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走基層在崗位上 陳輩樂:結緣鸚哥嶺的香港博士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6日 08: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77aba5e3f6e34201b26fe9c6911d5da0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鸚哥嶺原始熱帶雨林保護區管理站有一位來自香港不拿工資的博士副站長陳輩樂。(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海南省中南部山區的鸚哥嶺,保存著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的連片原始熱帶雨林。從2007年開始,20多名來自祖國各地的大學生陸續來到鸚哥嶺建設保護區。在保護區管理站,還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不拿工資的博士副站長,他叫陳輩樂,是位動物保護專家,從11年前第一次走進鸚哥嶺到現在,40歲的陳輩樂對這片原始熱帶雨林的保護與研究功不可沒。今天的走基層在崗位上,來認識這位鸚哥嶺的“領路大師兄”。

  陳輩樂晚上和村民唱粵語歌

  喜歡你 那雙眼動人……

  正在道銀村的聚餐聯歡晚會上高歌的,就是來自香港的動物保護專家、博士陳輩樂。他不但會唱粵語歌,還會唱保護區的“區歌”——《鸚哥嶺之歌》。

  陳輩樂晚上和大學生唱《鸚哥嶺之歌》。

  鸚哥嶺啊南渡江,一頭連著海一頭連著山……

  與2007年之後來到鸚哥嶺的20多位大學生們相比,陳輩樂算是前輩了,他最早跟鸚哥嶺結緣是在2001年,當時還不到30歲,剛在香港大學讀完博士。2006年底,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掛牌,陳輩樂應海南林業部門的邀請,當上了兼職副站長,但堅持不拿工資。到現在,已經5年多了。在村裏的晚會上,我們無意中拍到了這麼一幕。

  道銀村村民 符金元:就説我們這個交通問題,你都是我們老客人了。

  陳輩樂:對。

  道銀村村民 符金元:只要你把這個路修好了,別的我不去求,建立鸚歌嶺保護區當中,我覺得這是很不錯的,但是你要考慮到我們周邊的群眾生活跟別人一樣。

  原來,在村裏比較有威望的村民符金元,再一次向陳輩樂提出了一個大家都關心的老問題:修路。

  村民符金元:一個早上能割那麼多(膠)的話,上了兩三噸用什麼拉出去。

  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 陳輩樂:他們是想用車。

  村民告訴我們,在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周邊的103個自然村中,道銀村是離核心保護區最近、交通也最不便利的村莊。從汽車無法再前行的地方到村裏,只有一條坑坑洼洼、懸挂在山崖峭壁旁的泥路,勉強能容納一輛摩托車通行,走著進來得花三個多小時,坐摩托車也要40多分鐘。

  村民符金元:把這個路修到我們這裡,我們道銀村什麼都不奢求,這個森林我們配合你們,配合得好,你們幹什麼我幹什麼,我們砍一草一木絕對不會傷害的。

  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 陳輩樂:保護跟發展總是有衝突的,怎麼拿平衡,我們一起來考慮。

  第二天,我們找到村民符金元詳細了解這件事。他告訴我們,道銀村共有16戶村民,在鸚哥嶺自然保護區設立之前,大家全都上山開荒種植了經濟作物橡膠樹。雖然保護區設立後,不能再擴種橡膠林,但割膠還是可以的。不過,因為山高林密,交通非常不便,村民們割了膠,卻運不出去。

  道銀村村民 符金元:有時候我們一到雨季就不能拉出去,這樣我們平時就把它裝進袋子裏放進水裏面,從這裡用水流到有路通的地方,已經整整用了兩天的時間。

  明知道村民們對路的需求都很強烈,但眼看著這條穿行在雨林中、自己已經走過無數次的羊腸小道,陳輩樂卻始終無法張口應允什麼。

  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 陳輩樂:看他修一條路要加寬,樹已經長到路邊了,你這樣修路,其實你無形中就是毀林,這個是法律不允許的,也不是説我們口頭一説就能做的事情。

  陳輩樂説,除了保護區不會輕易允許砍樹修路外,他還有一個擔心,就是怕道銀村丟掉自己寶貴的特色。他也總是在各種場合,向每一位村民一遍遍地解釋自己的觀點。

  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 陳輩樂:為什麼道銀動植物保存得很好,然後人整個地方的那種黎族風情,人與人之間的這些關係,其實它的偏遠是一個很大的原因。但是作為大家都是人,他們有這個發展的願望,我也理解。然後我們其實一直跟他們談,如果你去修路了,有空調了,蓋水泥房了,你就是路很遠的其中一條(個)村,那你的優勢在哪?

