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深海油氣開發面諸多挑戰 南海環境惡劣複雜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0日 03: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不久前,我國首座深水石油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正式在南海開鑽,引發國內國際輿論高度關注。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覆蓋地球3/4的面積,是人類持續發展最重要的資源與能源基礎之一。走向深水是當前海洋石油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深海油氣開發既有廣闊的前景,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

  金三角區:墨西哥灣、巴西、西非

  深水油氣成為能源開發主要增長點

  起步于1947年的世界海洋石油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從淺水到中深水、再到深水,人類開發利用油氣資源的程度正在不斷深入。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北海、墨西哥灣、巴西等深水油氣田的勘探發現,人類開發海洋石油的重點轉向深水。目前,海洋石油已經成為世界油氣開發的主要增長點,而深水油氣更成為海上油氣的主要增長點和科技創新的前沿。

  所謂深水通常指水深大於300米的海域。深水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自1975年成功鑽探第一口深水探井以來,全球已在19個沉積盆地獲得深水油氣發現,發現了33個億噸級油氣田,70%以上分佈在墨西哥灣北部、巴西東南部和西非三大深水區近10個沉積盆地。因此,墨西哥灣、巴西、西非成為深水油氣開發的金三角區。

  目前世界先進的石油公司、作業公司已經形成了3000米水深深水作業船隊。按照深海資源的開採過程,世界上深海資源開發裝備可分為以下幾類:

  深海資源勘探裝備:包括在茫茫大海中尋找油氣資源的30多艘深水多纜地震勘探船、深水工程地質勘察船;

  深水鑽探及作業裝備: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艘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深水鑽井船,其中最先進的第六代深水鑽井裝備,最大作業水深達3810米;

  深海資源開發輔助裝備:如油氣田建設、運行、維修所需的工程船舶(大型起重船、鋪管船、搶險救助船等)、水下維修艙、信息採集傳感器/各類作業工具等;

  深海資源開採與儲存裝備:如各種開採平臺、浮式生産儲存裝置、海底儲油設施等;

  水下生産設施:安裝在海底進行油氣開發的裝備;

  深海資源運輸裝備:如各種油輪、液化石油氣運輸船等。

  經過多年研究,深水勘探開發和施工裝備作業水深不斷增加,深水油氣田的開發模式日漸豐富,深水油氣田開發水深和輸送距離不斷增加,新型的多功能深水浮式設施不斷涌現。2001年起,墨西哥灣深水區的産量已超過淺水區,墨西哥灣、巴西、西非已經成為世界深水開發的主要區域。

  據報道,截至2011年底,全世界已建成256座深水浮式平臺、6020多套水下井口裝置,已經投産的最深油氣田水深達到2743米,各國石油公司已把目光投向了3000米水深的深水,深水已經成為21世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科技創新的前沿。

  2010年建成“海上大慶”

  我國海上油氣田開發實現了一系列突破

  我國海洋石油工業走過30年曆程,30年來,海上石油工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合作經營到自主開發、從國內走向國外、從上遊到下游,形成300米水深以淺的海上油氣田勘探開發技術體系和配套産業化設施。從1982年年産9萬噸到2010年年産5185萬噸建成“海上大慶”的躍進,開發海域覆蓋渤海、東海、南海。

  我國南海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而南海60%以上海域水深在300米以上,所以我國海洋石油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關注深水,並通過對外合作啟動了深水油氣田開發工程一系列零的突破:

  1996年,與外國公司合作開發水深310米的LH11-1油田,其中在我國南海第一次應用了水下生産技術,採用了當時7項世界第一的技術,如水下臥式採油樹、水下濕式電接頭、水下電潛泵等;

  1997年,與外國公司合作開發了水深333米的LF22-1油田,僅用一艘浮式生産儲卸油輪和水下生産系統實現了深水邊際油田的開發,並在世界上第一次使用了海底增壓泵,成為世界深水邊際油田開發的範例;

