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央行時隔一月再度降息凸顯穩增長強烈政策意圖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5日 23: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7月5日電(記者王宇趙曉輝王培偉)距離上次降息還不到一個月時間,中國央行5日晚間再次宣佈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

  如此密集出臺降息措施,實為近年來所罕見。“央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再次宣佈降息,充分體現了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意圖。”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説。

  郭田勇表示,連續降息後,一年期貸款利率合計下調了50余個基點,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貸款利率,有利於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振企業信貸需求,從而防止經濟增速的進一步下滑。

  最近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依然不容樂觀。而近期公佈的PMI數值也顯示出企業信貸需求疲弱的跡象。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刺激企業信貸需求迫在眉睫。

  郭田勇還表示,目前物價水平持續回落,預計6月份物價同比漲幅可能降低至2.5%左右,這也為央行再次降息提供了較大的操作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國央行宣佈降息的同時,歐洲央行宣佈將存款利率從0.25%下調至0%,將再融資利率由1.0%下調至0.75%。英國央行雖然維持利率不變,但將國債採購項目額度增加了500億英鎊至3750億英鎊。

  對此,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認為,央行此次降息,屬於全球央行的集體行動,這是去年全球六大央行聯手救市的翻版,也是中國央行的順勢而為。

  需要指出的是,這是中國央行近年來首次非對稱降息。同時,貸款利率浮動空間也較上次降息呈進一步擴大之勢。對此分析人士認為,這樣的降息安排,一方面意在緩解企業融資壓力,另一方面,也為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拓寬道路。

  “選擇非對稱降息,一是為刺激內需,二是可以將銀行盈利轉化給實體經濟,有利於實體經濟的振興。”海通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指出。

  資料顯示,中國央行上次選擇非對稱降息是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佈倒閉後不久。此次一年期存貸款利率下調基點相差6個基點,則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決策部門關照儲戶和企業利益的意圖。

  “此次降息還進一步擴大了貸款利率的浮動空間,也可以被視為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再一次推進。”郭田勇表示,擴大貸款利率浮動空間,將使得銀行的存貸款利差進一步縮窄,迫使銀行讓利,也體現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

  “上次降息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此次進一步擴大為0.7倍,繼續擴大貸款利率浮動範圍,利率市場化改革再次加速。”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表示。

  專家指出,通過利率浮動的範圍,使利率由管制走向市場化,是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將資金價格的定價自主權交給商業銀行,有利於實現金融資源的更合理配置,最終有利於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對於連續降息是否可以扭轉當前A股頹勢,有專家指出,一般來説降息將促使資金從儲蓄流出轉而投向資本市場,這對於資金推動型的股票市場而言無疑是利好。然而,決定股市基本走勢的仍然是經濟基本面和企業盈利狀況,在這個大背景不夠樂觀的前提下,任何利好刺激都難以持久。不過也有觀點認為,與上次降息不同,此次降息發生在股市已經破位下跌、低位徘徊已久的情況下,股市本身也存在反彈的需求,股市或許能夠借機反彈,催生新一波行情。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分析説,此次降息對資本市場是好事,但一兩次降息並不能對股市産生太大的影響,隨著未來中國貨幣政策的逐漸調整,累積效應會對股市構成長期利好,給A股帶來強有力的支撐。

  分析人士認為,受國內外大環境影響,中國貨幣政策或將在穩健總基調下,實現穩中趨松的轉變,下一步不排除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

  對於連續降息是否能帶動中國樓市的回暖,郭田勇認為,央行降息意在提振實體經濟而並非針對樓市,央行對房貸利率浮動空間維持不變的強調,體現了中國金融政策堅持執行房地産調控政策的決心,是否由此帶來樓市的回暖尚有待觀察。

  中國央行在5日也強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作調整,金融機構要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各項住房信貸政策,繼續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

熱詞:

  • 存貸款基準利率
  • PMI
  • 投資性購房
  • 股市
  • 實體經濟
  • 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