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洋品牌頻見雙重標準 國外罰款數億國內罰數萬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8日 11: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福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洋品牌頻見雙重標準

  在廈門屈臣氏等超市以及一些大賣場、咖啡廳,各種規格的法國依雲礦泉水整齊地排列在貨架上。記者看到,一瓶500毫升的依雲礦泉水售價在10元左右,比國産礦泉水貴了許多倍。

  然而,即便是這樣昂貴的水,喝起來也不令人放心——國家質檢總局本月初公佈了209批次進口不合格食品和化粧品,法國依雲礦泉水名列其中,這是“依雲”近6年來第6次登上“黑名單”。

  國家質檢總局公佈的信息顯示,這次被查出的2.376噸“依雲”天然礦泉水是北京大自然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從法國進口的。針對此事,依雲品牌所有者達能集團回應稱:歐盟的檢驗標準和中國的標準不一樣,目前中國市場銷售的依雲礦泉水是符合中國相關標準的。據了解,目前我國國家標準對亞硝酸鹽要求每升小于0.1毫克;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天然礦泉水標準中對亞硝酸鹽的要求是每升含量不高於0.02毫克。

  無獨有偶,著名的國際飲料品牌可口可樂上月也因“含氯門”事件鬧得沸沸颺颺。從最初的內部員工爆料“疑似受到氯污染的可口可樂被當成合格産品銷往市場”開始,可口可樂公司一直含混回應、不正視問題。在媒體和公眾的追問下,一步一步以退為進,先是玩弄文字遊戲、澄而不清,繼而迫於壓力被迫致歉但拒不召回問題産品。最後,勉強同意退貨,但並不賠償。在整個事件的發展進程中,可口可樂公司對中國消費者始終沒有表現出一個百年國際品牌所應有的誠信、負責的態度。在該公司發表的所有聲明裏,都不厭其煩地一再強調:産品符合中國相關標準,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洋品牌形象大跌

  其實,不僅僅是依雲、可口可樂,洋品牌“南橘北枳”的現象——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實行質量和服務兩重標準的做法,近年來可謂屢見不鮮。

  一些世界知名企業在本國、在發達國家,往往循規蹈矩、遵紀守法;一到中國就調低標準、放鬆監管,導致産品質量和售後服務問題百齣,形象大跌,讓人不由得産生一種店大欺客、狡詐勢利的印象。

  曾幾何時,這些婦孺皆知的洋品牌是質量過硬、技術先進、安全美觀的代名詞,無論是食品藥品、服裝鞋帽等小件物品,還是家電、汽車之類的大宗耐用消費品,都深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但是隨著越來越多洋品牌“質量門”事件的傳出,洋品牌在國人心目中的整體形象已經大不如前,尤其是其在母國和中國實行雙重質量標準、雙重售後服務標準的做法,已經引起了不少中國消費者的反感與憤怒。

  記者粗略搜索了一下,僅是最近曝光的洋品牌“質量門”案例就不下十宗:從被曝含有可致癌物質的強生嬰兒洗髮水,銷售過期食品、後廚衛生不達標的洋快餐品牌麥當勞、肯德基,虛標用料成分、色牢度不夠的服裝品牌ZARA,相關營養物質含量不足的雅培奶粉,到耐洗刷性不達標的多樂士塗料,關不上門的西門子冰箱,虛抬價格、減少氣墊的耐克籃球鞋,後尾燈缺陷的豐田汽車……

  洋品牌為何敢“犯險”

  不可否認,絕大多數跨國企業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業績,都與其具有穩定可靠的産品質量、安全完善的售後服務、良好的企業社會責任息息相關。但現在的不少跨國公司在母國和中國的表現往往內外有別,判若雲泥,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成了“兩面派”。

  首先,洋品牌的雙重標準害了自己,對發達國家輸出的産品是一個標準,對發展中國家卻是另一個標準。儘管洋品牌們多將此解釋為“參考本土標準和消費國的實際”,其實際結果就是降低了産品的標準。

  其次,也與我們監管不力和監測手段落後有關。客觀地講,目前我國在一些産品的安全監測上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有的行業標準過低或過粗,缺乏精細化的評判,這讓跨國公司執行雙重標準鑽了空子。一些洋品牌進入中國後,逐步走上本土化路線,甚至用國內外兩個標準管理其分公司,在生産、銷售環節存在不少漏洞。例如,強生嬰兒洗髮水去年被曝含有可致癌物質。自2009年以來,強生産品在各國被召回25次,但這些召回基本上不涉及中國,其改良産品也只在英、日等部分發達國家銷售。面對質疑,強生公司表示,他們的産品完全符合中國國家標準,因此不會召回相關産品。一些國外汽車廠商發現産品存在安全問題進行召回時,也往往不將我國包含在內,理由同樣如出一轍:産品符合中國規格。

  除此之外,我國現行法律法規設定的違法成本相對較低,也在客觀上一次次地縱容洋品牌的“犯險”行為。2011年4月,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因操縱洗衣粉價格,被歐盟反壟斷機構處以3.2億歐元罰款;2009年9月,輝瑞制藥因非法推銷藥物被美國司法部罰款23億美元。而在我國,洋品牌出事,罰單往往只有幾十萬元,堪稱國內處罰大單的沃爾瑪連鎖店銷售假“綠色豬肉”案,最終罰款也只不過269萬元,這點錢對身價幾百億乃至數千億美元的跨國企業來説,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因此自然不會感到“切膚之痛”,等皮肉小傷一癒合,又“好了傷疤忘了疼”。

  雙重標準發人深思

  福建名仕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元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洋品牌雙重標準現象不僅令人氣憤,更發人深思。如何應對這一現象,他建議,我國政府的相關部門應該儘早拿出更高的標準,更嚴的執法。

  首先,既然部分洋品牌藉口我國國家標準低於國際標準,為其缺陷産品做“擋箭牌”,損害我國消費者的利益,我國國家標準制定者就必須站在中國消費者的立場上,與時俱進,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制定更高的標準,全力扭轉洋品牌在我國頻頻出現産品標準“合法歧視”的怪相。

  其次,要讓洋品牌不敢耍滑頭,監管部門不能手軟,不能因為是跨國企業,是利稅大戶,就對其違規行為網開一面。“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的做法,損害的是整個市場的公平和廣大消費者的權益,同樣也損害我國法律的尊嚴和權威。正相反,大品牌、洋品牌一旦出事,波及的人會更多、危害性更大,更應該嚴厲處罰才對。

  從消費者的層面看,一些洋品牌犧牲品質追逐利潤的手法也是中國消費者“寵”出來的。由於消費者盲目追捧和崇洋心理,許多洋品牌在中國這個廣闊的大市場輕易就能分得一塊“大蛋糕”,即使降低産品質量和服務檔次,大部分消費者仍會買洋品牌的賬。“麥當勞、肯德基全國那麼多店,出問題的應該只是極個別的店吧,整體還是信得過的。”持類似觀點的消費者大有人在。

  經歷了諸多負面事件,籠罩在洋品牌頭上的光環正在逐漸褪去。周元強認為,這種情況恰好給了本土企業一個後來居上的機會。民族品牌能否抓住時機,取得消費者的信任,關鍵要看是否能儘快解決好自身存在的問題,練好質量、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內功。

熱詞:

  • 洋品牌
  • 雙重標準
  • 罰款
  • 黑名單
  • 質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