需要的重型戰鬥機、用於情報蒐集的電子戰機或空中加油機——重新翻修利用“瓦良格”號,主要是為了將空中覆蓋範圍擴大至中國海岸以外。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國一些關於航母使用的著作保持一致,這些著作強調航母的重要性是為海軍的行動提供空中覆蓋。“瓦良格”號目前的技術現狀體現出“擴大空中覆蓋”的角色,這也印證了劉華清將軍的“近海防禦”思想。

  毋庸置疑,“瓦良格”號已經安裝了一整套遠、中、近程防空系統和強大的反潛戰武器系統。但最令人矚目的是,解放軍海軍航空兵何時將駕駛艦載戰鬥機飛上這艘航母?中國會使用殲-15戰鬥機完成一次公開的著艦試驗麼?飛機活動是擁有航母能力的根本原因,不過固定翼飛機的著艦將逐步完成。這一過程可能會出現延遲,特別是當初期的努力遇到問題時。當然,任何掌握航母操作的國家都需要熟練操作複雜的系統,這套系統包括研發、補給與後勤、訓練、空軍作戰行動、維護和人員與設施管理。

  雖説“瓦良格”號航母對中國來説並非沒有任何軍事用途,但鋻於美軍強大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問題並不是“瓦良格”號是否將在衝突中倖存,而是其是否會在海上作戰行動的第一天就被擊沉。

瓦良格號緩緩航行出大連港。

  中國國産航母已經開建

  鋻於“瓦良格”號航母翻修後的歷史意義,中國對航母建造的目的已經非常明顯。

  2011年度的“中國軍力年度報告”稱,“未來10年,中國可能會建造多艘航母。”首艘航國産航母的船體據悉已經在建,而且可能也在建造其他更多的航母。

  中國會選擇發展什麼樣的航母呢?航母越小,其能力和效率可能就越低。任何慎重尋求航母發展的國家都可能在幾個基本類型中進行選擇。

  彈射器/攔阻降落。對於遠程或重負荷的重型飛機而言,彈射器和攔阻降落索被認為是必需的。目前,中國沒有這種能力,但很可能將努力獲得這種能力,以擁有進行高強度航母行動的手段。彈射器的發展對於中國來説將是一項新的重大任務,遠比翻新前蘇聯航母更具挑戰性。必須極其精良地設計和製造彈射器,以有效地發揮艦載機功能。

  未來中國的彈射器和攔阻降落索型航母,可以搭載武備更強的殲-15戰機,很可能將配備遠程打擊武器。但是,儘管殲-15已經被改為在艦上起飛,但其機體並沒有採取強化措施以適應彈射器發射所帶來的巨大衝擊力。而且,中國能否發展艦載大型輔助作戰飛機,比如加油機和空中預警機(AEW)仍有待觀察。

  短距起飛/攔阻降落。這種設計結合非彈射、旋翼起飛——通常由滑躍起飛協助——與傳統的攔阻降落系統,以儘量增大將裝載著未用完武器和燃料的飛機“帶回來”的能力。這是蘇聯在“庫茲涅佐夫”級航母中使用的系統,因此,也是中國航母發展的起點。這種短距起飛/攔阻降落設計不能用於預警機等重型飛機起飛(只能利用彈射器彈射起飛),這使其更適用於防空或輕負載短程打擊。鋻於一般航母行動,特別是遠程打擊任務的複雜性,中國最初航母行動概念重點放在防空任務上是合理的。這進一步表明,重大打擊任務不是解放軍海軍航母最初計劃的主要優先事項。

  短距起飛/垂直降落。該設計方案主要使用的是旋翼起飛,也通常由滑躍起飛跑道協助,但飛機降落時是垂直著艦。作為一般規則,從理論上講,能垂直降落的飛機就能垂直起飛,但是這樣做的代價很高:裝載量和航程甚至會比旋翼、滑躍協助起飛還小。中國也可能在這方面有所發展,但只是作為短距起飛/攔阻降落或彈射起飛/攔阻降落的一個補充。

  要注意的一個關鍵變量將會是,中國是否會研製一款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或垂直起飛的飛機,例如媒體中偶爾提到的殲-18。中國決定在短距起飛/垂直降落航母和飛機計劃上投入大量資源,這表明中國更關注對外國港口作正式訪問、低強度作戰和非傳統安全,而不是遠離國家投射大量的空中力量。

  垂直起降。雖然偶有建議提出將該設計用於美國航母,但迄今為止,美國只將該設計用到了其兩棲攻擊艦上。與短距起飛/垂直降落航母不同,垂直起降航母不能容納任何類型的固定翼飛機,因為其船頭缺乏滑躍起飛跑道。除了海軍外交和人道主義行動、為岸上海軍陸戰隊提供近距離支援以及有限護航外,該型航母在行動上的用處很少。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中國最終是否將考慮未來較大型航母使用核動力。較之於潛艇,核動力航母受到的空間和噪音上的挑戰不是那麼緊迫。美國成功地在全球部署了多年的常規動力航母,對他們而言,常規航母相對於核動力航母有不利之處,包括航空燃料裝載能力下限較低。而且,如果兩艘相鄰的艦艇,其中一艘在進行補給,那麼另一艘就不能發射任何武器,因為發射所釋放的燃料蒸氣爆炸性和易燃性極高,安全風險很大。這樣一來,整個艦隊的作戰效率都將受到影響。

環球網圖片:在瓦良格號的甲板上停放著一輛疑似加油車的車輛。

  作戰第一天,就會被美國擊沉?

  就“瓦良格”號本身而言,獲得一艘體積相對較小、性能相對較低的航母的軍事意義有限。單獨一艘航母必將花費大量時間在港口進行維護,因此,剝奪了海軍空中力量投射的能力。即使是在航行中,“瓦良格”號也將需要一支護航和後勤艦隊提供支援和保護。然而,在與美國發生衝突時,這種保護可能是不夠的。鋻於美軍強大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問題並不是“瓦良格”號是否將在衝突中倖存,而是其是否會在海上作戰行動的第一天就被擊沉

  這並不是説“瓦良格”號對中國沒有任何軍事用途。事實上,自2008年馬英九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後,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友好關係的顯著恢復,已經降低了北京政府對台灣地區獨立的擔憂。與此同時,中國對南海提出主權要求,以及中國與外國資源和市場日益增加的糾葛,中國已開始將解放軍的國防“重心”轉到了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所稱的“中國海域外海上交通線的保護、人道主義援助/救災,以及不斷擴大的海軍外交。”

  那麼,更遠一點,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國尚不具備高強度軍事能力,而是通過和平時期部署的形式投射影響力。中國可能正在發展與這種“距離更遠、強度更低”的行動有關的海軍航空兵。

  因此,未來中國航母主要面臨五大任務:首先,是堅持中國在南海及東海等海域的主權要求;其次,是支持海上交通線的安全行動,應對低強度威脅;第三,執行人道主義援助與救災;第四,應對有可能突然爆發的臺海衝突;第五,在第一與第二島鏈之間建立海上控制。

  長期來看,航母對保護中國在西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利益至關重要。一位解放軍海軍前高級軍官曾説,解放軍海軍在近海與印度洋未來的相對優先次序難以確定,“中國永遠不會改變其防禦政策,但解放軍必須維護國家利益”。為此,中國需要在這些重要水道定期航行、保護中國船舶,一個航母戰鬥群遠遠不夠。

熱詞:

  • 瓦良格
  • 航母戰鬥群
  • 彈射起飛
  • 近程防空系統
  • 反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