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民日報:同心協力建設新舟曲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5日 04: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b19d50d8135b47ef810001fe0dfa261c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央視網消息:舟曲災後重建工作實施已近兩年。兩年裏,成千上萬的建設者們為新舟曲的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中間有從甘肅各省直單位抽調的幹部,有參與舟曲援建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也有走出傷痛重建家園的舟曲群眾。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嶄新的舟曲呼之欲出。

  前方指導小組:災後重建的總調度

  搶險救災一結束,甘肅省就積極與國家有關部委銜接溝通,開展了重建規劃編制等各項前期準備和基礎工作。考慮到甘肅省的實際情況和舟曲的特殊困難,國務院決定將舟曲災後恢復重建規劃上升到國家層面組織開展。

  甘肅省政府專門成立了由省長助理夏紅民任組長、由各省直單位抽調的優秀幹部組成的舟曲災後重建前方協調指導小組,作為現場指揮調度機構。在舟曲施工第一線,這個前方協調指導小組就像整個重建工作的大腦中樞,讓各單位都能充分發揮作用,又好又快地完成重建工作。

  在舟曲,僅峰迭新區1.2平方公里的施工現場,就有37家施工單位、86個項目施工建設。“我們的工作就是監督、協調、指導,儘快消除施工中的各類‘梗阻',保證重建工作按期完成。”夏紅民説。作為組長,舟曲災後重建之初,他每個月都要在舟曲住25天以上。

  在舟曲災後重建前方協調指導小組辦公室,小組常務副組長任燕順給記者看了厚厚的一沓材料,每一份都記載著他們已經處理過的問題。“這些文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自從災後重建工作啟動以來,幾乎每天都有需要協調的事情。只要施工中遇到了問題,我們都會幫大家去協調,如果施工進度或者工程質量有問題,我們也會立即督促施工單位整改。”

  任燕順説,因為有這個“前方指揮部”的統籌安排,效率和質量有了保障,真正實現了“科學重建”。

  任燕順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羅家峪,泥石流衝下來的3萬多方土一直堆在新蓋好的居民樓前,很不美觀。而由於這些土在國土廳和建設廳援建的項目之間,兩家單位都沒有義務清理土堆。經過討論,他們發現在峰迭新區施工的衛生廳和交通廳正好需要買土進行工地回填。於是,3萬多方土被運到了需要的地方。原來的小土丘經過平整,成了一個可供市民休閒納涼的小廣場。

  省直援建單位:務必讓災區人民滿意

  在舟曲災後重建過程中,重點基礎設施、災害治理、公共服務共43個項目分別由建設廳、交通廳、水利廳、國土資源廳、教育廳、衛生廳6個甘肅省直廳局對口援建。負責這些項目的建設者們從開工之日起就一直駐守在舟曲,為災後重建盡心竭力。

  記者驅車前往三眼峪泥石流災害治理工程施工現場,一進小眼嶼,車就一直在急轉彎。這種路真不是一般司機能開得了的。可是該工程的副總指揮王進聰告訴記者,小眼嶼的這條路被他們叫做“高速公路”,如果是去大眼嶼,每個彎道都要先倒一下車才能轉過去。急轉彎連著急轉彎,往下看是萬丈深淵,這樣的路他們每天都要往返好幾次。

  王進聰説,施工過程中最讓他挂心的就是安全。施工工人告訴記者,只要一下雨,不管多晚,他們都會接到王進聰的電話,詢問溝內的情況。令人欣慰的是,重建工程自始至終沒有出現過安全問題。“每修完一座壩我就舒一口氣,現在工程已近尾聲,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了。”王進聰説。

  在交通廳的施工現場,項目辦副主任兼總工程師李淵有一句座右銘:“寧為惡人,不為罪人。”他説,“我是總工程師,要對工程質量負責,務必要讓舟曲人民滿意!”

  舟曲縣城到峰迭新區的路,是關係到舟曲人民幸福生活的一條路。在質量控制方面,李淵堅持就高不就低,對於施工過程中不達標的地方,堅決予以修正或者責令返工,因此也得罪了施工單位的一些人。“我手機曾收到過人身攻擊和謾罵的短信,但我想得開,只要工程做好了,這都無所謂。現在工程進展順利,許多項目已經完工交付使用,我感到很欣慰,很高興。”

  這些建設者們為了舟曲美好的明天,別離妻兒父母,有的甚至因為施工永遠地失去了盡孝的機會。甘南供電公司黨委書記李曉怡從搶險救災開始就一直駐守在舟曲,得知母親病重,他連夜趕回,但還是沒能見到最後一面。處理完母親的後事,他又匆匆回到施工現場。他説,“不管是搶險救災還是電網重建,電力就像啟明星,始終應該走在最前面,才能保障救災和重建工作的有效開展。”

  不屈的舟曲人:走出傷痛,重建家園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與此同時,不屈的舟曲人也在奮力重建家園。

  在“88”泥石流災害中,藏族青年職工楊桑傑的家被洪水沖走,但他強忍悲痛加入了搶險救援工作。舟曲災後交通重建工程中,他負責的徵地拆遷工作是矛盾的焦點。雖然常常受到誤解和委屈,但他在工作中總是保持著微笑,用他自己的話説,“只要徵遷工作搞好,有人罵幾句沒有啥。”正是以這樣的態度,他一次次解決了徵地拆遷中的難題,“現在我們和有些農民還成了朋友,路上碰到了都會打招呼。”

  災後的舟曲不僅僅需要工程建設者,還需要心理上的撫慰者。楊延玉是城關一小的副校長,也是一名心理輔導的骨幹教師。兩年來,她不但通過每月一次的培訓學到了許多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還在中華慈善總會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幫助下,在城關一小建起了一個心聯小屋。“這是我們學校的心理輔導室,我想儘量營造一個溫馨的環境,用學到的心理學知識去幫助那些在災難中心靈受到創傷的孩子們。”在舟曲,像楊延玉這樣的心理輔導骨幹教師已經有43名。

  在舟曲,曾被泥石流夷為廢墟的三眼峪和羅家峪現在已是一片綠地。在清理廢墟、更換了土壤之後,舟曲縣林業局在這裡種上了經濟林。“我們種了300畝核桃、梨、蘋果、杏、石榴和桃。种經濟林不但能起到綠化和保護生態的作用,還能為農民增收,一舉多得。”舟曲縣林業局局長王軍説,“這部分資金全部是縣上自籌的,按計劃今後這些經濟林將交給群眾去管理,也讓百姓獲益。”

  ……

  在這片飽經磨難的土地上,這些讓我們感動的人和事必將被銘記。 (文字來源:人民日報)

熱詞:

  • 舟曲
  • 重建
  • 災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