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美經濟對話今舉行 知識産權與出口管製成焦點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3日 06: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5月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本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的經濟對話將圍繞三大經貿議題:促進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拓展貿易和投資機遇;金融市場穩定和改革。

  專家分析,本輪戰略經濟對話將定調未來中長期中美經貿關係走向,對話期間,值得關注的是將重啟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此外,關於知識産權和出口管制的議題或將成為焦點議題。

  對話

  聚焦經濟領域三大議題

  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5月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胡錦濤主席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和國務委員戴秉國,將與奧巴馬總統特別代表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和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共同主持對話。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4月28日的吹風會上表示,本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的經濟對話主要任務是按照胡錦濤主席與奧巴馬總統確定的“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原則,建設中美合作夥伴關係,推進落實習近平副主席訪美在經濟領域的成果,進一步促進中美經濟關係的發展。中美雙方將派出多位部長級官員參加此次經濟對話。雙方將本著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原則,就事關中美經濟關係的戰略性問題進行討論。

  朱光耀説,經中美雙方商定,本次經濟對話的主題為“深化戰略溝通與務實合作,推進持久互利的中美經濟關係”。圍繞這一主題,雙方將討論以下議題:一是促進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主要討論全球經濟挑戰、中美財政和貨幣政策展望、新興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的經濟互動及其影響、中美經濟再平衡、中美經濟結構調整等。二是拓展貿易和投資機遇。主要討論促進開放的貿易和投資、多邊貿易體系和區域貿易安排、改革國際規則和全球經濟治理、促進投資便利化、鼓勵創新和競爭等。三是金融市場穩定和改革。主要討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加強金融監管和跨境監管合作、跨境資本流動和金融市場準入、石油價格市場監管和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監管等。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分析,增長問題涉及誰來為全球經濟的再平衡“買單”;貿易和投資問題涉及要不要搞貿易保護主義;金融市場穩定和改革涉及各國宏觀金融貨幣政策的制定。現在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對這些問題肯定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和看法,但兩國的一舉一動都對世界經濟有重要影響。如何求同存異,從大局出發,就是兩國需要在經濟對話中去協調和探討的。

  值得關注的是,本輪對話將重啟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朱光耀表示,在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將明確宣佈重啟中美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的談判工作,第七輪技術層面磋商將很快進行。

  “在本輪對話中,會深入討論中美雙邊投資協定的相關內容,這項內容非常重要。”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最近一段時間,我們注意到中國的企業赴美投資遭到歧視的案例時有發生,華為和中興赴美投資遭到調查就是典型案例。如果能在雙邊投資上達成共識,將會為我國未來的對外投資打下很好的基礎。

  議

  知識産權與出口管制可能成焦點

  在往年的對話中,人民幣匯率問題往往成為美方施壓的重點。然而在本輪對話中,專家分析,匯率問題則很有可能比較弱化,相比較而言,知識産權、金融改革、出口管制問 題則有可能成為雙方關切的焦點。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自2005年匯改至今,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已經升值30%。央行宣佈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區間擴大至1%以來,人民幣並未出現大幅升值,這説明在市場的力量下,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均衡水平。因此,人民幣匯率這個中美之間的“老話題”會相對弱化。

  相比而言,知識産權、金融改革、出口管制等議題則更可能成為焦點。據美聯社報道,蓋特納26日在加利福尼亞聯邦俱樂部舉行的一次活動上説,奧巴馬政府歡迎中國最近在匯率體系上的變動措施,但認為中國應繼續推進經濟改革,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應進一步提高。他還表示,為中國最近決定拓寬貨幣兌換中的匯率幅度以及在溫州進行金融改革試點而感到鼓舞,同時,他呼籲中國繼續改革金融系統。據悉,包括美國保險業、銀行業等金融服務業的行業組織遊説團體向蓋特納寫信,建議此行訪華的首要議題是聚焦中國的金融領域改革。

