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馬英九展開第二任 面臨深化兩岸關係等三大任務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0日 00: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5月20日電 馬英九第二任期于5月20日正式展開。近四年來,台灣聚焦經濟發展,兩岸關係明顯提升。未來四年任期,馬英九面臨促進經濟民生政策更利民、更好地彌合台灣政治與社會裂痕,及鞏固深化兩岸關係等三大任務。

  第一任期回顧:台灣聚焦經濟發展 兩岸關係明顯提升

  馬英九第一任四年取得明顯的經濟成績,從接手之初台灣經濟增長乏力到2011年台灣地區在全球的競爭力大幅躍升。馬英九團隊推出系列開放政策,全力鬆綁台灣經濟,為其注入活力。

  2008年馬英九上任伊始,面對的是陳水扁多年鎖閉政策留下的台灣經濟環境惡化狀況。加上全球金融危機,更令台灣經濟雪上加霜。

  馬英九體認到,要改變現狀就必須積極發展兩岸經貿。為此,他提出“要堅持開放、大幅鬆綁、釋放民間的活力。”

  2009年馬英九上任一週年經濟政策初見成效。當年2月至4月,台灣股市連續3個月漲幅居全球第一,企業訂單增加,大陸赴臺遊客數量從開始每天3000人發展到現在每天7000人,帶旺台灣多個行業,台灣經濟開始止抑上揚。

  馬英九第一任期的四年,經濟成長率獲得23年來最高;大陸游客帶來千億産值;2010年臺商回臺投資達406億元新台幣。

  2011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地區的排名晉陞到全球第6名,創下歷年來最佳名次。

  台灣經濟逐步發展、競爭力逐步提升,對大陸的開放政策和對兩岸關係的改善,是貢獻因素之一。有台灣媒體指出,從中長期來看,台灣競爭力的持續提升繫於兩岸可長可久的穩定關係及和平發展的大環境。就馬英九個人而言,在他主政三週年之際,台灣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其穩定兩岸關係最為肯定。

  陳水扁時期,民進黨對大陸採取“政治對抗”、“經濟隔離”、“文化斷絕”的思維,兩岸關係舉步維艱。馬英九2008年上任後,一改陳水扁的對抗做法,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遵循“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原則,構建兩岸互動基礎。兩岸多領域、多層面的交流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化。

  (一)兩岸雙方釋善意,為兩岸關係定調。2008年4月,胡錦濤在博鰲會見蕭萬長一行。蕭萬長提出16字箴言:“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2008年11月,胡錦濤在北京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提出“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

  從2009年到2011年,胡錦濤又在會見連戰或吳伯雄的多個場合,提到應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為兩岸關係發展創造更好更有利條件等期望,並通過連、吳等人與馬英九互相轉達問候。

  2012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李克強會見吳敦義一行。李克強表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有利於促進兩岸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吳敦義則説,期許未來兩岸能夠在“求同存異”上,繼續兩岸和平發展,展開務實協商。

  (二)兩岸兩會協商破解難題,助推兩岸交流深化。馬英九上臺後於2008年恢復了兩岸海協海基兩會協商。到目前為止,兩岸兩會已簽署16項協議,內容涉及兩岸金融合作、“三通”、開放陸客赴臺旅遊、農産品檢驗檢疫、司法互助、知識産權、漁船船員勞務合作等各個方面,集中解決了兩岸交流與交往過程中衍生出來的、急需解決的問題。

  這些協議的簽署有效推動了兩岸交流的拓展與深化,尤其是2010年6月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意味著兩岸經濟合作已經跨入新階段,兩岸經濟合作向制度化方向邁進。

  (三)省部級高官訪台 加深了解創雙贏。自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飆率團出席“2009年桂臺經貿合作論壇”後,多位省部級高官相繼赴臺訪問。

