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我國應逐步縮減光伏産品出口 提高國內市場容納度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6日 02: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太陽能光伏是我國“十二五”時期新能源領域重點發展方向,也是我國最具競爭力的出口商品之一。作為典型的“三頭在外”的産業,我國太陽能光伏産業在為國外用戶輸送清潔能源的同時,卻消耗了大量國內能源,這種現象亟須引起重視。一些專家認為,這種“國內耗能、國外節能”的出口創匯模式得不償失,宜借當前外需低迷之機大力開闢國內市場,逐步縮減光伏産品出口,推進行業整合。

  歐美掄起“雙反”大棒光伏産品出口前景黯淡

  得益於歐洲光伏市場的拉動,我國光伏産業在2004年後經歷了快速發展的歷程,連續多年增長率超過100%。2007年至今,我國光伏電池産量穩居世界首位,也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産品輸出地。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産量已達到3300萬千瓦,實際産能達到4500萬千瓦;從國內情況來看,2011年我國光伏電池産能已經達到3500萬千瓦,已可以滿足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安裝需要。

  光伏産品出口量不斷提高,價格卻不斷下滑。以太陽能電池為例,去年出口均價下降37.1%,從年初的2美元/瓦持續下跌,最低價僅為0.8美元/瓦。儘管光伏電池全年出口量增長七成多,但江蘇省去年光伏産品出口總額僅增長12 .2%,為152.3億美元。

  近期,歐美針對我國光伏産品的“雙反”“緊箍咒”越箍越緊,讓國內光伏業出口蒙上一層陰影。

  美國商務部3月下旬做出對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産品反補貼調查的初裁,認定中國涉案企業存在2 .9%-4.73%不等的補貼幅度,並追溯90天徵稅。

  5月份,美國商務部再次宣佈新一輪對光伏電池及組件産品反傾銷調查的初裁,裁定中國涉案企業適用31.14%至249.96%不等的臨時反傾銷稅率,並將徵稅措施向前追溯90天。這一次的懲罰性關稅將會疊加在3月份宣佈的反補貼稅之上。美國商務部終裁結果將在今年10月宣佈。

  壞消息不止這些。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正榮説,歐盟和印度也可能跟隨美國的腳步,對中國太陽能光伏産業做出類似的“雙反”調查,課徵懲罰性關稅。這將讓光伏企業的處境雪上加霜。

  “我國近六成光伏産品銷往歐盟市場,一旦歐盟‘雙反',我國光伏製造商將遭受摧毀性打擊。”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太陽能研究所所長徐徵説。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説,我國太陽能光伏産業是典型的“三頭在外”産業:一是光伏電池的生産設備主要從國外進口;二是多晶體硅材料主要從國外進口;三是生産的光伏電池産品主要出口國外。近年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部分企業已基本掌握了多晶硅材料的生産工藝,多晶硅産量已滿足了我國50%光伏電池生産需要,光伏電池生産設備的國産化能力也迅速提高,“三頭在外”的狀況有所改變,但光伏電池産品市場在外的狀況尚未改變,許多關鍵裝備和主要原輔材料的對外依賴度仍然很高,這一産業還是過度依賴國外。

  史立山認為,今後相當長時間,我國光伏産業主要依賴國際光伏市場的狀況將難以持續。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達國家除採取反傾銷、反補貼等傳統貿易保護手段外,還試圖通過制定更加嚴格的減排規則、技術標準、勞工標準、社會責任等來強化産業控制主導權,以削弱發展中國家出口競爭力。

  耗了自己的電節了別人的能

  與遭遇出口“寒冬”相比,國內光伏業的高能耗危機更讓人憂心。“多年來,中國人花著高能耗,加班加點為老外節能,太陽能光伏産業這種 發 展 模 式 已 到 了 該 反 思 的 時 候了。”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將這種現象喻為“人吃蘋果我食渣”。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光伏産品生産過程中,硅提純階段能源消耗量最大。以生産阿特斯功率240瓦的C S6P組件為例,硅冶煉、硅提純、硅錠及硅片製造、電池品製造、光伏組件製造等階段的耗電量大致分別為38度、398度、64度、39度和5度,全程耗電544度,而這可以讓2.2瓦的發光二極管燈泡發光120年(按照每天工作12小時計算)。如果這塊組件被安裝在光照二類地區,耗電量將在1 .9年內收回,並在未來的20多年間,大致産生12098度綠色電力。

