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法治圖文 >

各地“毒韭菜”頻現記者調查:低毒農藥加倍打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0日 01: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青島再現“毒韭菜”,6人因農藥殘留中毒;河南南陽出現“毒韭菜”,農藥殘留超標致10人中毒;來自泰州的1000多公斤韭菜檢測結果:農藥殘留超標高達30%。事態嚴重,當地農副産品批發市場立即對這批韭菜進行了現場銷毀……

  一直以來,“毒韭菜”似乎並未因國家對高毒農藥的禁用而斬草除根,依然一茬接一茬地冒了出來,究竟是農藥化肥使用不當還是監管檢測不力?帶著種種疑問,科技日報記者力圖以消費者的身份,探尋韭菜種植、批發銷售及檢驗檢測的全過程,以期回答“韭菜還能不能吃?”之問。

  “放心菜證書”處境尷尬:批發菜的大客戶根本不看,要看的不是檢查員就是記者

  16歲的小雪和媽媽一起在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賣菜有幾年了,她家的葉菜都是從河北香河拉來的。早晨7點鐘,小雪家的菜車前熙熙攘攘,時常有開著麵包車、小貨車或是騎著電動三輪車的買主上前詢價。

  “韭菜1塊5、香菜1塊5、菠菜1塊8”,小雪對價格捻熟於心。“你家的韭菜經過檢測了嗎?”她循聲瞟了記者一眼,抬手指向車門上的一張“放心菜證書”,答道:“今天剛發的證。”

  記者看到,這張“放心菜證書”是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有限公司蔬菜檢測中心頒發的,有效期為1天,對此,小雪回應道:“不是每天都會有人來檢測,這兩天緊點,原來幾天甚至幾週才檢測一回。”她還説,進菜時當地並沒有發檢測證。

  在小雪攤位停留的近半小時中,記者觀察,前來批發蔬菜的6位買主中,不乏一次就買走一車菜的,但沒有一人要求查看她家是否有“放心菜證書”。小雪對此倒是見怪不怪了。“這點量算什麼,我家更大的酒樓酒店客戶還有很多,從來沒人要看什麼證書的。”

  拿著從小雪家買的兩斤韭菜,記者在菜場裏轉了一圈,有證書的商戶為數不少,日期也是最新的,但證書不是被扔在地上,就是被“正面朝下”塞到了菜筐裏。

  “正經來批菜的沒人看這證,要看這證的不是檢查員就是記者。”一位菜商一語道破“放心菜證書”尷尬處境的背後隱情。

  送檢者的迷茫:下一次是否還有買到“完美韭菜”的好運氣

  有了“放心菜證書”的韭菜,到底能不能放心食用?

  幾經輾轉,記者找到了新發地蔬菜檢測中心要求檢測,在交納了20元檢測費後,記者看到,在檢測儀器旁邊的白墻上,一張“檢測注意事項”尤為醒目,上面寫道“小白菜、韭菜等葉類蔬菜農藥殘留相對較高,檢測時應特別注意……”

  一陳姓工作人員邊操作邊告訴記者,她們現在主要使用的是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依靠酶的抑制原理,主要檢測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得出檢測結果。

  很快,檢測結果出來了,陳女士指著一台機器上的小紙條説,檢測結果為0.0ppm(即百萬分之0.0)。

  面對這樣“完美”的檢測結果,陳女士笑道:“也許是你今天運氣好,買的這家的韭菜特別好。”

  看著手中的檢測合格證,記者依然不敢十分坦然地吃下手中的韭菜,這兩斤韭菜到底是不是如陳女士所説的,零殘留,特別好呢?拎著這捆“好運氣”的韭菜,記者來到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由於檢測單位並不針對個人,記者無奈地暴露了身份。4天后,檢測結果出來了,在參照《NY/T 5001-2007標準》(無公害食品蔥蒜類蔬菜國家標準),運用氣相色譜的方法進行檢測的9項農藥中,只檢測出了一種──毒死蜱,其實測值為0.018,而該項標準設定的上限為0.1。

  中心負責人呂女士表示,她們只對樣本負責,就是説,不表示同一批次的其他韭菜不會出現農藥殘留超標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檢測這兩斤韭菜,記者在該中心花費了900元(每項農藥檢測費100元)的檢測費用,這顯然不是一個普通消費者所能承受的價格,而且,當記者拿到那“完美”的檢測報告時,兩斤韭菜已經為了檢測全部被製成了菜漿。