  其實,陳輩樂説的這些,道銀村的村民們心裏早就明白,從五年前保護區正式運作開始,修路的問題就一直存在。

  道銀村村民 符金元:這個事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辦得通,這個我就理解他。必須有一個規劃或計劃是不是,不是一下子,我們發展説去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樣是不行的。

  儘管村民們仍然想要一條可以通往外界的、能夠行車的路,但大家對這片珍貴原始熱帶雨林越來越強的保護意識,讓陳輩樂覺得,自己奉獻給鸚哥嶺的這些年,很值。

  海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 陳輩樂:值得,絕對值得。特別是它從零,很急(于)保護的地方。我直接參與到它的考察、它的規劃、它的成立,保護區的成立。到現在有一批這麼精幹的大學生,有這麼精幹的護林員,想一下兩百號護林員,都是本地人。

  陳輩樂所説的兩百號護林員,都是分佈在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周邊103個自然村裏的村民。而他們當年,其實都曾經是這片原始熱帶雨林的破壞者。

  海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 陳輩樂:其實現在跟我熟了,問他們,他們也説出來,要不幫忙砍木頭賣錢的,偷木頭的,要不是打獵的。很多護林員都是這樣子的。你想我們把兩百號人從破壞者變成保護者,然後他們也在村子裏面繼續做宣傳。

  在保護區成立之前,陳輩樂已經參與了兩次海南林業部門組織的鸚哥嶺生物多樣性調查,而且是領隊主力,像鸚哥嶺獨有的綠色樹蛙就是他最早發現的。

  海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 陳輩樂:看到一隻綠色的青蛙趴到假檳榔的葉子上面,我一看就知道,是海南沒有記錄過的一種物種。現在保護區開展一個項目,長期研究鸚哥嶺樹蛙。

  從對雨林生態的愛,到費盡心血將附近村莊改造成生態鄉村,陳輩樂每一樣都不遺餘力。五年前保護區成立,陳輩樂又常常帶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的大學生們,一起做生態保護、物種研究的課題,迷過路、遇過險,住過帳篷,喝過溪水,也曾經與蚊蟲毒蛇為伍。問到苦不苦,他告訴我們:不苦,就意味著你離需要保護的地方還太遠。

  海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 陳輩樂:如果你的條件太好的話,證明你離開要保護的地方越遠。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在他和大學生們的影響帶動下,道銀村的村民,自發設立了鸚哥嶺保護區裏的第一個禁漁區,這讓他格外開心。

  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 陳輩樂:為什麼説老百姓真的很支持我們這些概念。因為其實也一樣,跟我們漢族一樣。黎族一般其實他們也是抓很多魚的,魚也是他們重要的蛋白質的來源,但是他們就在春節之前,他們自己談好,都已經把這個地方建立起來了。

  陳輩樂説,現在,道銀村村民自發的禁漁行動效果開始顯現,一些已經消失多年的名貴魚類又重新回歸了。

  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 陳輩樂:現在這些魚都不怕人了,以前軍魚(光倒刺鲃)不敢出來的。我們試過,那時候我為什麼要帶潛水瓶下去,就是它們躲在很深的水,那裏很綠的 看不出來的。但是它們現在基本上都不怕人了,隨便都跑出來。

  記者:為什麼不怕人?

  陳輩樂:因為沒有人抓它了,很久都沒有人抓它了。

       編輯:王青濤

熱詞:

  • 走基層
  • 陳輩樂
  • 鸚哥嶺
  •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