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湖南江西鳥類獵殺氾濫 一村可殺南遷候鳥150噸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2日 08: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0月16日網上開始流傳一部12分鐘的紀錄片,名字叫《鳥之殤!千年鳥道上的大屠殺》,拍攝者是《長沙晚報》攝影記者李鋒。16日開始上傳,截至當天下午4點,優酷網上的點擊率是20萬次。

  為了拍攝這部紀錄片,李鋒和他的同伴先後8次深入湖南省桂東縣的羅霄山脈,用鏡頭記錄了候鳥在遷徙路上遭遇的殺戮。李鋒接受記者的採訪説,這些鳥,飛得過這個山頭,飛不過那個山頭。

  全球每年有數十億隻候鳥進行洲際遷徙,8條遷徙路線中有3條經過中國。進入秋天,成群結隊的候鳥從西伯利亞、內蒙古草原、華北平原等地起飛,經東、中、西三路飛往南部地區越冬。湖南、江西等地形成了極窄“遷徙通道”,成了從中部路線南遷候鳥必經的“千年鳥道”。

  然而,這些地區大規模捕殺候鳥行為,使得“千年鳥道”成了候鳥“葬身之地”。

  李鋒向記者透露,有的村落,一年捕獲的南遷候鳥達150噸以上。

  幾百盞LED燈照亮夜空,後邊隱藏着無數打鳥槍

  李鋒,34歲,自稱照相師傅,熱心公益。早年關注的領域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去年開始,他更多的時間用來關注候鳥保護。

  李鋒説:“身邊很多環保志願者告訴我,湖南很多地方對候鳥殺戮很嚴重。此前沒有人近距離接觸和拍到殺戮場面,我覺得只有將這個場面拍到,赤裸裸地展現在公眾面前,才會觸動人心。我希望把這一現場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關注它們(候鳥)的命運,並引起政府重視,這樣才能減少殺戮。”

  第一次上山拍攝是9月21日,李鋒説,他和同伴完全被那個陣勢驚住了。

  李鋒説:“整個山頭全部都亮起來了,從來沒有見過哪個演唱會明星有過如此絢爛的燈光。一座山頭,有幾百盞LED燈,後面隱藏着的都是槍。鳥群飛過,槍聲響起。當一群鳥來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興奮了,就會歡呼起來,來了來了,一群一群,一隻一隻,放槍,槍聲不絕於耳。打到了的話,他們就發出很愉悅的叫聲。鳥應該是很悽慘的叫聲,當然我也能聽到我自己的心跳聲。”

  據李鋒説,這些人都是有專業分工的,有人打燈,有人打槍,有人找擊落的鳥,像一個組織。少的三四個人,多的十幾個人。“從那個山頭呼聲叫起來的時候,這個山頭的人就知道鳥來了,打燈的人就開始負責逗那些鳥。那些鳥飛得過這個山頭,也飛不過那個山頭。”

  開着豪車帶着美女,上山捕捉候鳥

  打鳥的人群,被李鋒歸為三類。一類是土著村民,他們上山打鳥只是為了改善伙食,他們一般拿着手電筒,設備很差。

  第二類是職業團夥,他們會霸佔一個山頭,設備非常專業,打的鳥全部用來賣的,甚至形成一條龍産業鏈;其中有一部分甚至從北到南跟着遷徙的候鳥一路捕殺。

  最讓李鋒氣憤的是第三類人。“他們是拿着獵槍過來尋樂子的,我們拍攝時經常見到挂着廣東、江西等地牌照的豪車,他們帶着美女和啤酒,提起鳥槍,撐個雨傘來體驗打獵的‘貴族'生活。他們完全把打鳥這種行為娛樂化了,他們類似於到池塘去釣魚一樣地捉這些野生鳥。我覺得非常可怕。

  李鋒説,他們一天打下來的鳥有多少,説出來,可能會嚇你一跳。

  “我看到人家打到之後,我就想今天收穫也不太多啊。他就告訴我説,在10月3號那天晚上遷徙的鳥更多,有的人打到上噸。他們指着我的車講,哪怕是大型的SUV越野車,你運氣好的話也一樣可以裝滿。”李鋒説。“你想想,一個山頭有兩三百盞燈,一盞燈代表一夥打鳥人,這個數量是難以估計的。”

