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湖南年輕幹部短缺 35歲以下縣處級幹部僅1.35%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5日 01: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湖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抓緊抓好培養選拔年輕幹部這項戰略工程

  ——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林武答記者問

  本報記者 孫敏堅

  年輕幹部是黨和國家幹部隊伍的生力軍,肩負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歷史重任。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如何加快培養造就一支德才兼備,能夠擔當湖南科學發展、富民強省重任的年輕幹部隊伍?近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林武。

  培養選拔年輕幹部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記者: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強調,“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年輕幹部,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繼往開來、薪火相傳的根本大計”。請問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對於湖南來説有什麼特殊的現實意義?

  答: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培養選拔年輕幹部關係黨的長期執政、關係事業永續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湖南歷來是人才大省,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質的領導人才,在培養選拔年輕幹部上有著光榮的傳統。然而,從近期的統計數據來看,我省的年輕幹部隊伍現狀不容樂觀。

  今年3月,我們對全省幹部年齡情況、部分省直單位和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年齡及相關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在全省鄉科級幹部中,35歲及以下的只佔15.6%;縣處級幹部中,40歲及以下的只佔9.86%,其中35歲及以下的只佔1.35%;地廳級幹部中,45歲及以下的只佔6.38%,其中40歲及以下的佔0.86%。同時,關鍵崗位的年輕幹部配備不多。以縣市區黨政正職為例,122個縣市區黨政正職平均年齡為45.49歲,40歲及以下的22人,其中35歲及以下的只有1人。

  目前在崗的年輕幹部,也存在基層歷練不夠的問題。省、市直機關過去大多直接從應屆畢業生中招錄工作人員,面向基層招錄的相對較少。省直機關科級及以下幹部中,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幹部佔49.5%,絕大多數沒有基層領導工作經歷。因此,對於湖南而言,培養選拔年輕幹部意義非同尋常,已經刻不容緩,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推進這項工作。

  記者: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喊得多、做得少”,覺得困難重重。您覺得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到底難在哪?

  答:一些地方和部門培養選拔年輕幹部“雷聲大、雨點小”。從客觀上看,主要是現實中存在5大矛盾,即:選拔年輕幹部與激勵其他幹部的矛盾、打破常規與提高公信的矛盾、加大配備與職位緊缺的矛盾、加快培養與保證素質的矛盾、及時使用與隱性臺階的矛盾。

  從主觀上看,主要是對培養選拔年輕幹部的認識還不夠高,缺乏敢為事業選人才的責任擔當。我們要拿出不拘一格選人才的遠見卓識和宏大氣魄,講臺階,但不摳臺階;論資歷,但不唯資歷;突破條條框框、打破罈罈罐罐,打開論資排輩、遷就照顧的思想桎梏,清除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制度障礙,讓那些有思路、有韌勁、有激情、貢獻大的年輕幹部及時進入組織視野,得到展現才華的合適舞臺。

  堅持培養選拔年輕幹部的正確導向

  記者:近年來,年輕幹部的選任在網絡上受到“圍觀”,我省個別地方在這項工作中也出現過不正之風。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答:年輕幹部選任往往會有一些打破常規的做法,廣大幹部群眾關注,網絡上出現“圍觀”甚至質疑都很正常。對此,我們要理性看待,冷靜思考。一方面,要正視問題,認真反思,完善制度,特別是要對借選拔年輕幹部之名搞不正之風的嚴肅查處,絕不姑息;另一方面,也不能因噎廢食,在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上停滯不前。

  群眾對一些地方培養選拔年輕幹部不認可、不滿意,一方面是這些地方的選人用人透明度還不高,群眾不知情,就很難滿意;另一方面,個別地方在選拔年輕幹部上沒有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用人導向上出了問題。

  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導向至關重要。我們著重倡導和樹立了4種導向:一是重德才的導向。始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從“四化兩型”的事業需要出發選拔年輕幹部。二是重基層的導向。基層是年輕幹部成長的大熔爐、大學校、大舞臺,年輕幹部在基層成長、從基層選拔是一條普遍規律。三是重實績的導向。年輕幹部的德才要通過實績體現,年輕幹部的潛力要通過實績反映,用那些敢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年輕幹部,才能讓上的硬氣、看的服氣。四是重公認的導向。年輕幹部幹得怎麼樣,群眾最有發言權。要把群眾口碑作為衡量年輕幹部是否優秀的一把尺子,選拔那些群眾信得過的人。

  我們相信,只要堅持了正確的用人導向,公開、公平、公正地選人用人,廣大群眾對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的質疑就會越來越少,滿意度就會越來越高。

  記者:現在大家比較關注對年輕幹部的破格提拔工作,破格要把握什麼樣的基調?

