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京報:名人故居難得,理當小心呵護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9日 10: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京市文物局的叫停決定,是在履行法定職責,下面該如何善後,值得公眾拭目以待。

  位於史家衚同51號的章士釗故居因未取得開工手續提前開工,被北京市文物局叫停。(新京報7月8日)

  章士釗故居已經在2011年3月被公佈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相當於省級文保單位。未取得開工手續提前動工,涉嫌違反《文物保護法》,理應依法處理。北京市文物局的叫停決定,是在履行法定職責,下面該如何善後,值得公眾拭目以待。

  産權單位投資對章士釗故居進行修繕本是件好事,但結果令人遺憾,其中反映出當前文物保護中的兩個突出問題。

  首先需要關注的,是文物保護工程的理念問題。近年來,不少文物的修繕,進行了不必要的“落架大修”,看起來煥然一新,卻使文物真實性蕩然無存。許多人千辛萬苦從推土機保下的文物,最後不是給“拆沒了”,而是給“修沒了”,豈不更是令人痛惜?

  文物修繕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正如這次北京市文物局對章士釗故居修繕方案的審批意見,如“維修工程應保持其歷史風貌,應嚴格遵循文物修繕‘最少干預’和‘不改變文物原狀’等原則”,這完全符合《文物保護法》的規定。那麼,故居修繕方案及其實施,是否將忠實體現上述原則,很有必要舉行公示,讓公眾監督。

  近年來,不少地方大幅增加文物修繕資金,文物保護工程遍地開花,這本應是千載難逢的佳舉,但若是在不當的理念、機制下,文物保護“不改變原狀”、“最小干預”的原則將會淪為一紙空文。

  所謂最小干預,2000年國家文物局通過的《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早已規定,“凡是沒有重大危險的部分,除日常保養以外不應進行更多的干預”,“採用的保護措施,應以延續現狀,緩解損傷為主要目標”,如果動不動就傷筋動骨,把好端端的老房子老裝修拆了重建,就會對文物的歷史信息造成損害。

  其次,文物保護如何更好地讓公眾參與並監督?通過信息公開、舉行公示等形式,鼓勵公眾參與文保,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時代要求。例如,本地不可移動文物名錄是否應完整、及時公佈,對文物做出修繕、拆除、遷移的行政許可是否應一律公示?如果本應“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不及時公開,將使公眾難以及時參與到保護工作中來,又易引發暗箱操作,使文物行政審批滋生“尋租”風險。

  一個城市,名人故居本來不多,當視為寶貝小心呵護。讓文物行政更加陽光、更加透明,既可以通過公眾的力量來共同保護文物,也是在文物保護中“保障民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具體表現,從而用制度化的措施杜絕破壞故居文物的再次上演。(轉自新京報,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熱詞:

  • 故居修繕
  • 名人故居
  • 京報
  • 文物保護法
  • 尋租
  • 章士釗
  • 叫停
  • 法定職責
  • 文保
  • 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