  1998年、2000年,採用水下生産系統開發了HZ32-5、HZ26-1N油田;

  2009年,我國與國外合作開發的、水深1800米、位於尼日利亞的AKOP油田建成投産;

  2011年:我國南海第一個深水氣田,水深1480米的LW3-1氣田進入建造階段,預計將於2013年底建成投産;

  2011年:我國建成了第一艘作業水深達到3000米的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深水起重鋪管船、12纜深水物探船、深水勘察船等深水工程重大作業裝備。

  技術存在差距南海環境複雜

  我國深海油氣開發面臨諸多挑戰

  我國海上能源工程戰略型新興産業和技術雖取得長足的進步,但與世界先進水平以及我國海上能源開發的實際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深水工程裝備差距大:2011年我國建成部分深水工程重大裝備,但距離形成系統作業和施工作業深水作業船隊還有很大差距,還遠遠不能滿足我國南海深水開發的實際需求,同時與之配套的深水作業能力還處於探索階段;

  深水油氣田勘探開發工程技術、裝備差距大:我國在建深水油氣田開發水深為1480米,而世界紀錄為2743米;

  海上應急處理技術、裝備差距大:去年夏天出現的渤海蓬萊事故,説明我們在應對海上溢油等重大事故時,裝備和技術需要繼續加強,一些特殊技術需要加強研究,如輕質油膜回收技術和裝備研製等。

  我國南海深水環境條件惡劣,以百年一遇的風浪條件做比較,我國南海波高為12.9米,與墨西哥灣相等,是西非海域的3倍,南海表面流速和風速接近墨西哥灣的2倍。我國南海具有特有的內波流、海底地質條件複雜(包括海底滑坡、海底陡坎、濁流沉積層、碎屑流沉積等)。同時,我國南海油氣具有高粘、高凝、高含二氧化碳等特點,使深水低溫高壓環境下的遠距離油氣輸送面臨巨大挑戰。

  我國海洋工程自主實踐經驗僅在200米水深之內,與國外深水海洋工程技術的飛速發展形成巨大反差,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深水油氣資源開發的瓶頸。一方面,目前深水核心技術僅掌握在少數幾個國家手中,引進中存在技術壁壘;另一方面,我國南海特有的強熱帶風暴、內波等災害環境以及我國複雜原油物性及油氣藏特性,本身就是世界石油領域面臨的難題,這就決定了我國深水油氣田勘探開發工程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只有通過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儘快突破深水油氣田勘探開發關鍵技術,我國才能獲得深水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主動權。

  目前我國已啟動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863等相關深水油氣勘探開發工程技術研究項目。隨著我國南海深水油氣田的開發,我國深水技術將得到迅速發展,2015年將形成深水工程基本設計能力,2020年將形成深水工程作業船隊和涵蓋地下、水下、水面的深水油氣田勘探開發工程技術體系,為促成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建設“南海大慶”奠定基礎。

  本文圖為“海洋石油981”鑽井平臺。

  (作者為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深水工程重點實驗室首席工程師)

  延伸閱讀

  海上油氣開發高投入高風險

  海洋石油裝備建造需要巨大資金支持,比如建設一個遠離大陸的中型深水油氣田(千萬噸級),投資約需500億至600億元人民幣。

  海洋石油具有高風險特徵,一是要面對海上各種嚴重的自然災害颱風、海嘯、地震等。如2006年墨西哥颶風中,50多座海上平臺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2006年南海珍珠號颱風,造成我國南海最大油氣田停産10個月,每天損失原油2萬桶;二是海上油氣田開發中作業風險大。如2001年3月,巴西P36半潛式鑽採平臺(作業水深1350米)爆炸後翻沉。2011年,墨西哥灣BP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線”鑽井平臺發生爆炸,導致11名工人死亡,鑽井平臺沉入海底,大量原油泄漏到海洋中,海岸線受到嚴重污染。

熱詞:

  • 深水油氣田
  • 深水鑽井
  • 深水勘探
  • 碎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