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家貧困縣斥鉅資搞教育 學生陸續回流鄉鎮學校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0日 18: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像是換了個劇本,發生在吉林省通榆縣的生源爭奪故事全反了。

  在學生都往城市學校、名校擁擠的時代,連續4年,通榆縣在城區就讀的孩子,陸續返回鄉鎮學校。

  “逆流”之後帶著點揚眉吐氣,鄉鎮學校的校長們驕傲地宣佈:“現在農村校長也敢和縣城校長叫板了!”

  而在這股“逆流”背後,實質卻是教育的核心——公平。只有實現了真正的公平,一些我們天天挂在嘴邊説,卻總也解決不了的所謂“難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逆流”來襲

  7月初,臨近學期末這幾天,不少家長走進吉林通榆縣邊昭學校校長劉顯傑的辦公室,諮詢如何辦理返鄉上學手續。“現在已經有十幾個農村學生回流了,下學期估計又要來幾個。”劉顯傑説,這幾年學生數只增不減,他這個校長終於不用再為生源操心了。

  邊昭學校距離通榆縣城25公里。以前,學校只有一排瓦房,缺少教學器材,更缺老師,一個老師教幾門學科的情況非常普遍。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城裏的學校成為家長們的首選,一些家長為了照顧孩子,專門在城裏找份工作陪讀,多數家長只能把尚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讓他們獨立生活。

  這些早早離開父母的孩子,顯然對此沒有心理準備。鐵西村村民王淑華記得,外孫每次回家總是灰頭土臉,一到星期天臨返校的時候,外孫就哭鬧著不肯上學,她只能拿著一包零食使勁哄,“好好上學,將來考上大學,別紮根農村了,這地方不下雨就吃不上飯。”

  2008年,縣裏多方籌措資金740萬元,新建邊昭學校的教學樓和宿舍樓。四層教學樓在沿街低矮民房的襯托下格外顯眼。學校實驗室、微機室、圖書室、音體美器材一應俱全,冬天供暖有了鍋爐,而不是以前各個教室燒煤球,嗆得滿鼻子灰。

  家長們也注意到了鎮上的新地標,時不時過來看看。經歷了生源逐年流失的無奈後,劉顯傑終於有了底氣,“我們現在的辦學條件超過城裏。”

  新學校吸引了在城裏求學的學生,邊昭學校的學生總數逐年增加,從過去的900多人遞增到現在的1100人。

  去年,王淑華把外孫從城裏接回來讀書,新學校不僅不收學費,還提供免費營養餐:一個雞蛋和一包牛奶。外孫再沒因上學與王淑華鬧過。這個只有10歲的小男孩發現,學校微機室裏的電腦竟然比城裏學校還多。

  邊昭學校的學生回流故事,同樣發生在通榆其他鄉村學校。通榆縣教育局局長張興邦説,通榆縣2006年提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重點解決城鄉教育均衡問題,讓農村學生能就近接受優質教育。”

  之後,通榆縣實施規模化辦學,整合教育資源,減少了16所中心校,村小和下伸點由原先的384個減少到37個,集中資源建設鄉鎮中心校。

  “縣裏規定城鄉校舍統一標準,但新建的鄉鎮學校普遍比城裏學校條件好,樓房比城裏新,配套器材也比城裏好。”通榆縣教育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公室主任馬連江説,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改善後,從城裏返鄉就讀的學生逐年增加。

  現實的經濟壓力也迫使家長在城鄉之間做出選擇。王淑華説,城裏學校雖不收擇校費,但外孫每年學費和吃住開支總共近萬元,“抵得上一年種地的收入。”然而,在鄉鎮中學,即使吃住全算上,一年的支出也不足兩千元。

  通榆縣教育局基礎教育辦公室主任刁恩波介紹,這幾年來返鄉的學生累計達到383人,其中小學生317人,初中生66人。

熱詞:

  • 鄉鎮
  • 辦學條件改善
  • 學生總數
  • 通榆縣
  • 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