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房價“止跌微漲” 業內稱樓市轉暖市場博弈加劇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4日 03: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6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8688元/平方米,以0.05%的環比漲幅結束了連續9個月環比下跌態勢。

  對此,不少網民認為,自3月以來連續4個月樓市成交量回暖,説明樓市“嚴冬”已經過去。但也有網民認為,儘管市場對房價拐點有諸多猜測,但“止跌微漲”尚不能導致房價立即大幅反彈,但市場博弈在加劇。多數網民認為,在近期“穩增長”的經濟政策下,應該堅決執行房地産調控政策,謹防“止跌微漲”推高樓市泡沫。

  樓市正在轉暖

  隨著樓市量價的回暖,業內普遍認為,樓市“嚴冬”已過。署名趙曉的網民認為,目前房價還沒有明顯上漲,但成交量大幅上升,樓市由冬轉暖已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開發商迫於資金或業績壓力,採取“以價換量”的促銷措施;二是從去年10月起,央行連續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一次降低利率,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為基準利率的0.7倍,貨幣“放水”對房地産市場肯定是一個利好刺激;三是宏觀經濟下行,國家重提“穩增長”,全國超過30個城市地方政府受制于財政壓力而對樓市“微調”;四是購房者對房價走向預期發生改變。

  署名張宏偉的博客文章也分析説,6月份全國房價“止跌微漲”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較上月有所增加,房價漲幅靠前城市的均價漲幅程度超過房價下跌城市的跌幅,造成全國房價在結構性上偏向於上漲。第二,高端樓市放量導致區域房地産市場成交結構發生變化,從整體上推動了均價整體上漲。第三,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部分樓盤降幅收窄也是導致房價整體止跌微漲的原因之一。

  房價大反彈機會很小

  署名熊天恩的微博説“樓市價格‘止跌微漲'被不少業內人士視為樓市博弈進入新階段的重要信號,市場再次出現樓市步入‘拐點'的聲音。”

  上述張宏偉的博客文章預計,由於整體樓市尤其是開發企業資金面相對較為緊張的“基本面”並沒有改變,“止跌微漲”還難説會造成房價立即反彈或形成“買漲不買跌”的市場局面。從未來趨勢講,儘管當前由於樓市政策“微調”,成交量逐步回暖,房價降幅正在收窄,能夠帶來市場趨勢性下跌的市場基礎環境並不存在,房價持續下跌的動力正在逐步消失。從當前來看,當前房企的降價行為已經接近“市場底”,今年有可能一直處於這個階段性的“市場底”。

  署名林中的網民説,由於限購及房企去庫存的壓力,房價出現大反彈的機會很小,但今年的市場應該會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

  署名“經濟學家黃偉”的微博建議,剛需購房者應走在貨幣政策前面,如果大家早一點買房,就會導致中國經濟增長率在貨幣政策還沒有大幅放鬆的情況下就止跌回升,導致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的必要性下降,從而中國房價就不可能大幅上漲,這符合老百姓利益。

  應堅持調控不動搖

  中央政府和相關部門一直強調,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穩定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鞏固調控成果,促進房地産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網民認為,房地産市場投機給整個國民經濟和民生大計帶來了巨大威脅,應該堅決執行中央的房地産調控政策,這一點絕對不能含糊,一定要謹防由地産泡沫推高的經濟增速。

  署名余豐慧的博客文章認為,長期以來我國經濟過分依賴房地産拉動,推高了經濟增速。但是,這種拉動是泡沫式的,泡沫破滅造成的經濟金融風險的危害性是巨大和不可想象的。同時,為了G D P增速而不斷盲目發展房地産,畸形推高房價,背後犧牲的是最為普通的百姓的利益,犧牲的是民生大計。因此,我們需要的經濟增速是實實在在無水分無泡沫的增速,我們不需要由房地産泡沫推高的速度。 (記者 曾德金 整理)

熱詞:

  • 房價
  • 止跌微漲
  • 市場博弈
  • 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