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湖南縣長承諾四不:不偷懶不貪錢不貪色不整人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1日 02: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承諾‘不偷懶、不貪錢、不貪色、不整人'……”這是湖南省祁東縣政府縣長雷高飛在一份萬言述廉書中的幾句話。縣長公開承諾“不貪錢、不貪色”的做法經網絡披露後,立即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被認為“拿底線出來承諾,很雷人”(4月20日《法制日報》)。

  A “四不”是空話 當然聽著“雷”

  作為基層公務員,作為有著十多年網齡的老網友,筆者認為,在目前權力缺乏有效約束和監督的大環境下,縣長的公開承諾遭到公眾的質疑其實是必然結果,是一種正常現象,並非公眾焦慮。因為權力缺乏約束下的領導幹部的“四不”承諾本身就是一句空話,是領導幹部挂在嘴邊的口頭禪。

  翻看廣大被查出的腐敗官員曾經的講話稿,我們不難發現,所有腐敗官員都做過述廉報告,很多腐敗官員都做過類似的“四不”承諾,都表示自己不會腐敗,但是,不少人在主席臺上做反腐倡廉報告,大談特談頻繁談幹部清廉,但是下了主席臺就大搞腐敗,猛收賄賂。

  另一方面,縣長作出的“四不”承諾,攪動公眾的神經,主要是很多人把縣長的“四不”承諾在當下語境下,解讀成現在有很多官員是“偷懶、貪錢、貪色、整人”的官員,這是很多人對“四不”承諾的理解,所以才氣憤。

  事實上從深層次角度説,領導幹部是否清廉,是否符合公眾的期待,關鍵不是看領導幹部發表了什麼內容的述廉報告,也不是靠幹部自身公開做承諾,靠自己的道德自我約束,而是要靠制度監管,要制度約束。因此,筆者認為,與其讓領導幹部作出一些沒有實際意義和任何約束力的承諾,不如完善制度,對領導幹部的權力加強約束,加強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只有領導幹部的權力遭受約束和監督,即使不承諾,不發表述廉報告,也不會或者很少會發生腐敗行為。相反,權力不受約束,無人敢於監督,領導幹部任何承諾都只能是空話,不能當真,腐敗的發生只是時間問題。

  (安徽 何勇)

  B 對官員來説,四不的“底線”並不“低”

  雷縣長的“四不承諾”收穫了一些贊同之聲,但反對聲顯然更多。這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完全可以想象,假如雷縣長的述廉書中儘是些諸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類的高調之辭,官話、套話連篇,同樣會遭人詬病。姿態太高了會讓人覺得很虛偽,而姿態太低了又被人視為“作秀”,“官員公信力下降得很厲害”,那麼,這中間的平衡究竟該如何把握,才能讓人接受呢?

  “不貪錢,不貪色”,固然是為官者的底線要求,是“每個公務員都必須做到的”,但我不認為這是每個公務員尤其是身居官位者都能做到的,甚至可以説對不少官員而言,這其實是很高的要求。人都有慾望,對於金錢與美色的追求,其實是人性的一種本能。官員異於普通民眾或者説最危險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手中掌握著一定的權力,這種權力在得不到有效約束的情況,很容易兌換成某種利益,更重要的是,權力的周圍會有各種各樣的有形無形的誘惑。這是任何時代、任何社會中為官者都需要面對,但一直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與所謂的“公信力下降”其實並沒有什麼本質的聯絡。某種意義上説,“不貪錢、不貪色”雖是底線,但這個底線其實並不低。

  事實上,在筆者看來,官員需要承諾以及能夠承諾的,恰恰就是這樣一種底線。一方面,底線是清晰的,毋庸置疑的,易於內外部監督的實行。現實而言,我們從來不缺少喜歡唱高調,動輒做出這樣那樣動人承諾的官員,缺的正是這種謹言慎行,説大實話的官員。然而諷刺的是,越是高調、浮誇的官員,越是容易獲得官名,越有可能受到重用。

  (雲南 吳龍貴)

  C 增加能見度 才能消解“逢官必疑”

  “逢官必疑”似乎成了近年來坊間輿論的一種傾向,對於這種習慣性質疑,本人雖不贊成卻又能夠理解。

  就祁東縣縣長雷高飛而言,如果他所作的《述德述職述廉報告》內容屬實,那麼我認為他算是一個好官。不説別的,他任職4年來清理“吃空餉”人員726人次,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當然,對於“逢官必疑”的輿論傾向,我又能夠深切理解之——“想到廣西還有700萬人沒有脫貧,我這個當主席的覺也睡不好呀!”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原主席成克傑的動人話語;“要過好金錢關、美色關、權力關,要知足常樂,安於清貧,做好工作。”這是浙江省原紀委書記王華元的“諄諄”教導;“為了報答黨,報答阜陽人民,我在工作上是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的。”這是安徽省阜陽市原市長肖作新的自我評價;“我要做一個清廉的市長,不留敗筆,不留遺憾與罵名。”這是深圳市原市長許宗衡的公開承諾……可以想象這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給民眾心理造成了怎樣的衝擊和傷害。

  由此觀之,縣長承諾“不貪錢色”引起爭議,一點都不奇怪,説到底還是因為官員群體的公信力不高。要消解“逢官必疑”的情緒,一方面需要普通民眾一分為二地看待官員群體,要相信好官的存在,相信很多官員正在努力做一個好官,而對於官員的承諾,不妨聽其言、觀其行。另一方面,為官者要理解民眾“逢官必疑”的情緒,並將之作為一種鞭策,只要好官越來越多,“逢官必疑”自然會消解。更重要的是,要健全民眾監督官員的機制,增加官員的“能見度”,以公開透明贏得民眾的信任——想想看,如果人們能夠通過各種途徑知曉雷高飛縣長確實做到了“四不”,想必他的承諾就不會引發爭議,而只會收穫掌聲。

  (浙江 晏揚)

熱詞:

  • 底線
  • 四不
  • 逢官必疑
  • 領導幹部
  • 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