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章士釗故居確有部分被拆 故居保護需建詳細信息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2日 05: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章士釗故居被拆引發社會關注。7月9日下午,中國青年報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史家衚同51號院的章士釗故居探訪。

  在章士釗故居對面的樹陰下,4個人在閒聊著,眼睛卻盯著這座四合院。記者剛走到離紅門約3米處,一位穿紫色衣服的男子便走上前阻攔,並稱這不是記者口中尋找的章士釗故居。然後,男子便支支吾吾不再説什麼,只是搖頭,不讓記者再靠近四合院一步。大約半個小時後,記者離開此處時,4人依舊坐在樹陰下。

  章士釗故居確有部分被拆

  6月23日,章士釗外孫女、中國互動媒體集團CEO洪晃發表微博透露,“剛剛得知壞消息:挂著文物保護牌子的史家衚同51號居然全部被拆掉了”。7月9日晚,記者聯絡到洪晃女士,其本人證實確有此事,並表達了她對此事的看法。“得到消息時,我並不感到意外,只是覺得很可惜,很痛心,當然也很氣憤。章士釗故居是東城區保留比較完整的具有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它還貼著文物保護的標簽。這並不是危房,怎麼可以隨意拆毀和進行所謂的‘維護、修繕'?”

  據悉,文保人士曾一智看到洪晃微博後,找到關於史家衚同51號的電影《無窮動》及一些歷史照片,對比發現,院內部分文物原狀被毀壞,如院內有房屋的門檻不見了,車庫的後墻被拆,並可見拆下的舊磚。此後,曾一智向北京市文物局執法隊舉報,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稱施工方違反修繕方案,破壞文物。7月6日,北京市文物局執法隊以“違反施工流程”、“無證施工”等理由給史家衚同51號章士釗故居的施工單位下達了停工令。

  章士釗故居內有人在施工一事也得到隔壁餐館老闆的證實,“那個院子之前由洪晃住,後來好像搬走了。現在已經屬於私人了,不讓進去參觀,前幾天還在不斷往院子里拉料,進行施工。”除了餐館人員,居住在附近的一位老人也告訴記者該故居已屬私人,正在裝修,不讓外人進入。

  7月8日14時18分,北京市文物局在官方微博發佈了給史家衚同51號四合院業主外交部和施工單位北京房地集團有限公司的停工通知書。通知書稱,你(單位)未經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擅自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城區史家衚同51號四合院的保護範圍內進行超範圍施工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一條和《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第十九條和第二十一條之規定。本行政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責令你(單位)在接到本通知後,立即停止施工,聽候進一步處理。

  文物被破壞,眾説紛紜

  據了解,曾一智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後,得到了北京市文物局對該修繕方案的審批意見:史家衚同51號是名人故居,維修工程應保持其歷史風貌,應嚴格遵循文物修繕“最少干預”和“不改變文物原狀”等原則,保護文物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要求組織實施。在工程施工中加強工程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及文物、人員安全,開工前應及時按規定辦理各項工程手續。

  7月8日下午,北京市文物局會同東城區文委邀請謝辰生等4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章士釗故居進行現場查看,並於當天下午在官方微博上發表了相關消息。北京市文物局稱,通過專家對施工批准方案和施工現場的認真核查,對尚未辦理施工許可進行施工、局部超獲批方案範圍施工未及時補充施工設計和洽商材料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同時認為,從文物保護實際情況看,局部超範圍施工的內容還是有必要的。專家組還提出,管理使用單位應儘快履行相關程序,及時補充施工設計方案和洽商材料,在得到批准後方可施工,進一步加強工程有關方文物保護意識,確保修繕施工期間文物安全。

  洪晃告訴記者,她作為一個擁有美國國籍的中國人,因為沒有房産證,去年遵守法律把“文物”歸還給國家。“我只是根據法律得到了自己應得的搬遷補償,我並沒有哭天搶地,甚至暴力解決。”面對自己居住多年的房屋被毀,洪晃表示,章士釗故居作為文物,並不是某一個人所有,它屬於所有中國人,屬於國家。國家從私人手裏收回文物,這無可非議,然而如若將它變為某私人宅邸或肆意拆毀,這將是國家的損失。“不可忽視文物法相關規定,對故居等文物隨意整改,更不可任其他施工單位無證施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中國建築考古學會理事長楊鴻勳先生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一些施工隊或有關部門“自己在保護文物”的説法是胡攪蠻纏,“如若拆就是保護的話,那又何必建呢,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破壞性保護'?”他指出,“根據《文物法》中的相關規定,對於北京橫平豎直的街道、一些名人故居等都不應隨意拆毀、改建。”

  如何保護建築文物

  楊鴻勳介紹,自己曾發現北京老火車站城墻處的角樓城磚被一些老百姓搬走,並將這一情況反映給了某專家。專家的回答讓他吃驚、痛心還管什麼管,根本不用,這個角樓過段時間就該拆了。“最近幾年甚至十幾年,北京被拆毀的文物有很多,如果我們再默默無聞,就該拆完了。”

  採訪中,洪晃曾告訴記者,微博發出後,很多律師紛紛給她留言,表示惋惜和氣憤。“對於一些名人故居,可以修繕為博物館,供後人了解祖國傳統文化。至於史家衚同51號院,我期望改為法律博物館。”

  清華大學博士、《貝聿銘全集》的翻譯者之一鄭小東認為,對於文物保護建築應該分類、分級,區別對待。國家級甚至是世界級的文物珍寶,國家應該“供起來”,盡可能地不做改變,以博物館或紀念館的形式保存下來;對於一些相對次要的文物建築,在保留原有風貌的前提下,可以有限度地整改,加以利用,若只是單純地將其擱置在原地,便有可能荒廢。人們需要“活”的建築,而不是“標本”或者“僵屍”。

  “但是,無論是對文物的修繕還是整改,都應該遵循其原始風格。不能把‘真'的弄死了,換個‘假'的來活著。”鄭小東説。

  楊鴻勳呼籲政府相關部門,應深度調查,儘快制定一份名單,註明從明清甚至更早到民國或新中國成立初期,一些名人的故居及其詳細地址、現有原貌等基本信息。同時,應將這份名單予以公佈讓公眾共同來監督。“希望我們大家的努力還來得及,希望可以挽救章士釗故居和更多文物,以便後代得以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

熱詞:

  • 章士釗故居
  • 部分被拆
  • 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