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大學生村官試“村務發言人” 完善農村制度建設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5日 04: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讓村民們了解村務有個可靠的信息源

  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東平街道羅莊村大學生村官孔慶勤發現,原本一直看起來“糊糊塗涂”的村民對村裏的事關心起來,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這一發現是從他自己擔任村裏的村務發言人開始的。

  從今年開始,東平縣委組織部明確了讓大學生村官任所在村“村務發言人”的制度,利用每個月的“農村黨建工作日”,以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為主要內容,對村務進行公開發佈。財務收支、計劃生育、集體經濟運行、宅基地審批、徵用土地補償、基礎設施建設等敏感問題,都成為發言人發佈的內容。

  自從當上了這個發言人,孔慶勤開始定期地把村裏的大小事件向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做彙報”,大到村裏的賬務收支,小到每個月發了多少準生證,都發給了誰家。那個時候,孔慶勤才發現,原來村民並不是不關心村務,而是“不好意思主動去問”。

  東平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白常順覺得,這是滿足村民民主參與訴求的一個渠道,因為在他看來,大多數村民其實希望能參與到村裏的事情中來,但缺乏渠道。“他們大都是通過串門聊天來了解村裏發生了哪些事,卻沒有一個可靠的信息源。”白常順説。

  東平縣彭集街道小高莊村大學生村官牛升鵬以前從來不知道村民們到底關心什麼,想知道些什麼,“因為很少有人會問”。做了村務發言人後,他發現,只要是跟村民利益相關的問題,村民們其實都想弄明白,“比如村幹部每個月都做了什麼工作,村裏的收支情況等。”

  州城街道桂井子村大學生村官趙銀在村裏開展土地流轉工作時,就有親戚私下告訴她,村民都想知道流轉後村民到底能得到什麼實惠,流轉後所種的經濟作物每畝地能收入多少,國家對於土地流轉都有些什麼政策……

  “他們大多只是自己討論,很少會真的來問村幹部,但是他們又確實想知道。”在發言會上,趙銀把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和村裏的具體情況,村民所能得到的收益,包括村裏的荒地租賃合同等,都一一向村民代表公開,這讓原本對土地流轉還抱有戒心的村民踏實了許多。

  孔慶勤説,村務公開了就會有很大的變化,特別是村民們對村幹部的信任。比如以前評低保戶,村兩委會根據實際情況選定名額。“很多村民其實就特別想知道是根據什麼定的,為什麼選那些人。”

  今年評低保戶時,依然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每個人都説自己有困難,對於選誰不選誰,大家都爭執不下。”孔慶勤和其他村幹部一起進行了考察比較,對情況進行了梳理,最終選擇了兩戶。為了打消其他人的疑慮,孔慶勤在發言時,把自己比較後得出的結論和相關情況一五一十地擺出來,向村民公開。原本還以為背後會有什麼“黑幕”的村民,在實際情況面前,心服口服。

  消除誤解的關鍵是能否公開“財務內幕”

  讓村官牛升鵬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村裏的高架線換電纜工程。村裏原本接的是高架線,但因為在地面以上容易被偷,村委會決定把高壓線換成更安全的電纜。可是,這項原本惠民利民的工程,引來了村民們的議論。

  “埋電纜會産生一些其他的費用,比如路面比較硬,要租賃機器挖溝,還要雇人挖。村民就特別想知道這筆費用都是怎麼花的,花在哪兒了,是不是應該花的。但這些問題,大部分村民是不好意思直接去問村幹部的。”在做村務發言時,孔慶勤將自己所了解到的情況告訴了村民代表,很快,那種“大範圍的質疑聲音”便沒有了。

  還有一次,村裏澆地的機井老化,村委會決定重新打井。雖然這筆打井的錢是村委會從上面爭取來的,但村民依然想知道,這筆錢到底都是怎麼花的。

  在發言時,牛升鵬將經過仔細核算分析的數據一項項羅列給村民,找打井隊的費用、購買材料的價格、工程需要的時間,甚至工作人員每天吃什麼工作餐,他都説得一清二楚。

  “現在村委會要花錢,我不僅要向村民説明花了多少,還要跟他們説明白怎麼花的。”孔慶勤説,這樣的發言不僅讓村民對村裏的事更明白了,還讓村幹部跟村民的關係更順暢了。

  “有時候村幹部掏錢為村民辦事,村民還以為我們公款吃喝了呢。”沙河站鎮前河涯村大學生村官趙麗麗有時候會覺得委屈,但她也理解,畢竟村民本就不了解村裏的事,出現以訛傳訛的情況也並不稀奇。

  去年,村裏曾經打算要做蔬菜基地,村幹部們便出去考察。結果村幹部們回來,風言風語也跟著來了。

  “他們是不是真的把錢用在考察蔬菜基地上了?”

