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梁振英:香港的“人心回歸”是一個長期過程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5日 05: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底,香港特區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就香港回歸15週年、香港未來的發展、任內施政舉措等方面暢所欲言。他表示,在未來5年任期內將履行選舉承諾,行之正道、穩中求變,和700萬香港市民一起攜手建設更繁榮、公義和進步的社會。

  行之正道,穩中求變

  記者:您覺得是什麼力量讓您在前不久的特區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您政綱中哪一條打動了香港民眾?

  梁振英:不敢説是打動了香港民眾的心,香港現在是選舉委員會制度,由1200位委員投票選出行政長官候選人,再由中央任命。但是我深知,當行政長官必須得到香港民眾的支持和認同,所以我在選舉和候任的過程中,一直堅持“落區”,用內地話説就是“走基層”,接觸大量的香港市民,不僅是為了宣講我的政綱,主要還是了解各方面的情況、聽取意見建議,汲取民間智慧。

  香港社會過去15年取得了很大進步,也累積了不少問題,香港市民求變的呼聲普遍比較高。所以,我在政綱中提出了八個字:行之正道,穩中求變。我這個“變”,不是劇變,不是突變,而是穩中求變。我知道內地有一個説法叫“穩中求進”,兩者概念差不多,不過我的重點還是放在“變”上。

  記者:我們知道,您在政綱裏用大篇幅來闡述改善民生,請問您將採取哪些措施來落實這一點?

  梁振英:今天的香港已是一個國際大都會,相當繁華。但是我記得,我小學畢業的時候,班裏有超過一半的同學沒有機會上中學,現在跟我同年的許多人大半生從事體力勞動,收入不高,所以現在房屋、養老、醫療等等都是比較突出的民生問題。

  所以,民生問題在香港是比較突出的。香港的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香港人均GDP(本地生産總值)在世界上排名20位,200個經濟體中我們排20,不錯了。但是,如果細看GDP的分佈和工資的分配,我們就會發現香港社會貧富差距比較大。因此,2011年的時候,我們就通過法律的手段來促成更加合理的分配,這個方案通過立法已于去年5月1日開始實施了。對香港來説,經濟發展是一頭,二次分配是一頭,二者要兼顧,不能失衡。

  “人心回歸”是一個長期過程

  記者:7月1日,您將就任特區行政長官,當天也是香港回歸15週年,您怎麼看待回歸以及回歸15年來香港的發展?

  梁振英:回歸有兩重含義,一是法理上的回歸,中國政府和英國政府于1984年簽署聯合聲明,13年過渡期後,也就是1997年,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成立特別行政區,通過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是法理的回歸。15年過去了,香港的發展驗證了“一國兩制”構想的偉大。

  另一方面,香港畢竟由外國政府管制了100多年,在人心的回歸方面,我們還要做大量的工作,這將是一個長期過程,包括香港民眾的國民教育,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了解我們國家的發展。

  今天大家來香港很方便,我們到內地去更方便。但這只不過是近年來的事情,2003年之前我們還沒有“個人遊”,來香港的內地朋友還要“團進團出”。我剛剛從英國留學回來的時候,23歲,到深圳去義務搞城市規劃,那時候每天過關去深圳的,大概40人左右,現在一天20萬,所以我們看香港跟內地、香港跟國家的關係,不能完全以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去理解,香港游離祖國100多年,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應該注意到,但不能操之過急;事情要解決,但要一步一步地解決。

  兩地合作共贏空間巨大

  記者:背靠祖國、面向國際是香港的一個發展優勢,應該如何用好這個優勢?

  梁振英:國家“十二五”規劃有一句話,叫“支持香港鞏固與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國家支持香港一方面是鞏固,鞏固什麼?就是鞏固金融、貿易、航運的國際中心地位,不能喪失。一方面是提升,怎樣才算提升呢?我覺得這兩個字需要深思,如果我們的碼頭貨物吞吐量增加一倍,這只是擴大了業務量,但不算提升。

  香港和倫敦都是國際航運中心,但是倫敦沒有港口,倫敦僅有一條河,那倫敦怎麼成了國際航運中心呢?倫敦做的不是岸上的操作,它是在辦公室裏做船舶的買賣、租賃、登記、融資、貸款、保險,做的是船舶管理服務,做的是所有這些活動所需要的法律服務。你看,香港和倫敦之間的差距就出來了,人家做的比我們做的技術含量高得多,同時人家做的這個經濟産值、人員收入也比我們多得多,要是香港能夠發展成為倫敦那樣的國際航運中心,那就是我們“提升”了。

  我們國家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上的航運大國、船舶大國,很需要有一個像倫敦那樣的國際航運中心。香港在這方面很有條件,在全國600多個城市裏面,我相信香港是最有條件的,我們可以給國家做好服務,同時香港也會從中受益。

  多給年輕人創造成長機會

  記者:您在政綱中提到要給基層人士提供成長空間,在您看來香港人向上流動的空間不夠的原因是什麼?

  梁振英:我們50年代在香港出生的一代,離開學校的時候碰上香港經濟發展的旺盛期,那個年頭,你要是好好幹,年底老闆加你薪水,不加20%、30%你要跳槽的。一是經濟發展速度快,二是人員外流比較多,三是外聘人才成本高、用人本土化,這就給本地人才尤其是年輕人的成長創造了便利。

  所以未來5年,我們要適度提高香港的經濟發展速度,政府對經濟發展應該有所作為,特區政府將會制定一系列的産業政策,把官(政府)、産(産業)、學(學校)、研(研究)結合起來,科學論證,推動經濟發展。

  同時,我們還要打造好香港的體外經濟,為在外面工作的香港人創造發展條件。所以4月份我到北京接受中央政府的任命,3天行程很緊張,但我還是堅決地擠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到特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會見了100多位在北京工作的香港人的代表,給他們打氣,也聽他們的心聲。8月份我會派一個代表到上海,跟在上海工作的香港人見面。特區政府可以給他們做好服務,使得他們在內地可以有更好的發展。要是我們能夠再多一些中層、高層的人士選擇“出去”工作,就會出現類似30年前我説的人員外流、用人本地化的效應,這就給基層民眾創造了上升的空間。

  【梁振英簡歷】

  梁振英(Leung Chun-ying),1954年8月生於香港,祖籍山東威海。特許測量師,曾任戴德梁行亞太區主席。1974年獲香港理工學院建築測量係高級文憑。1977年英國布裏斯托理工學院畢業,獲測量及物業管理學學士學位。1997年7月至2011年9月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1999年7月至2011年9月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委、秘書長,港事顧問,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預委會委員兼政務小組組長,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2012年3月25日,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2012年3月28日,國務院第七次全體會議任命梁振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溫家寶總理簽署了任命梁振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的國務院第616號令。梁振英將於2012年7月1日就職,任期至2017年6月30日。

  梁振英是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

  1999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金紫荊星章。

  2011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大紫荊勳章。

熱詞:

  • 人心回歸
  • 一國兩制
  • 落區
  • 個人遊
  • 港人治港
  • 國際航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