  答:對特別優秀的年輕幹部實行破格選拔,是我們培養選拔年輕幹部的一條重要經驗。越是“破格”,越不能“降格”,才能經得起檢驗,讓人信服。對於破格提拔年輕幹部,我覺得有幾個方面要把握好:一是明確“誰能破”。應嚴格限于那些德才素質好、發展潛力大、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公認度高的個別優秀年輕人才和領導班子結構特別需要、專業性較強的緊缺人才。二是明確“破什麼”。主要是破身份、破年限、破職級、破“隱性臺階”,不拘一格選人才。三是明確“怎麼破”。破格提拔應當履行更為嚴格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組織考察等程序,進行充分醞釀,廣泛徵求意見,還要報上級黨委組織部門批准,在更大範圍內進行公示。

  以改革精神做好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

  記者:今年以來,我省在培養選拔年輕幹部方面,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我們主要是採取了5項措施:一是加大換屆中年輕幹部配備力度。在今年的市、縣人大、政府、政協換屆中,要求嚴格落實省委文件配備年輕幹部的要求,沒有按要求配備年輕幹部的方案不予審批。二是公開選拔一批優秀年輕幹部。拿出25名省管幹部職位進行公開選拔,所有職位要求40歲以下,其中6名縣市區長要求35歲以下。組織各市州、縣市區拿出299個處、科級崗位公選年輕幹部。三是加強年輕幹部的實踐鍛鍊。今年省直機關下派到縣市區挂職的幹部,年齡要求比以往降低了5歲,大部分為35歲左右的幹部。從縣市區選派到省直機關挂職鍛鍊的38名幹部中,35歲左右的佔到80%。同時,繼續選派43名近年來新進省直機關中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幹部,到鄉鎮進行1年時間的鍛鍊。四是加強年輕幹部源頭建設。選拔500人左右的選調生到鄉鎮(街道)工作,明確選調生在基層鍛鍊時間不少於2年,挂任村(社區)相應職務,防止“鍍金”。五是出臺了進人選人用人“八嚴禁”紀律規定,要求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嚴把進人“入口關”,把那些真正優秀的年輕人才選拔到黨政幹部隊伍中來。

  記者:培養選拔年輕幹部應該著眼于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答:我們的目標是:通過3-5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一支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幹部隊伍建設要求相符合,政治成熟、作風過硬、能力突出的年輕幹部隊伍。

  省委最近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各級領導班子年輕幹部的配備目標:

  一是換屆時,全省市州黨政正職中,有3-4名45歲以下的幹部;每個市州黨政領導班子中,原則上各有1名40歲以下的幹部。

  二是省委各部委、省直機關各單位、工青婦等人民團體領導班子中40歲以下的幹部要有一定數量;領導班子正職中有4-5名45歲以下的幹部。

  三是換屆時,所轄縣市區6個以上的市州,縣市區黨政正職中原則上有2-3名35歲以下的幹部;所轄縣市區6個以下的市州,縣市區黨政正職中原則上有1名35歲以下的幹部;每個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中,至少各有1名30歲左右的幹部。

  四是各市州黨委各部委、市州直機關各單位、工青婦等人民團體領導班子中30歲左右的幹部要有一定數量;領導班子正職中有4-5名35歲以下的幹部。

  五是換屆時,各縣市區所轄鄉鎮(街道)正職中,30歲以下的幹部要有一定數量。圍繞實現這些總體目標,還出臺了一系列工作舉措,我們要認真抓好落實。

  記者:當前幹部群眾對我省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寄予厚望。您認為如何使這項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答: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改革工程,需要以改革創新的舉措,系統加以推進。總的來説,就是要堅持培養和選拔兩手抓。

  培養是基礎。現在的年輕幹部思維開闊、知識豐富、富有創造精神,但普遍缺乏豐富的實踐鍛鍊和嚴格的黨內生活。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挂職鍛鍊制度,建立多崗鍛鍊制度,把更多的年輕幹部派到基層一線去,讓他們補上實踐這一課。

  選拔是關鍵。要堅持經常性選拔和集中性選拔兩手抓,認真落實剛性配備制度,對沒有達到配備目標的領導班子,出現崗位空缺時優先配備年輕幹部,本地本單位沒有合適人選的,從外地外單位進行交流選配,形成年輕幹部配備的“倒逼”機制;加大競爭性選拔年輕幹部的力度,堅持定期開展公開選拔年輕幹部工作,拓寬競爭性選拔的方式渠道,為優秀年輕幹部脫穎而出提供通道。

  此外,還要積極探索幹部能上能下的途徑,探索幹部職務任期制、政府僱員制等辦法,嚴格幹部退休管理,多方暢通幹部“出口”,為年輕幹部成長拓展空間。

熱詞:

  • 湖南
  • 年輕幹部
  • 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