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法治圖文 >

中國公民信息遭洩露事件頻發 相關立法亟待出臺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1日 03: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自從在一家房屋仲介公司留了手機號,北京的劉業(化名)就不斷接到各種關於租房、賣房的電話和短信。“有時我正在開會,就有電話打過來。不接吧,怕耽誤正事;接了吧,大多是仲介的騷擾電話。這樣反反復復,我都有點兒神經衰弱了。”

  近年來,個人信息遭洩露的事件頻頻發生,給許多人的生活造成嚴重困擾。近期,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新浪網,對1958人進行的在線調查顯示,86.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個人信息曾遭洩露,49.8%的人抱怨信息遭洩露已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

  是誰洩露了民眾的個人信息

  劉業已多次因個人信息遭洩露受到騷擾。去年7月,他幾乎每天都能接到某保險公司的推銷電話,最後他不得不警告對方,要再打來就報警,對方才作罷。“電話推銷員的語速非常快,只要一接電話就説個沒完。挂了電話,他們會過段時間,換個號碼再打過來。我問他們怎麼知道我的電話號碼,對方説是按手機號段隨機撥打的。但如果是隨機撥打,他們怎麼知道我的名字呢?”

  家住山東省菏澤市的馬先生也深有同感。不久前,他註冊成立了一家小公司,之後他就不斷接到各種電話,賣書的、企業推廣的、員工培訓的,甚至還有很多要求匯款的騙子。由於不方便更換已經使用多年的號碼,對於這些騷擾,他也無可奈何。

  公眾的哪些個人信息最容易遭到洩露?調查顯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電話號碼”(88.4%)、“姓名、性別、年齡等個人基本信息”(74.6%)和“家庭住址”(38.1%)。其他還有:職業和單位信息(38.0%)、身份證號(30.9%)、教育背景(15.7%)等。

  調查還發現,受訪者認為最有可能洩露個人信息的機構是“電信部門”(49.5%),然後是“需要註冊個人信息的網站”(45.2%)。其他還包括“銀行”(39.8%)、保險公司(37.0%)、房屋仲介(28.8%)、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政府部門(24.9%)、教育部門(24.3%)、市場調查公司(21.8%)、房地産公司(20.0%)等。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憲法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漢華認為,在現代社會,信息即利益。匯聚在一起的個人信息,能幫助商家預測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向消費者推銷商品,給商家帶來直接經濟收益。所以,就有人打個人信息的歪主意,通過各種渠道蒐集、販賣個人信息,從中牟利。

熱詞:

  • 立法模式
  • 中國公民
  • 立法進程
  • 個人信息保護法
  • 刑法
  • 電話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