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基層:奔涌著組織工作的源頭活水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1日 05: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最近,江西省委組織部機關以“喜迎十八大,永遠跟黨走”為主題,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彙報演講會。一番番話語,一個個故事,一組組數字,記錄了全省組織系統“走基層、進支部、強素質”活動開展以來的情景和成果,並集中表達了一種共同感受:基層永遠是黨的組織工作的源頭活水。

  從“支部建在連上”到“支部建在産業上”,生動地詮釋了黨的力量在基層、創新活力在基層

  春節剛過,乍暖還寒。走在井岡山的路上,思緒像眼前的路一樣綿綿向前延伸……當年,毛澤東同志領導秋收起義部隊進行“三灣改編”,創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連上”,開創了建黨建軍的思想先河,點燃了中國革命的燎原之火。斗轉星移,追本溯源,當今“支部建在産業上”這一嶄新的組織設置模式,正是“支部建在連上”的新發展。

  目前,江西省農村基層組織幾乎都在産業鏈上、協會中、專業合作社裏建立了支部,構建了以鄉村黨組織為主體、産業黨支部為骨幹、專業黨小組為基礎的新型組織構架。實踐證明,這種組織設置的創新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找準了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最佳結合點,找準了基層組織建設與産業發展最好切入點,支撐起了“促進一個産業,激活一地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標。

  目睹那些苗木産業支部、蔬菜瓜果産業支部、養殖合作社支部、運輸流通協會支部裏人頭攢動、一派繁忙的景象,真切地感受到基層首創精神的力量昇華。都昌縣棉花産業協會支部,一位正在數錢的中年農民笑瞇瞇地説:“跟著産業走,産銷不用愁;跟著支部幹,農民有錢賺。”青原區流坊村的一位幹部告訴我們:“如果村幹部在發展産業上沒有幾把刷子的話,村民就不會買你的賬。”一路調研,我們既為江西作為“支部建在連上”的發源地,在新時期能成為“支部建在産業上”重大創新中的一分子感到自豪,又為“支部建在産業上”所激發出來的巨大能量和作用而感到鼓舞。當前江西各地把支部建在景區、建在湖區、建在樓宇等做法,實際上是“支部建在産業上”的延伸和發展。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正在加速,“支部建在産業上”的模式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

  “蘇區幹部好作風又回來了!”這是褒獎,更是鞭策

  隨著黨的歷史方位、職能和所處環境的變化,從“管理型黨組織”向“服務型黨組織”的轉變是一個必然趨勢。在基層組織建設年中,我們強化“服務”這一核心,把基層組織的功能牢牢定位在服務上,有效拓寬了基層組織的發展空間。

  在很多便民服務中心大廳的電子顯示屏上,不停地滾動著政務公開的信息,辦公桌上擺放著各類辦事引導標牌,工作人員在為群眾提供“全天候、無休日、一站式”服務。許多到大廳辦事的鄉親誇讚“便民中心確實很省事、很方便!”在蘆溪中科光伏公司調研時,公司副總歐陽光友對派駐黨建指導員為非公企業發展提供服務的做法讚不絕口,他説:“公司黨支部年初發動黨員獻計獻策,提出幾十條合理化建議,為公司創造價值10多萬元,非公黨建也是生産力!”

  在贛州調研時,我們看到全市兩萬多名幹部走鄉間小道,住農家小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活動的熱潮。在瑞金,一位年過花甲的老鄉説:“蘇區幹部當年的好作風又回來了!”這話乍聽起來是表揚,細想下去更多是鞭策。當前開展的一系列下基層活動,與其説是創新,不如説是回歸,是對我們黨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基層連接著黨群幹群的魚水之情,奔涌著組織工作的源頭活水,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既是我們組織工作的根本任務和價值所繫,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金鑰匙”和“百寶箱”。

