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黑龍江省委書記吉炳軒:民生為大民生為重民生為先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9日 04: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們一定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合理統籌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不動搖,把握好民生工作的力度、節奏和速度,多幹打基礎、利長遠和促發展的事情,努力把財富的蛋糕做大,讓龍江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2008年以來,黑龍江省始終堅持民生為大、民生為重、民生為先。截至2011年末,全省累計直接民生財政支出4404.1億元,佔一般預算支出的52%,民生領域投入越來越大,群眾得到實惠越來越多。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科學發展的實踐中,黑龍江形成了怎樣的民生工作新格局,取得了哪些成效,有什麼重要啟示?就此,本報記者專訪了黑龍江省委書記吉炳軒。

  “千方百計擴大群眾就業渠道,努力做到民有其業”

  記者:就業是民生之本,黑龍江是如何應對就業壓力的?

  吉炳軒:就業是民生的頭等大事。解決就業問題,根本途徑還是發展經濟。近些年來,我們不斷拓寬就業渠道,針對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較多、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較大的突出矛盾,積極推進“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通過發展經濟來擴大就業容量,保持了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我們大力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扶持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服務業和中小企業,通過壯大産業來創造就業崗位。我們紮實推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出臺專門文件,並啟動創業型城市試點工作,對創業企業實施“四放寬、兩減免、兩補貼、一貸款和五服務”扶持政策,共為13.5萬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7億元,通過創業和自謀職業新開發就業崗位47.5萬個。我們切實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出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規定,積極開展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切實做好困難人員就業再就業援助,著力消除零就業家庭,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千方百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做到民有其得”

  記者:黑龍江低收入群體比較多,這幾年是如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

  吉炳軒: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農民、石油工人、林業工人、農墾職工、裝備製造業工人以及離退休人員等六大群體是黑龍江社會的主體,曾為共和國建設、改革和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但他們所得收入與所付出的勞動很不相稱,使這些勞動群體儘快富裕起來、過上好日子,是我們的工作重點,也是社會安定的根基。我們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各級財政及企業盡力籌措配套資金,徹底解決了歷史拖欠職工工資的老大難問題。我們紮實推進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進一步加大企業工資調控力度,嚴格執行企業最低工資標準,著重提高低收入群體實際工資水平,確保了勞動報酬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我們切實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完成150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任務,110多萬農民走上脫貧致富道路,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0.6%。我們積極拓寬群眾增收渠道,通過擴大經營性收入、增加財産性收入、發展勞務性收入等途徑,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2011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6元,比2006年增長7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591元,比2006年增長1.1倍。

  “千方百計解決困難群體生活,努力做到民有其保”

  記者:社會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社會運行的“穩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調節器”,請您談談取得了哪些成效?

  吉炳軒:社會保障是改善民生的關鍵環節。社會保障作為國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對於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體差別,縮小各類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緩解各類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我們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努力讓人人享受基本生活保障。我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作用,每年集中解決幾個重點問題,基本實現社會保障城鄉統籌和應保盡保。截至去年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全省70.4%的農業人口,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99%。我們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各項保障指標均較以前有明顯提升;我們切實完善社會救助機制,城鄉低保實現動態管理下應保盡保,90%以上市(縣)取消醫療救助起付線,貧困群眾取暖救助、用電補貼以及教育救助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實。

  “千方百計改善城鄉居住環境,努力做到民有其居”

  記者:近幾年黑龍江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突出亮點體現在哪些方面?

  吉炳軒:優化城鄉居住環境是改善民生的務實之舉。近幾年黑龍江的變化是實實在在、有目共睹的,不僅城市在變、農村在變,而且墾區在變、林區在變,城鄉共同發展,面貌日新月異,廣大群眾生産生活更加舒適、更加整潔、更加便利。亮點之一,城鄉住房條件大幅改善。我們大規模實施“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全省累計投資2753.8億元,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66.9萬套,完成泥草房改造90.2萬戶,惠及城鄉群眾306.3萬戶,工程總量、開竣工率、惠及群眾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亮點之二,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備。我們紮實做好城市供水、供熱、供氣和污水、垃圾治理工作,著力提高城市供水普及率、集中供熱普及率、供氣普及率、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累計投資458.1億元,建設“三供兩治”項目503個。亮點之三,城鄉一體化發展快速推進。我們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典型,大力推進小城鎮及旅遊名鎮建設,一座座現代化小城鎮、一個個小康村如雨後春筍般興起。

  “千方百計滿足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做到民有其樂”

  記者:如何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在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方面有些什麼好的做法?

  吉炳軒: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著眼于解決社會發展滯後於經濟發展的矛盾,必須堅持統籌兼顧,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努力促進社會事業優先發展、加快發展、均衡發展,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加公平正義的基本公共服務。我們進一步加大教育薄弱環節投入,城鄉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我們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實現全覆蓋,全省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達25元;我們進一步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專題召開省委全會研究部署,深入實施文化改革發展“八大工程”,以抓工程的方法全面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精品力作競相涌現,文化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

  “千方百計加強創新社會管理,努力做到民有其安”

  記者:怎樣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有何舉措?

  吉炳軒: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條件。我省企業轉制晚、歷史欠賬多、社會負擔重,維護社會穩定任務十分重要、十分繁重。我們全面推進決策風險評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特殊人群救助、互聯網監管、基層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顯著提升;我們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著力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全省縣(市、區)全部建立調處中心,1278個鄉鎮(街道)和8471個行政村建立調訪辦公室,及早發現、一線調處、就地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我們全力抓好安全生産工作,突出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加強煤礦、交通、消防等專項整治,嚴肅追究安全生産事故責任人,安全生産形勢持續好轉。我們不斷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連續六年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省份。

  我省作為欠發達地區,民生工作底子薄、欠賬多,還存在著城鎮居民收入增長不快、社會保障標準不高、城鄉公共資源分配不均、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等問題。我們一定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合理統籌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不動搖,把握好民生工作的力度、節奏和速度,多幹打基礎、利長遠和促發展的事情,努力把財富的蛋糕做大,讓龍江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熱詞:

  • 科學發展觀
  • 大調解
  • 城鎮就業困難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