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法治視頻 >

【我建議】大法官的民生路線圖2011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6日 21: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兩會:我建議

進入[2010大家看法]>>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四省大法官各出奇招 為“和諧司法”獻計

  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兩會特別節目《我建議》匯聚四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就如何秉承“司法為民”理念、和諧司法展示各省創新舉措,四位大法官在節目現場描繪了一副民生司法路線。

演播室現場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六統一”方便群眾 聘任“協理員”和諧司法

  “江西是革命老區,老百姓法律知識少,很多人到法院以後不知道怎麼打官司,打官司過程中有什麼問題,他們也不了解,所以我們江西法院根據司法為民的理念,根據最高法的要求,我們搞了六統一標準。”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忠厚大法官。他介紹,為使全省法院“立案信訪窗口”建設有章可循,江西高院研究制定了“六統一”規範,即統一窗口名稱、統一外觀標識、統一功能設置、統一裝備配置、統一文明用語、統一工作制度。“就像醫院一樣,到哪,什麼內科、外科就可以知道了。”

  此外,張忠厚大法官介紹,除了“六統一”規範,“司法協助網絡制度”同樣是他們實踐的亮點。“我們司法協理制度,下設司法協理員,利用我們農村調解員、村幹部,協助法院做一些工作。”張忠厚説,基層法院人手緊缺,司法協理員承擔的協助送達訴訟文書、為村民聯絡立案、預約開庭、安排就地開庭等事務性工作,以及協助法官做案件當事人的調解説服等工作,節省了大量中間環節所需要的時間,提高了基層法院服務社會改革和發展的司法效率和司法能力。在參與案件審理的過程中,司法協理員充分利用本土優勢---本地人、説本地土話、擁有本地聲望、了解本地人情、熟諳本地思維,他們協助之下的糾紛調處結果一般都有較強的案例指導作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萬名法官下訪” 把問題化解在基層

  “尊敬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羅殿龍,首先請允許我這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代表全家向您拜年,2月9號,我獲得了3萬元的社會救助,還清了一部分債務,為死者留下來的5歲的孩子買了新衣,並過上了幾年來最幸福的春節。”這是一位老人寫給羅殿龍大法官的感謝信,也是廣西高院開展“萬名法官下訪”後眾多成效的一個縮影。

  “首先我們要堅持法律的公正,同時還是要考慮國情,所以我們廣西開展萬名法官下訪。”廣西高院院長大法官羅殿龍介紹,法院下訪要帶著案件帶著問題,目的是要去了解民意,了解當事人的需求、請求、訴求,最終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減少涉訴上訪。説到這種制度的效果,羅殿龍介紹:“我們從廣西來講,我們是民族地區,又是邊疆地區,這幾年我們按照政策,調解有限,調判結合,這個政策非常有效,從某個案件來講,好像是增加了時間,增加了成本。但是從案結事了的角度來講,這個社會效果來講,還有從長期的一審、二審、再審,這個案件的減少來講,也是減少成本的。”

  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馬背法庭”到群眾中去 司法為民從行動中來

  一名法官,一匹馬,一枚國徽,這個隊伍走到哪兒,挂起國徽,法庭就開到哪兒。這種場景就是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馬背法庭”的工作狀態。“走到哪,就在那個地方,比方説走到一個牧區點,有賬篷,開庭時間挂在賬篷裏面,然後我們法官和當事人坐在一起開庭。”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梁明遠介紹,在甘肅,除了有“馬背法庭”,還有“炕頭法庭”、“田間地頭法庭”,而這種審判方式,就是著名的“馬錫五審判方式”。

  “馬錫五審判方式”是抗日戰爭時期,時任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隴東分庭庭長的馬錫五創造的走群眾路線的一種審判方式。他把群眾路線的這方針用到司法審判中,簡單地説,就是堅持審判與調解相結合,在審判中深入群眾,依靠群眾,巡迴辦案,就近辦案,方便了老百姓訴訟。如今,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繼續把“馬錫五審判方式”在工作中沿襲,堅持司法為民的工作理念。“你比如説我給你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民族地方,我們利用宗教上層有威望的一些人士來調解民間的這些糾紛案件,也起到了很的作用,我們還在巡迴辦案當中開展馬背法庭案,田間地頭的法庭案,還有炕頭法庭案,總之採取這一切方式的目的,是為了老百姓便於訴訟,解決老百姓訴訟難的問題,這個目前來看效果是非常好的。”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建立“訴訟服務大廳” 請群眾監督服務

  “百姓打官司告狀可太難了,説話頭一次和法院打交道,真是讓我不敢相信,法院居然是這樣的形象。到了高院接待室,經過一系列煩瑣的登記、搜身、安檢等手續,才最終見到了接待員,但沒成想,這位接待員手裏捧著個茶杯,慢條斯理地從裏屋走出來,站在那兒連兩分鐘都沒有,就不耐煩地打發道:你們去執行庭,這個我們不管。”2008年,一封群眾舉報信擺在了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少平的面前。

  “我的第一反映是我也要寫一封信,我寫什麼信呢,我寫給了我們全市法院院長,給我全市法院的領導幹部寫了一封信。”李少平在信中向全市法院的領導幹部提出問題,“法院究竟怎樣去滿足老百姓對法官和法院的期待與要求?”帶著這樣一個問題,天津市法院系統開始了認真調研,最終確定在三級法院都建立起規範的訴訟服務大廳。“在這個訴訟服務大廳裏,就把群眾到法院要解決問題的所有過程和要求,都能夠在這個裏面得到滿足。”

  李少平大法官介紹,在天津各級法院的訴訟服務大廳裏,群眾對法官有意見可以投訴,立案後可以領取監督卡對工作人員進行全面監督。“這個大廳建立以後,第一個確實便捷了當事人。就是我一趟能夠解決的問題,不要讓人家當事人跑第二趟。第二化解了不少矛盾,有些在訴前就能夠解決的,有的案件他通過簡易審判,甚至個別案子當庭當天就可以解決。第三有效地遏制了這種涉訟上訪的蔓延。”

  社會與法頻道“兩會”特別節目《我建議》將於3月2日至3月10日每晚19:55播出!敬請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