  販賣候鳥現象普遍,飯店冰箱塞滿了野生鳥

  湖南“千年鳥道”上的新化、新邵、桂東等縣自古有狩獵傳統,許多人認為活鳥的血和鮮肉可以“大補”身體,因而捕鳥之風盛行。每一次殺戮結束後,扛着大大 蛇皮袋的“收鳥人”就會出現,買賣雙方以熟稔的方式迅速成交。接着,鳥兒會出現在縣城的菜市場或餐館裏,甚至是遠到廣東等地的高級酒店。

  在紀錄片裏,當地飯店的老闆正不無得意地在吃天鵝肉。李鋒説,他親眼看到飯店的冰箱裏,都是凍着的鳥。

  李鋒説:“打開那個冰櫃,老式的電冰箱,分幾層的那種,滿滿的四大臉盆全部是鳥。那個是曬乾的,老闆吃的那個是新鮮的。到了那個鄉鎮,碰巧我們走到的幾個餐館都有。”

  在桂東縣的市場裏,很多人穿梭着,提着網袋裝着的鳥在販賣。

  李鋒説:“我可以這樣形容它,類似於合法化的一個地下野生動物交易市場。因為它就在一個大市場裏面,有一條小街,每天站着十幾號人在出售野生鳥。十幾塊到幾百塊,死的跟活的價錢有區別,脖子長的跟脖子短的有別,保護級別高的跟普通的有區別。”

  李鋒説,這些人賣的明目張膽,有城管人員在旁經過,但是沒人管。他們向執法部門舉報,但是呼呼啦啦來了人後,賣鳥的先行一步,散了。

  鳥道位於“三不管”山區,取證難度大

  “我們去報案,他們也去協調,聯合執法過來了,就這個短短的過程,這些人就開始轉移了。”李鋒説,他覺得好笑的是,在山上有一個類似於候鳥保護站的地方,但是,這個地方的墻上的標語不知什麼時候被人改成“護鳥違法”,但是沒人發現,或者發現了,也沒人理睬。

  候鳥遷徙經過的地方多是深山老林、地廣人稀,很多都位於幾個縣交界的“三不管”地帶,而且鳥群經過時都在深夜。林業公安上山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打鳥人一見動靜立馬逃走,山區那麼大,根本找不到人,更不用説抓到證據刑拘了。

  一個村,一年捕獲南遷候鳥達150噸

  全球每年有數十億隻候鳥進行洲際遷徙,8條遷徙路線中有3條經過中國。每到這個季節,成群結隊的候鳥從西伯利亞、內蒙古草原、華北平原等地起飛,飛往中國南部地區越冬。地處中部地區的湖南、江西等地形成了極窄的“遷徙通道”,成了從中部路線南遷候鳥必經的“千年鳥道”。

  然而,這些地區大規模捕殺候鳥行為,使得“千年鳥道”成了候鳥“葬身之地”。

  李鋒向記者透露,有的村落,一年捕獲的南遷候鳥達150噸以上。

  李鋒説,據他了解到的情況,不僅湖南,捕鳥在其他地方,同樣存在。“我們跟全國鳥類遷徙道路的一些環保志願團體跟志願者都有一些聯絡,有的情況其實比湖南還惡劣,只是沒有曝光而已。洞庭湖棲息地、鄱陽湖棲息地,有1/3、2/3的鳥都死在那個路上。”

  2004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對捕殺、出售、收購、運輸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處罰,情節嚴重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湖南在候鳥遷徙必經“鳥道”上建首個“聯防組織”

  位於我國候鳥遷徙中部路線必經的一條“鳥道”上的湖南省新化、新邵、隆回三縣近日簽訂“候鳥保護聯防公約”,標誌着三地建立起聯合執法、聯合建設、聯合宣傳的聯防機制。

  由於特殊的地勢,位於我國中部遷徙路線上的湖南形成了“西線”和“東線”兩條極窄的候鳥遷徙通道。

  據林業部門介紹,新化、新邵、隆回三縣交會的“邊界地點”位於湖南境內的“西線”通道上,長期以來,由於各自單兵作戰,打擊非法捕殺候鳥者出現“東邊打往西邊跑”的現象,非法捕殺活動屢禁不止。

  “建立首個聯防組織就是為了形成合力,相信這個機制能進一步遏制非法捕殺候鳥的行為,也為候鳥通道位於邊界的其他地區提供經驗。”湖南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周樹懷對記者表示。

  據悉,邊界地區候鳥保護極易成為違法獵鳥者的“聚集地”,一直是林業部門工作的難點。

熱詞:

  • 演唱會明星
  • 山頭
  • 千年鳥道
  • 西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