  “這種短期能耗投入與長期能源節約的比率看似有力證明了太陽能光伏是節能産業,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産品的效用要以消費地來衡量,而不應以産品生産地來計算。”林伯強説,外國消費者使用光伏産品,確實起到了節能減排的效果,但中國卻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説太陽能光伏是新能源,對中國來説現在是偽命題。”

  而光伏産品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污染問題也不容忽視。去年,浙江海寧的光伏企業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就因為污染環境被當地政府部門通報。去年8月,晶科能源周邊河道發生大批魚死亡事件,當地村民認為是晶科能源污染所致。事實上,去年4月,晶科能源的排污口就已經出現超標現象,當地環保部門已經責令公司整改,但整改不徹底。

  提高國內市場容納度加快産業整合

  一些專家就此提醒,我國應警惕光伏産品出口“以新能源之名行高能耗之實”,把握當前國外市場需求不振的契機,出實招開闢國內市場。

  史立山表示,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煤炭消費佔能源消費的70%以上,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巨大,發展光伏發電勢在必行。目前德國光伏發電量佔到其總發電量的3%,如果到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量佔到總發電量的3%,光伏發電量將達3000億千瓦時,需安裝光伏容量2億千瓦。按此目標每年需安裝2000萬千瓦,這將為我國光伏産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史立山説,近年來,我國採取特許權招標方式啟動了大型光伏發電的建設,以常規電站建設和管理方式建設大型光伏電站,這對推動我國光伏電站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這種集中建設大型光伏發電、以遠距離高壓輸電的太陽能利用方式並不科學。太陽能資源的主要特點是分佈廣泛,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優勢是分佈式應用。所以,要加快電力體制改革,開放用戶端電力市場,培育分佈式光伏發電市場,為光伏産業發展提供體制保障。

  林伯強認為,當前是我們該反思舊有發展模式的時候,應該順勢逐漸縮減光伏産品出口。“我們不能把進出口總額作為評價經濟開放度的唯一指標,而要對出口産品進行綜合評價,改變對高耗能産品出口創匯作用的依賴。應該以內貿為主,把出口規模控制在10%以內,取消出口退稅”。他建議適當提高光伏産品資源稅,“提高環境門檻,是現階段的可行性手段,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如果條件具備,也可結合能耗水平,實行更具差別化的進出口稅收政策。張含冰説,即使同屬高耗能産品,如果一個企業生産能效高,則可使用較優惠的進出口關稅。以此引導企業提高生産水平,避免對整個行業“一刀切”。“當然,這對建立健全企業節能、排放的監測檢測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時,應加強光伏産業整合研究,做好應對行業“洗牌”準備。我國光伏産業的平均利潤率一度超過30%,有些甚至達到50%以上。製造富豪的神話和地方政府的熱情,助長了很多非理性的投資行為。統計顯示,全國31個省(區、市)均把光伏産業列為優先扶持的新興産業,更有來自房地産、服裝、紡織等産業的資本大舉進入,而這些企業普遍規模小、能源利用水平低、産品質量難以保證。徐徵認為,宜抓緊本輪國際市場疲軟導致光伏産業普遍虧損的時機,加快淘汰投機類企業,鼓勵優勢企業兼併中小企業,激發規模效應,增強産業核心競爭力。

  為加快培育國內光伏市場,完善光伏發電並網技術與標準也勢在必行。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太陽能研究所所長徐徵認為,一要加強光伏並網技術研發力度,建立微電網工程示範。二是組織電網公司、光伏電站安裝商與運營商、光伏並網與儲能設備製造商等制定光伏並網技術標準。三是加強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間的溝通協調,引導有條件、並網難度小的光伏發電設施率先並網,先易後難,不斷完善光伏並網管理體制。

  此外,有專家認為應當加快培育多樣化的光伏市場,堅持並網發電與離網應用相結合,支持與建築相結合的光伏發電系統、小型光伏系統、離網光伏系統等應用,開發多樣化的消費光伏産品。

熱詞:

  • 光伏産業
  • 晶科
  • 硅錠
  • 光伏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