  按照呂女士的説法,即使記者再光顧同一個攤位,也不排除可能買到農藥殘留超標的韭菜。很遺憾,記者最終也沒能品嘗到這捆“完美”韭菜。

  檢測結果完美就皆大歡喜了嗎

  “檢測結果是很不錯的,表明你買到的韭菜樣本完全達標,品質不錯,但我還是覺得你們抽檢的農藥數少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抗性分子遺傳學研究組組長、中國毒理學會生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喬傳令在看到記者拿到的檢測報告後提示道。

  喬傳令多年來跟蹤研究韭菜蟲害的防治以及農藥殘留治理工作,她推測,記者送檢的樣本很可能産自她們在香河的示範田。

  “他們收割前噴灑了我們研製的農藥殘留降解酶,這種降解酶可以將毒死蜱、甲基對硫磷等多種有機磷農藥100%降解。此外,我們治理過香河韭菜示範基地的土壤,現在只建議他們使用低毒農藥毒死蜱。同時,在示範試驗的韭菜地裏使用的毒死蜱是我們給他們選定的單一毒死蜱,不是混配的毒死蜱。”喬傳令表示,這幾年,她所在的研究機構都給當地示範戶出毒死蜱的使用經費,以保證示範田能夠按照預期設計目標,最終生長出無農藥殘留的綠色韭菜。

  喬傳令還向記者透露,開展香河綠色韭菜示範基地的工作之前,她們在對當地韭菜的檢測中發現了4種農藥殘留,其中3種超標,並有一種為國家標準不準使用的農藥品種──甲拌磷。

  喬傳令表示,在示範基地,她們需要跟蹤監測的農藥樣品至少23種以上。不僅要抽檢韭菜,還要檢測土壤中的農藥殘留。綠色韭菜示範基地需要首先治理韭菜地的土壤,使土壤無農藥殘留;在韭菜生長時需要進行綜合治理,必要時使用低毒農藥──毒死蜱防治韭菜蟲害;最後,如果韭菜在噴施毒死蜱一週就收割上市的,收割前必須在韭菜的葉面上噴施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研製的降解酶,以保證無農藥殘留。

  “我們很怕種植戶們偷偷使用其他農藥,那樣就前功盡棄了。”顯然,即使是出錢又出力,喬傳令和她的團隊依然得處處防著種植戶們使用違規的農藥灌地。

  低毒農藥加倍打 農民表示“很無奈”

  “劇毒農藥已被明令禁止,現在在韭菜種植中使用的的確是少之又少了,但是現有的生産方式決定了"毒韭菜"一時半會兒還除不了根。”山東壽光韭菜合作社會長李萬民和香河韭菜合作社會長趙文玉都是正在跟喬傳令合作的韭菜種植大戶,他們對綠色韭菜的前景並不特別樂觀。

  趙文玉表示:“香河地區種植韭菜超過3萬畝,我們也只能保證所在的合作社規範使用低毒農藥,更多的零散種植戶很難管理。”

  而據李萬民介紹,壽光地區90%以上是零散種植戶。上市前壽光市檢測中心會檢測他們種植的韭菜,但是散戶沒法保障。趙文玉説,當地不進行檢測,都是直接送到市場。

  除了難以規範管理外,兩人均無奈表示,雖然劇毒農藥在國家加大了處罰力度後,現在已經沒什麼人敢用了,但大部分種植戶對低毒農藥的大量使用,也使韭菜的品質逐年下降。

  李萬民説:“現在低毒農藥的使用很不規範,時間長了,害蟲都産生了抗藥性,很多零散種植戶只能盲目加大劑量,低毒農藥殘留逐步走高。”

  除了在用藥上的無奈外,李萬民也表示,韭菜的品種很少,更沒有可以抗蟲的新品種出來,很多時候,農民們也只能是採用最保守的方法來種植。

  一場調查下來,令記者感受最深的是“無奈”二字,“放心菜證書”遭遇尷尬處境的無奈、面對“完美”檢測結果仍不敢放心的無奈、種植戶加大用藥劑量和無好品種可選的無奈……種種“無奈”,讓記者一時間很難找到“韭菜能不能吃”的明確答案。(本報北京7月9日電 )

責任編輯:張冀文

熱詞:

  • 毒韭菜
  • 記者調查
  • 低毒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