  學習基層幹部把自己看輕一點,關心基層幹部把他們看重一些

  都説“基層苦、基層難”,但廣大基層幹部沒有因為苦而懈怠,沒有因為難而止步,而是頂著困難上、帶著群眾幹,贏得了群眾的口碑和讚譽。

  永豐縣龍岡畬族鄉是著名紅區,毛澤東同志在這裡寫下“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的詩句。曾經為中國革命作出巨大犧牲的畬族鄉,如今還不富裕,扶貧任務仍很艱巨,全鄉竟然只有兩名大學生醫師,但蘭曉珍書記硬是在那裏堅守了12年,女鄉長雷芳也幹了8年,銳氣不減、激情不減,談及鄉里的建設眼角眉梢都是憧憬、都是信心。江頭村修通鄉村公路,村裏要負債六七萬元,這對一個村來講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支部書記兼村主任老范只簡單地説了一個字:“幹!”他們這種精神讓我們深受感動,有這樣一批好幹部堅守在基層,是老百姓的福氣,是我們黨的福氣。

  現在我們有一些同志剛當兩年領導幹部,屁股就坐不住,就要提拔,看看我們基層幹部是怎樣對待名利的,這些人真應該汗顏呀!我們都應該像基層同志那樣,把自己看輕一點,把事業看得重一些。同時,對基層幹部要多體貼、多關心、多支持。近年來,我們提高了村幹部待遇,辦理了相應的保險。今年省級財政新增黨建工作經費2.1億元,其中給予全省1400個村每個村5000元補助,用於提高村幹部基本報酬。説實在的,每次基層幹部聊起他們的工資待遇,我們心裏就很不是滋味,一個村幹部一年到頭只有一萬多元的補貼,但他們還是堅守在第一線默默奉獻。黨的執政基礎在基層,共和國的脊梁靠基層幹部支撐,一定要盡最大努力為他們鼓勁撐腰、解決實際問題。

  連蛙聲都聽不到,又怎能聽到百姓呼聲

  調研中,聽到有同志念叨,以前的幹部下鄉,講的是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黨群幹群關係也融洽。但現在交通便利了,幹部離群眾卻遠了;通信發達了,幹部與群眾的交流卻少了。這確實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在“走基層、進支部、強素質”活動中,省委組織部部務會成員&&下基層,住鄉里,解難題。這次住在龍岡畬族鄉又有一番新感受。4月的江南已有暖意,鄉下的蚊蟲多了起來,空氣中瀰漫著潮濕,簡陋的公共廁所味道很重,這一宿,大家都想得很多很多……第二天,幾個住鄉的幹部都談起了自己的體會。黨外幹部、省交通運輸廳馬廳長説:“住了這一晚,找回了久違的感覺。在城裏住久了,確實會離老百姓遠了,以後要多到鄉下住住。”省農業綜合開發辦章主任説:“回去以後,要讓我們的幹部多下鄉來,體驗基層幹部長年累月堅守的不容易,實實在在為基層辦事。”縣委書記肖志華感慨:“現在條件好了,‘走讀幹部'多了,機關下鄉少了,連蛙聲都聽不到,又怎能聽到群眾的呼聲?”下鄉“腳步要輕、腳印要深”,在不擾民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在鄉里住一住,交點基層的朋友,聽聽老百姓的聲音,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的工作,更有助於黨的事業。

  3月份,江西省下發了《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意見》,對下鄉蹲點調研、駐村幫扶都做了明確規定,在全省幹部中開展“三同四民促和諧”、“民情家訪”、“先鋒創績”等活動,重心下移,服務上門,與群眾打成一片。幹部在鄉下住上幾天還不是什麼問題,建立深入一線、貼近群眾、服務基層的長效機制,把黨員幹部的好形象紮在百姓的心裏,這才是我們共産黨人的根本宗旨和不懈追求。

熱詞:

  • 組織設置
  • 支部建在連上
  • 服務
  • 組織系統
  • 基層幹部
  • 三灣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