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香港作家評莫言獲諾貝爾獎:不忘本令人感動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2日 19: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 香港10月12日電題:香港作家評莫言獲獎:不忘本令人感動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作家葛亮12日來到大學圖書館,發現莫言的書突然間全被借光,不禁莞爾一笑。“講當代文學、小説寫作,怎麼可能繞過莫言呢?他在我的課上一直佔重要位置。”他説,不會因為莫言獲獎做應景的事。

  不過,這次可能不同——莫言創造歷史,成為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首位中國籍作家。

  港作家創作受其影響

  葛亮尊稱莫言為“老師”,坦言受到他的“紅高粱敘事”影響。他兩、三年前曾就“故鄉”主題與莫言做公開對談。“一個作家,無論走多遠,都不會忘本。莫言幾十年的寫作證實這一點,令我非常感動。”

  莫言的作品以鄉土題材居多,生活在香港大都市中的讀者閱讀起來會不會有障礙?“他建構出一個世界是你沒有生活經驗的,但他説服你去欣賞,我覺得這才是一個作家功力的體現,”葛亮説,“作家不能為了別人怎麼看去寫作,莫言向我們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一位作家獲得國際性文學獎項,一時間引發各種爭論。葛亮不認同莫言作品題材單一的説法,“《紅高粱》寫酒神精神,《生死疲勞》以章回體小説形式寫六道輪迴,雖然都是‘鄉土',但是多維度的‘鄉土'。”

  香港小説家、文化評論人潘國靈則坦承,莫言的作品讓城市人有些距離感,但正是那種非東方主義、非異國情調的鄉土氣息讓西方讀者感興趣。他又指,莫言多年來澎湃的創作力,讓他反思何為“一代人的書寫”,以及如何結合自身苦難與現代表現手法。

  “絕對有理由獲諾獎”

  記者採訪的幾位香港作家,對莫言獲獎均未感到驚訝,不約而同説“實至名歸”。香港文化評論學者馬家輝認為,莫言的成就在中國屬於大師級,在華文文學中亦享有地位,絕對有理由獲諾獎。

  事實上,香港不乏欣賞、推崇莫言的人。2005年,香港公開大學向莫言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當時他自言惶恐有愧,稱“為了溫飽才開始寫作”;2008年,他憑藉《生死疲勞》摘得由浸會大學主辦的“紅樓夢獎”桂冠,贏取30萬港元獎金,為全球華文長篇小説獎項中最高獎金。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明報月刊》總編輯潘耀明與莫言自上世紀80年代起就有來往,並曾請他來港參加論壇。他最推崇莫言早期作品《豐乳肥臀》,高度評價其將中國社會人性弱點、政治陰暗面、社會醜陋滿展示出來,有思想深度且批判性很強。

  接受記者訪問時,他笑言,從內地“大家?紅河”文學獎,到香港“紅樓夢獎”,再到諾貝爾文學獎,莫言已將“三高”收入囊中。

  中國文學繁榮受矚目

  但是,潘耀明隨即引述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的話説,這一獎項不是選“世界冠軍”,莫言獲獎顯示出西方文學界已注意到中國當代文學繁榮的現象,因此令人振奮。

  他指,全世界對華文、華文文學越來越感興趣,在這個大環境下,中國作家獲國際性文學獎也會越來越多。他説,韓少功、王安憶、賈平凹等莫言的同輩作家均取得相當成就。

  潘國靈相信,諾獎效應勢必刺激莫言以至同輩作家的作品銷量。至於西方讀者對中國文學的熱情持續度,他卻抱懷疑態度,“中國作品內容較深,始終同村上春樹等人的風格不同,翻譯很難原原本本傳達。”

  葛亮亦指出:“如果一個諾貝爾文學獎,提升了普世讀者對中國文學的興趣,才是最大意義所在,尤其在香港這樣文學式微的環境裏。”

熱詞:

  • 莫言
  • 香港作家
  • 香港公開大學
  • 香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