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文匯報:解讀美國《網絡空間行動戰略》五大支柱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6日 15: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匯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網絡空間軍事化”不再遙遠

  ——解讀美國《網絡空間行動戰略》五大支柱

  7月14日,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威廉林恩在美國國防大學發表演説,披露了美國國防部有關《網絡空間行動戰略》的非機密部分。這是繼2011年5月美國政府通過多部門聯合方式發佈《網絡空間國際戰略》之後又一份至關重要的戰略文件,體現了華盛頓的決策者對於網絡空間戰略價值、威脅來源以及應對策略的具體看法。這一文件的出臺,將為深入認識美國網絡戰略的本質、重點及其可能對全球網絡空間産生的挑戰提供重要參考。

  林恩在講話中提及了網絡空間行動戰略的“五大支柱”也就是文件中的“五項戰略舉措”。其中第一和第二兩根支柱主要是“觀念支柱”,解決如何認識和理解網絡空間戰略的概念框架問題:美國明確將網絡空間與國防部此前關注的陸地、領空、水域以及太空相提並論,這意味著網絡空間將成為美國軍事力量在其中採取“行動”和“防禦”的一個領域,並將對美軍進行相應的組織、訓練,並配備必要的裝備。未來,“網軍”將可能和現有的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一樣,公開成為美軍戰鬥序列中的正式成員。

  同時,為了配合美軍在網絡空間的行動,國防部創造了一個新詞:“積極防禦”。根據林恩的解釋,這意味著傳感器、軟體和數字簽名等方式在“有害代碼對我們的行動造成損害之前”就“偵測”並“阻止”之。這個含糊其辭的“積極防禦”涵蓋了此前引發爭議的兩項內容:美國網絡司令部有權對境外計算機發動“先發制人的行動”,以及更加具有爭議性質的“用炸彈回擊黑客襲擊”。由於林恩使用的是無法判斷其攻擊、防禦性質的“行動”一詞,因此最極端的情況是,美國會在對其他國家採取常規軍事打擊行動之前,首先通過網絡攻擊癱瘓對手的網絡系統,從而使得對手無法通過攻擊美軍的指揮通訊控制系統以及美國國內的關鍵基礎設施,來阻滯美國的“行動”。

  第三和第四根支柱事關美軍網絡空間行動的“資源”和“盟友”。美國國防部試圖建立兩種類型的聯盟:第一種是美國國內的聯盟,它涵蓋了不同的政府部門,以及與網絡空間相關的私人公司。行動戰略強調國防部要與國土安全局等部門合作,要與從事關鍵基礎設施軟硬體生産的公司進行兼顧規範性和資源性質的合作。行動戰略特別強調指出,由於大量軟硬體産品生産過程中存在廣泛的“外包”行為,“外包”廠商的安全資質,將構成重要的關注對象。顯然今後從事相關生産的企業,無論是美國企業還是非美國企業,恐怕多少都難免以某種方式和國防部打點交道了。第二種則是國際聯盟,即美國和傳統盟友之間的聯盟。此前林恩也已經在北約峰會等場合演講過不少次,參考美國冷戰時期通過和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簽訂《五國情報交換協議》組建“梯隊系統”的先例,某種覆蓋全球網絡空間的新型梯隊系統至少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和雛形。

  最後一根支柱則是加強對前沿網絡技術的投資,這是美國網絡空間戰略的應有之義。

  儘管只是披露了整個戰略的非機密部分,但露出來的冰山一角,已經比較清晰地展現了美國國防部對全球網絡空間的戰略設想。其勃勃的野心,大概與“網絡空間軍事化”距離不太遠。但對其他國家,尤其是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註定無法被當作美國“盟友”的國家,提出了直接而尖銳的挑戰:如何看待全球網絡空間,如何看待美國公司提供的信息服務與軟體産品,美國國防部認為“外包”到其他國家的軟硬體産品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潛在威脅,那麼同樣的,由美國網絡公司生産的産品是否構成對其他國家安全的潛在損害?

  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這份戰略文件的頒布,意味著全球網絡空間某一發展階段的結束。此後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將這種主要依據單一國家利益、憑藉自身技術等領域的強勢權力塑造全球網絡空間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限制在盡可能小的範圍內?

  (作者係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

  (《文匯報》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5版:國際新聞)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解讀
  • 美國
  • 網絡空間行動
  • 戰略
  • 五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