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6月用電量增幅不足5% 專家認為與經濟走勢同步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6日 00: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個獨立渠道獲悉,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幅略超過4%,不足5%,較5月份有所回落。

  專家認為,用電量數據走勢與經濟總體走勢基本保持同步。結合13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二季度經濟還在繼續探底,要確保下半年回升需要政策繼續發力。

  數據

  用電量增幅回落

  “可能是因為週末的緣故,我現在還沒看到月報,但是快報的數據顯示6月份用電量是百分之四點幾,也就是比4月份高,比5月份差。”某接近國家能源局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這一觀點同樣被一些地方機構和企業確認。

  儘管國家能源局還沒有正式公佈6月份的用電量數據,但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僅略高於4%,低於5月份的5.2%,用電量增速在5月份突然反彈後再度回落。

  “自2005年至今,除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2009年以外,今年6月份用電量增速是最低的。從月度環比來看,2012年4月份、6月份用電量增速偏低。”中電聯高級工程師薛靜分析認為,“6月份華北、華東雨下個不停,天氣較去年同期偏冷一些,所以南方地區用電量急劇下降,這拉低了整個的用電量增速。”

  地方能源調控部門的電力快報顯示,5月份全國用電負增長的三地,即湖北、江西、上海在6月份用電量增速已經變成正數。西北地區6月份的用電量更是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以13.55%的增幅位居國家電網五大區域之首。但不容忽視的是,6月份浙江、吉林、河南、雲南的全社會用電出現了負增長。

  從用電量結構來看,居民用電增速和第三産業用電增速遠遠高於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對用電支撐力較大。工業用電增長依然乏力,鋼鐵、建材等行業用電量增速仍在負增長的環境中,但建材中水泥生産用電增速好于建材其它産業,化工、有色産業用電增速略好于全社會用電。

  這和此前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發電量數據趨勢一致。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全國發電量同比僅增長3.7%,6月份發電量零增長。

  分析

  與經濟走勢同步

  用電量數據往往被用以判斷整體經濟狀況。近來由於用電量數據同比增幅明顯回落,海外出現了對中國經濟增速的質疑,認為實際情況可能低於公佈數據。

  這種論點遭到了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的批駁。他説,從理論角度來講,工業的用電量和工業增加值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在工業結構變化不大或者是能耗的消耗水平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用電量越多工業增長越快。但需要提醒的 是 , 如 果 工 業 結 構 發 生 明 顯 變化,或者説在節能減排取得了積極進展,也可以以較低的能源消費取得較快的工業增長。

  盛來運認為,上半年月度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和月度電力消費趨勢基本一致。存在差異的原因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在經濟下行期,重工業下降的幅度更大,會減少更多的電力消耗;二是上半年的節能降耗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單位G D P能耗繼續下降。

  “從用電量增速來看,3月份到6月份基本是低谷徘徊態勢,它與當前經濟趨勢是一致的。”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看法與盛來運相同。

  他解釋説:“第二産業用電量是帶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最大動力,其貢獻率可以達到75%左右,其中化工、建材、鋼鐵冶煉、有色金屬冶煉四大重點行業電力消費更大。但受經濟形勢影響,這幾大行業下降幅度較大,從而拉低了整個的電力消耗。目前GDP增長中第三産業和第二産業中耗電較少的新興工業貢獻率在增大,所以工業增加值增速要好于用電量增速。”

  趨勢

  印證經濟繼續尋底

  即使用電量指標只是同步於此前發佈的經濟數據,也仍然印證了中國經濟還在繼續尋底。從已經公佈的6月份及上半年數據來看,情況並不樂觀。

  “中國第二季度同比增長7.6%,低於第一季度的8.1%。6月份工業增加值下滑至9.5%,低於上月0 .1個百分點,發電同比增長為零。這樣的數據表明,中國的經濟放緩比想象中更加嚴重。儘管中國經濟正在逐步企穩,並開始逐步反彈,但整體經濟的表現仍將因為政策反應滯後以及外部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而面臨一定困難。我們也因此下調中國經濟全年的增長預測至8.2%。”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説。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已經公佈的一系列數據無不表明今年以來經濟運行下滑趨勢。目前經濟下行是國內、國際若干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國內看,我國經濟在經過長期高速增長後已經到達一個轉捩點,經濟潛在的增長率已經下降;目前也正處於經濟週期的下行階段,前期偏緊縮性的宏觀調控,特別是房地産調控,對經濟增長具有抑制性影響。國際上,世界經濟還未從上次金融危機中完全恢復過來,又被“歐債危機”所拖累,致使我國外需一直不振。

  “數據説明整體經濟下行的趨勢並沒有得到有效扭轉。”匯豐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孫君瑋説,“工業增加值、發電量和進口都在減速,説明經濟下行壓力猶存,不可小覷。”

  孫君瑋説,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經濟連續六個季度回落並且增速降至8%以下,勞動力市場開始承壓。我們看到農民工就業增長在二季度明顯回落,工資增速放緩,而這一群體對經濟下行的影響更為敏感。這與匯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 I)的就業分項指數連續四個月處於收縮區間是一致的,而官方製造業PM I的就業分項指數也在上月跌至50%以下。

  建議

  反彈仍需政策發力

  鋻於上半年經濟表現出來的持續回落態勢,經濟研究者們認為,要確保下半年經濟回升,需要穩增長政策繼續發力。

  孫君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鋻於下半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全球製造業PM I及其新訂單指數均持續下滑,外需恐將愈加疲弱。穩增長仍然任重道遠,需要適度增加政策寬鬆的力度,通脹快速回落為政策繼續發力提供了充裕的空間。財政政策也有條件加力。上半年全國財政盈餘9902億元,佔到GDP的4%。期待下半年加大實質性減稅和民生領域的財政投入。”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當前經濟自主增長動能較弱,需要政策放鬆力度加大。他預測年內仍有可能再降息1次,同時政策將有選擇地放鬆地方融資平臺,繼續加大對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推動內需增長。

  更重要可能是進一步推進改革。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表示,本輪經濟放緩可能是經濟中長期潛在增速回落與短期衝擊綜合影響的結果,如果經濟潛在增速出現長週期回落的話,光靠政策調節是無法扭轉的,必須依賴更深層次的改革措施。

  唐建偉分析説,我國正面臨經濟增長動力切換的重要關口。為實現經濟的長期可持續增長,我國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應從原來粗放型的依賴投資驅動轉向依靠全要素生産率的提升,這體現在效率改善與技術進步兩方面。進一步推進政府效率提升與經濟市場化改革是效率改善的基礎,而技術進步的方向則是精準把握市場、加大創新力度、提供與居民消費需求升級相匹配的商品和服務的供給。

  “從中長期來看,唯有逐步放開民間資本進入的限制、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以及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才是重啟中國經濟新增長週期的關鍵。”唐建偉説。

熱詞:

  • 經濟參考報
  • 經濟走勢
  • 經濟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