  “他們是不是拿著村裏的錢外出旅遊了?”

  ……

  走在村裏,趙麗麗不時能聽到這樣的聲音。她覺得冤枉:“其實當時是幾個村幹部自己湊錢包車去的,根本沒佔村裏的開支。”

  但是,村民們看到的只是村務公開墻上那個開支的數字,而數字背後的故事他們並不了解,誤會也由此産生。

  “如果有村務發言人制度,我當時就可以向村民們公開這些事情,也就不會産生那麼多質疑了。”趙麗麗説。

  司龑軍也碰到過這樣的事情。

  那一次,他跟別的村幹部一起去別的村考察核桃的種植。來回路費加上餐費,幾個人花了300多元,村幹部們覺得這些也不算多,沒多想,便把這個數字貼到了公務墻上。結果,一些村民便在私底下抱怨:“是不是真的花這麼多?”有一位村民甚至還因為這件事情跟一位村幹部吵了起來。

  做了村務發言人,司龑軍知道對於“錢”這樣敏感的問題要跟村民講明白,不能讓他們産生誤會,因為一旦有了誤會,即使後來再澄清,也會讓村民和村幹部之間的關係多少有些裂痕。

  今年,司龑軍又跟村幹部一起出去考察為村裏引進金銀花種植的事情。在發言時,他把考察總共花費的600元仔細地講給村民聽。

  “車加油花了多少,過路費花了多少,什麼時間花的,午餐每個人吃了一份拉麵、一個雞蛋,總共花了多少錢等。”聽了司龑軍的發言,村民們不僅打消了心中的疑慮,還對村幹部們多了一份理解。

  “原來他們也不容易啊。”有村民在發言會上這樣説。

  把村民想説而沒有説的話替他們説出來

  村務發言人不僅把村民想知道的事情公開,還説出了村民想説而沒有説的話、想反映而沒有反映的問題。而想要做好這個發言人,大學生村官們要走到村民中間,去發掘他們的問題。

  沒事的時候,趙麗麗喜歡到村民的家裏去轉。她發現,在村裏有很多留守兒童,他們大都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學習上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爺爺奶奶大多並不識字,根本無法輔導孩子的學習。

  有一次,她在一個村民家裏看到一個小孩在寫作業,做數學題時,10道題有7道都是錯的。旁邊的爺爺奶奶很無奈。

  “如果能辦個輔導班就好了。”爺爺這樣自言自語。

  細心的趙麗麗記住了這句話。在以後的幾天裏,她又去另外的村民家裏進行了幾次調研,然後在發言會上,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成立一個留守兒童之家。

  得到村民代表認可的趙麗麗在村委會張羅了一間房子,又請村裏退休的老教師跟自己一起,就這樣辦起了“爺爺奶奶們心心唸唸”的輔導班。

  司龑軍也總能在走訪村民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在村務發言的時候替村民們把問題説出來。

  司龑軍所在的村是靠山而建,村裏只有一口吃水井。而村民居住得又比較分散,很多人要走很長的山路才能走到井邊打水。在一次走訪中,司龑軍發現,來井邊打水的竟然還有很多老年人。原來年輕人外出打工了,留在家裏的老人只能自己挑著擔子打水。

  “雖然他們都覺得已經習慣了,也並不覺得有多辛苦,但看著他們年紀那麼大了,還要跑那麼遠去打水,我還是覺得應該幫幫他們。”司龑軍在發言會上將這件事情告訴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於是,經過村兩委的討論,一項“加一條管道到老年人集中的地方”的工程開始了。

  儘管只是一個小工程,司龑軍卻覺得很開心,因為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為村民解決一些事情,他願意替村民説出那些他們並沒有説出的問題。

熱詞:

  • 大學生村官
  • 村務發言人
  • 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