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法治圖文 >

公安部督辦指揮破獲大案 揭地溝油流向餐桌黑幕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4日 03: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7f2dd82f5823462aa8eaa0a34730c31e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濟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車間,地溝油在這裡改頭換面變成了“食用油”。 新華社發

浙江省寧海縣一處初煉地溝油的作坊骯髒不堪。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據北京晨報報道,近日,公安部指揮浙江、山東、河南公安機關破獲一團夥生産銷售食用地溝油案件,一條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零售等六大環節的地溝油黑色産業鏈浮出水面。據了解,這也是公安機關首次全環節破獲以地溝油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這起案件也暴露了我國在地溝油監管機制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浙江煉製

  餐廚垃圾又臟又臭

  2011年3月,浙江寧海警方在“大走訪”中接到群眾舉報,發現當地有人利用餐廚垃圾等煉製地溝油。3月28日至30日,寧海警方採取行動,先後抓獲專門收購、粗煉地溝油的黃長水等六名犯罪嫌疑人。

  記者在寧海縣見到了已經取保候審的黃長水。面色黧黑的黃長水,表情顯得有些驚惶無措。

  “我原來是收廢機油的,後來改做地溝油生意。這裡一些外地人收集餐廚垃圾、掏下水道,然後做些簡單過濾和燒煉,就成了地溝油,樣子很臟,味很臭。”黃長水説。

  黃長水收來的地溝油又去了哪呢?“我收的地溝油後來賣給山東濟南的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他們説是要拿去做飼料油。”黃長水説。

  黃長水透露的一個情況引起了警方的關注格林公司的採購員在採購時要測“酸價”,而據業內人士介紹,只有生産食用油才需要測“酸價”。警方據此判斷,格林公司有用地溝油生産食用油的重大嫌疑。案件上報後,公安部高度重視,立即掛牌督辦。

  山東加工

  行動詭秘半夜出貨

  根據黃長水交待的線索,今年4月至7月,警方對格林公司展開調查。7月4日,公安部統一指揮山東、浙江等地警方協同作戰,成功搗毀濟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用“地溝油”煉製食用油的“黑工廠”,查獲非法生産線2條。

  在寧海縣看守所裏,面對記者的提問,格林公司實際經營者柳立國依然言辭閃爍。

  “我們原準備用地溝油生産生物柴油,但生物柴油沒有銷路,我們就改為生産飼料油我們廠沒有生産飼料油的資格證,屬於超範圍經營。”柳立國避重就輕地説。

  然而,格林公司真的只是“超範圍經營”生産飼料油嗎?“當時我們在格林公司周圍通宵蹲點守候,發現這家工廠戒備森嚴,工作人員行動詭秘,往往在淩晨把原料油運進來,把成品油運出去。”全程參與偵破此案的寧海民警洪聚峰説,“廠區上空飄散著生物柴油廠所沒有的油香味,廠區周圍安裝了鐵絲網和密集的閉路監控,採購、生産、銷售等不同環節的人分工嚴格,互不知曉。我們判斷裏面肯定有名堂。”

  更令人生疑的是,該公司還採取了一些反偵查措施。6月2日早上,該公司一輛運貨車駛出廠門,洪聚峰開著一輛當地號牌的普通轎車尾隨跟蹤。但洪聚峰很快發現,還有一輛轎車跟在自己後面。緊接著,運貨車沒有直接上高速,而是繞城區兜了一個圈子。當他們發現洪聚峰駕駛的車輛也跟著兜圈子時,後面的轎車上前超車,並急速向洪聚峰駕駛的車輛靠過去,企圖通過製造交通事故來判斷洪聚峰的意圖。

  “當時幸好我及時打輪,車子沒撞上,但那次跟蹤就沒法繼續了。”洪聚峰説,“後來柳立國在接受審訊時交待,每次都會派一輛車跟著運貨車,把運貨車送到高速路口才返回。由此可見柳立國‘警惕性’之高。”

  據浙江省寧波市公安局副局長王偉標介紹,犯罪嫌疑人為避諱地溝油這一“不雅”稱謂,對深加工時的油稱為“毛油”,出廠後稱為“紅油”,銷售時稱為“米糠油”“棉籽油”。在應付政府監管部門時,則稱為“飼料用油”。

  河南銷售

  自家炒菜從來不用

  根據格林公司成品油的流向,鄭州宏大糧油商行進入警方視野。7月14日,公安部指揮浙江、河南等地警方抓獲該商行負責人袁一等17名犯罪嫌疑人。

  如今與柳立國一樣身處寧海縣看守所的袁一,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

  袁一是否知道柳立國賣的是地溝油呢?“我們賣的油顏色重,有一股辣味,一看就知道與正常的食用油有差別。”柳立國説:“而且我們賣的價格是8100元至8300元一噸,正常的大豆油每噸要10000元左右。”

  “格林公司自己説賣的是米糠油、棉籽油。”袁一為自己辯解説。不過,袁一也承認:“當時我有些懷疑是地溝油,所以家裏炒菜從來不用這種油。”

  為牟取暴利,袁一把這些來路不正、自己不敢食用的油,批發給鄭州郊縣的一些糧油店,或者經灌裝零售給周邊的賓館、飯店、工地食堂、夜排檔、油條攤。警方在搜查時還發現,部分地溝油還被貼上某著名食用油品牌的商標。

  8月10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對浙江公安機關送檢的油樣出具了檢測結論,指出格林公司用地溝油生産的食用油含有多環芳烴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其中有相當部分具有高致癌性。

  “兩年不到的時間,格林公司一家就生産了上萬噸地溝油進入市場。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格林公司還有其他銷售下線,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取證。”洪聚峰表示。

  案件分析

  背後折射監管不力

  警方掌握的大量證據充分證明,用地溝油煉製食用油的工藝流程僅是簡單的物理分離。此前一些專家稱“用地溝油煉製食用油技術工藝複雜,一般人難以掌握,且煉製費用昂貴、得不償失”,是不符合事實的誤導。

  除此之外,本案背後更折射出我國在地溝油監管機制方面存在的三大問題。

  一是標準缺失。“從外觀、色澤上看,用地溝油煉製的食用油與正常的食用油很難區分。”王偉標説。

  二是監管不力。在警方偵破的這起地溝油案件中,在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零售等各個環節,我們都沒有看到有關行政執法部門的身影。

  三是出口不暢。只要有餐廚垃圾就會有地溝油,地溝油原本可以作為生産生物柴油等化工品的原料,但格林公司為什麼要用它冒險生産食用地溝油呢?“因為我們生産的生物柴油根本賣不出去。各地的加油站不收,我們的産品就沒有銷路。”柳立國説。

  權威發佈

  從重懲處犯罪分子

  記者從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獲悉,為確保食用油質量安全,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食品安全辦、公安部近日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在全國部署開展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借鑒前期公安機關偵破“地溝油”案件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針對餐廚廢棄物違法排放、收集、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多管齊下摸排梳理線索,鼓勵社會監督舉報,堅決取締非法窩點,追根溯源查清犯罪鏈條,徹底摧毀“地溝油”生産銷售網絡,依法從重從快懲處違法犯罪分子。

  會議同時提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增加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投入,在33個大、中城市開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實現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

責任編輯:邢斯馨

熱詞:

  • 地溝油
  • 資源化綜合利用
  • 公安部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