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空中救援5分鐘送達重傷者 立體救援具雛形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8日 02: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直升機救援。

“車禍”發生。

消防破拆。

現場急救。

轉運傷員。

  空中救援

  “報告!亦莊新鳳河博興三路發生車禍,目前傷亡人數約10人,中心已啟動應急預案。現已派6輛救護車趕往現場,但道路擁堵嚴重,救護車無法通行,請求直升機增援,報告完畢!”

  昨天上午,在急救、交警、消防、巡警聯手配合下,120急救直升機成功將1名“重傷員”運送到同仁醫院南院區。首次四台聯動演習,配合空中救援,標誌着本市城市立體救援體系已初具雛形。

  >>地面

  15分鐘清理完現場

  上午10點55分,記者在位於亦莊經濟開發區的“車禍現場”看到,“事故”中,一輛中巴車與小轎車相撞,造成4人重傷、6人輕傷。小轎車內,駕駛員已經趴在方向盤上;中巴車內,有的“乘客”頭部受傷,有的腿部受傷……120急救人員接到求助後,立刻與110、122、119聯絡,請求協助救援。

  隨後,120、122、119、110救援車風馳電掣般抵達現場。交警立刻投入到疏導交通和外圍警戒工作中;警戒線內,消防救援人員利用破拆工具解救被困在駕駛室內的小轎車司機。

  11點10分左右,除一名重傷者報告“死亡外”,其餘9名傷者按照傷情輕重,分別被抬至120支起的不同顏色標記的檢傷分類區域中,接受包紮、輸液、清創等現場緊急救治。

  >>空中

  5分鐘送達重傷者

  為將轉送重傷員的時間縮到最短,地面救援的同時,120急救人員同時向市衞生局申請啟動直升機救援預案。接到命令後,直升機從八達嶺機場緊急起飛,25分鐘後飛抵現場,降落在事發地20米外的空地上。

  隨即,120急救人員把一名重傷員送上直升機。不到5分鐘,直升機抵達4公里外的同仁醫院南院區,降落在醫院內的專用停機坪上。其餘的輕傷員也通過陸路轉運到位於亦莊的同仁醫院南院區。

  北京急救中心負責人表示,交通事故往往造成道路擁堵,延誤搶救重傷者的時機,這時直升機救援是唯一能及時、快速將危重患者送往醫院的有效途徑。此次演習是國內首次在中心城區舉行的直升機醫療救援演習,演練直升機為首航直升機通用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的AS350B3機型。

  >>展望

  立體救援初具雛形

  北京市衞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本市實現四台聯動以來,首次在城區進行聯手協作演習,為今後在大型突發事件中快速有效救援積累了實戰經驗。這意味着,本市城市立體救援體系已初具雛形。

  記者獲悉,市紅十字會999急救中心今年1月曾從張家口轉運了一名滑雪受傷的5歲外籍男孩進京。

  今後,120、999兩大急救體系將在遇到重大突發性事故或急救車輛難以抵達現場時,啟用包括有直升機參與、巡警配合、交警開路、消防支援的綜合性救援方案,受傷的患者將就近送到大型醫院,如果病情危重,則將直接由直升機送抵城區內的大型三甲醫院。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范達介紹,目前北京急救中心已在本市建立了9個備降點,其中包括北京同仁醫院南院區、北京老年醫院、北京地壇醫院等醫療機構,也包括朝陽公園、海淀公園等一些城市緊急避難場所。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李秋萌本版攝影本報記者王海欣

熱詞:

  • 北京
  • 空中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