  大陸省部級官員訪台各具風采,歸根結底,商貿合作、共創雙贏是共同主題。他們帶去大批採購訂單和文化交流活動,開啟了大陸各省對臺交流熱潮。

  (四)民間交流熱絡,兩岸認同加深。大陸游客赴臺為台灣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同時也帶旺兩岸交流人氣。從團進團出到個人遊,也可看出兩岸民間交流正逐步深入。2012年大陸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增加。有評論稱,這説明兩岸互信正在逐步深化。此外,2010年8月,台灣當局正式承認部分大陸學歷,並開放大陸學生到台灣就學,大陸學生赴臺就讀邁出實質性一步。

  (五)和平發展、交流合作的兩岸政策符合台灣主流民意。台灣政治大學預測市場研究中心在最新民調顯示,兩岸和平指數升溫,台灣社會對大陸的認同指數大幅攀升。台灣淡江大學教授張五嶽指出,馬英九當局兩岸政策滿意度已橫跨藍綠,也正因為此,他才贏得了2012選舉的勝利。

  第二任期前瞻:台灣內部難題考驗智慧 兩岸關係有待鞏固深化

  近來,美國牛肉進口風波還未平息,台灣島內油電價雙漲又引發爭議,而島內政壇上,民進黨等綠營勢力又上演反馬戲碼。可以預見,第二任內,馬英九面臨著如何使經濟發展更多惠及台灣民眾、如何使經濟民生政策更好地滿足民意,以及如何彌合台灣政治與社會裂痕等重大問題。

  對於馬英九團隊面臨的難題,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表示,只要及時引進一批“悍將”進入行政團隊,徹底執行政策,馬英九的支持度自然會逐步回升。

  台灣文化大學政治係教授楊泰順等專家指出,馬的未來四年應把握兩岸和平穩定的有利條件,將工作重點放在民生內務上,真正將利民的政策做出利民的效果。

  廈門市台灣學會秘書長曾建豐認為,馬英九未來四年應“內政優先,拼經濟、重社福”。他指出,馬在首任期間雖在經濟方面取得成果,但社會上卻出現“市民無感”,未來四年勢必大刀闊斧推動經濟、賦稅、民生、文教、黨務等領域的改革,才能平息系列社會問題。

  除了促使經濟民生政策更利民、政治與社會更融合,馬英機第二任面臨的第三個重大任務就是,如何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

  澳門《新華澳報》評論認為,馬英九當局未來要突破施政困局,應把握機會,在兩岸政策等優勢方略上做文章。

  台灣《旺報》引述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的話稱,台灣應該以大格局開啟兩岸互動新頁。第一、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應從經貿領域擴大到文化、社會,甚而政治方面的領域。第二、兩岸應就和平協議事積極尋求共識,以使目前的和平發展能夠鞏固與深化,以為整個東亞的和平與繁榮做出貢獻。

  台灣行政部門及財經界體認到,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後續協商務必儘速完成。台灣工商協進會希望當局與大陸的ECFA後續談判速度要再加快,否則若落後於大陸和日韓談判進度,對台灣地區企業將造成衝擊。

  大陸《法制日報》文章稱,可以預計,政治更加互信、經貿往來更加無障礙,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兩岸關係發展的主軸。未來四年,兩岸經貿會更加緊密,甚至文化合作談判也有可能開啟。

  軍事科學院臺海軍事研究中心主任白光煒認為,應當鞏固“九二共識”這一兩岸互動的政治基礎,在各領域建立起兩岸交流機制。

  5月16日,針對有記者問及,馬英九即將就職,大陸對未來四年兩岸關係有何期許,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楊毅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我們的立場大家都清楚,眾所週知,我們希望台灣不管是哪個黨派,都多説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話,多做有利於維護、增進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在反對“台獨”、認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符合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

  楊毅説,我們希望兩岸雙方進一步鞏固和增進政治互信,積極加強兩岸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開創新局面。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

熱詞:

  • 兩岸關係
  • 馬英九
  • 兩岸同胞
  • 兩岸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