  “知識産權會成為本輪對話的一個焦點議題。”宋泓對記者表示,近期美國公佈了新一輪301條款名單,將中國列在優先觀察的名單中,這表明美方密切關注中國知識産權的走向。但是需要注意到,隨著經濟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發自內心地主動保護知識産權。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申請專利最多的企業是中興,華為也排在第三名,這表明中國企業保護知識産權的意識已經變得主動而且迫切。

  “從這個意義上説,知識産權的議題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更多的是美國單方面的施壓,而是雙方都有要求的,雙方的合作意向也更加接近。”宋泓説。他還強調,希望美國能夠一視同仁,在要求知識産權保護的同時,放寬對中國高科技的出口管制。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到目前為止,美國的受管制産品,原來禁止對華出口的仍然禁止,原來需憑許可證對華出口的仍然需要許可證,沒有任何實質性改變“在美國近幾屆政府中,奧巴馬此任對華出口管制最嚴,是對華技術轉讓做得最差的。”

  周世儉表示,一方面美國大量進口物美價廉的商品,另一方面又將高新技術産品束之高閣,這是不合理的,不公平的。中國從1993年開始出現對美貿易順差,主要是由於美國具有的優勢尚未充分發揮出來。美國放寬對華高新技術出口管制才真正是緩解對華貿易逆差的捷徑。希望美國能夠“言必信、行必果”。

  意義

  定調未來中美經貿關係

  “本輪中美經濟對話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今年是中美兩國的換屆年。未來中美經貿關係怎麼走?正是本輪對話的重要議題。”宋泓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也就是説,本輪對話將為未來中長期的中美經貿關係走向定下基調。

  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産品多次發起“雙反”調查和“337調查”,貿易保護主義明顯升溫。除個別産業免遭制裁之外,幾乎所有受調查的産品都被施以貿易制裁。就在第四輪對話開啟之前,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5月1日宣佈終裁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高壓鋼瓶徵收6 .62%至31.21%的反傾銷稅和15.81%的反補貼稅。

  “近期美國對華經貿政策調整有回頭的跡象,對中國提出更多限制。”宋泓説,其中最值得關注的舉動有兩個:一是美國跨部門貿易執法中心的成立,二是美國國會修改反補貼法案。而就在美國修改反補貼法案之後,前不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連續裁決取消了兩起案例中的對華“雙反”關稅,這説明美國國內對華經貿政策也在重新調整中,尚未達成一致。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方希望此輪對話能夠使雙邊的合作框架、制度基礎在穩定中發展,維護中美經貿關係的良好局面,使雙邊經貿關係走向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侃如認為,中美兩國是全球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中美兩國間的關係對於全球有著重要影響,兩國的政策制定者應更好地了解對方意圖,更好解決分歧。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日前表示,全球化特徵明顯的世界經濟是美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儘管中美兩國在很多領域存在競爭關係,但雙方的經濟優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他指出,自2009年初以來,美國對華貨物貿易出口額幾乎翻番,對華貨物貿易出口增速是美國對其他市場平均出口增速的約兩倍;2011年,美國對華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達到約1300億美元,支撐著美國國內超過60萬個就業崗位。

  朱光耀強調,中美兩國元首高度重視此次對話,要求雙方經濟團隊繼續保持磋商和溝通,推動中美經濟合作取得更加積極的成果。在王岐山副總理和蓋特納財長的直接指 導下,中美雙方工作層最近一段時期保持著密切溝通磋商,認真準備本次經濟對話的成果。相信通過本次對話,中美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在重大經濟問題上的戰略溝通與互信,拓展雙方在經濟領域的務實合作,妥善處理中美經濟關係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為推進建設中美全面互利的經濟夥伴關係作出貢獻。(孫韶華)

熱詞:

  • 中美經濟對話
  • 舉行
  • 知識産權
  • 出口管制
  • 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