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雲南300余學生吃營養餐不適 稱怕罰款吃發臭豌豆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2日 0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5b466ebb155f42fda11daaa80100850f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從2012年春季學期開始,國家對160個試點區縣的中小學生,每人每天給予3元錢伙食補助,雲南省共有35萬名農村中小學生因此受益,在個別貧困縣因為志願者的捐助,甚至還實現了免費三餐。在2012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集中財力辦好10件惠民實事的第一項,就是全面實施“農村中小學營養改善計劃”。這樣的好政策的確給當地農村孩子帶來了一些福利,政策出臺後,為了更好的保障營養餐的品質,各地在營養餐供應模式、監管等方面也都進行了不少的嘗試。

    鎮雄縣是此次營養餐計劃的試點縣之一,4月上旬記者來到鎮雄縣採訪,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前幾天當地的一所小學出現了學生使用營養餐後不適的症狀,他們也正在調查事件的原因,隨後記者來到收治學生的醫院了解情況。記者得知事件發生在雲南省鎮雄縣塘房鎮頂拉小學,4月9日中午,這個有665名學生的村鎮中心小學,其中300多名學生,在吃了由學校食堂統一供給的營養餐後出現腹瀉、腹痛、發高燒等症狀,隨後全部被送往當地醫院治療。

    雲南省鎮雄縣人民醫院黨總支副書記急診科主任吳道忠:我們就考慮是疑似食物中毒。我們就按這方面的來給他處理。到後邊總的數據是368位。在醫院的觀察人數是71人。

    記者:到今天為止還剩下多少學生? 

    吳道忠:22個。

    截止4月14日,留在醫院治療的還有22名學生。記者看到,醫護人員生正在給留院觀察的學生檢查身體,一些症狀好轉的學生已能在病房裏活動,個別病情嚴重的學生仍躺在床上輸液。

    雲南鎮雄縣教育局黨委書記趙澤忠: 至於具體的是什麼原因,據我所知還不是最後的結論。我們主要是建立相應的制度,盡最大努力。比如説我們現在緊急也在研究,在採購當中一個是如何加強制約,有明確的要求,如何在各個環節加強監督,這些內容我們正在近一步具體的完善當中。

    我們得知目前相關負責人已經被控制,鎮雄縣紀委監察局研究決定,對塘房鎮中心校校長郎為鄴、塘房頂拉小學校長吳道順給予行政撤職處分;對塘房中心學校分管營養餐工作的副校長成卓、聯絡頂拉小學的副校長吳學常、頂拉小學營養餐管理員汪武菊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對縣教育局分管副局長申慶志、塘房鎮分管副鎮長汪武文進行誡勉談話,責令寫出深刻書面檢查;責令教育系統將此事件通報全縣,加強學校營養餐等相關工作的監管力度。

    這起事件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隨後,記者來到了這起事件的發生地,頂拉小學附近的村鎮。學校負責人告訴記者學生食堂已經停止使用正在整改,負責小學營養餐的管理員潘武菊給記者説了她知道的情況。

    雲南鎮雄縣頂拉小學營養餐管理員潘武菊:加工米就在這兒,這個米就在這兒,拿這個米放再那個蒸櫃裏面,放在這裡面蒸的,豌豆是頭一天晚上泡了溫水泡了之後,第二天早上用高壓鍋來壓的,壓熟了之後,再拌肉沫炒起來的。

    記者:(豌豆)那個顏色是什麼樣子的?

    潘武菊:新鮮的,我那天親自做了新鮮的。

    記者:(豌豆顏色)有沒有變黑?

    潘武菊:沒有,這實話實説。

    根據縣委縣政府事故調查結果顯示:導致4月9日學生食用營養餐出現身體不適情況的所有原料均無購貨驗收記錄。其中,大米無合格證、無生産日期。食品採購運輸平均一週2次,沒有儲存冷庫和運輸冷藏車,購進的油、豆瓣醬、菜都直接堆放于存放室地上。頂拉小學食堂和運營商均無《餐飲服務許可證》或《食品衛生許可證》,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從未接到該校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的申請。記者在現場發現,學校食堂沒有《餐飲服務許可證》或《食品衛生許可證》等有關特許資格證明。

    潘武菊:我非常的細心,這個不是説現在我已經受處分了,但是我還敢(説)。為什麼?當時老師説,如果哪去管衛生,應該説比較放心的。

    記者:學生説有點臭,還有,沒有煮熟的感覺。

    潘武菊:那個我也不清楚,那天,這個一言難盡,總之來説一言難盡。

    記者:但是這個學生吃了以後,好多都發生頭暈,腹痛。

    潘武菊:我這樣想的,可能有是有一部分,但是身體的素質,對食物的適應程度,因為我們這個地方很少吃那個豌豆,很少吃那些東西,以前那個芹菜,學生來都不適應,所以我跟老闆的反映,我們的學生不喜歡吃那些東西。

    原雲南鎮雄縣頂拉小學校長吳道順:學校食堂在2012年2月已經承包出去了。承包給私人老闆,禟房鎮中心學校承包的。

    校長告訴記者,學校食堂是按照上面要求承包出去的,所以連帶後面的採購、製作等學校並沒有權管,學校不知道花多少錢、採購什麼樣的東西,只管理一個大致數量,也就是每天多少學生、大致多少油、蔬菜、米飯的量就可以了。

    記者:有沒有跟承包商簽合同?

    雲南鎮雄縣塘房鎮中心學校副校長申時旺:合同當時是試運營,運營他們做了,才簽合同。

    記者:沒簽合同?

    雲南鎮雄縣塘房鎮中心學校副校長申時旺:當時沒簽合同。

    記者:那你們雙方怎麼約定的呢?從這個費用?

    雲南鎮雄縣塘房鎮中心學校副校長申時旺:雙方約定是他能做,就跟他簽,不能做,如果做得不好,就不要他作。

    記者:多少錢承包給他?

    雲南鎮雄縣塘房鎮中心學校副校長申時旺:這個沒有錢的問題。

    記者:不可能,承包,總得有錢給你們,總得有利潤?

    雲南鎮雄縣塘房鎮中心學校副校長申時旺:我們當時利用縣財政提供(人員經費),他允許在他學校開小賣部,他在外(掙)錢來提供食堂。

    申時旺説,頂拉小學食堂從2012年3月1日開始運營,食堂從業人員14人。食堂由塘房鎮中心學校承包給貴州省沿河縣榮盛餐飲設備後勤投資管理中心試運營,投資人曾桃芳,實際經營者是肖鵬, 肖鵬自稱是曾桃芳的兒子。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個承包項目沒有簽定任何安全責任合同,承包商沒有任何責、權、利的約束,反倒是得到了一些優惠條件,其中包括,食堂工作人員工資由縣財政統一支付,承包商還可以在學校開小賣部掙錢等。

    記者:這14個員工他們的工資怎麼樣,每個月拿多少錢?

    雲南鎮雄縣塘房鎮中心學校副校長申時旺:工資就是一千塊錢一個人結算。

    記者:這個錢是誰給(支付)的?

    雲南鎮雄縣塘房鎮中心學校副校長申時旺:財政局給(支付)的。

    2012年3月13日,就在雲南鎮雄縣木桌鄉六井村倉坪小學59名學生因食用免費營養午餐出現問題後,雲南省教育廳和省疾控中心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並下發整改通知。提出:學校食堂要憑證營業,食堂工作人員要持證上崗,食品加工要嚴格執行有關衛生操作規定;所有學校的學生食堂今年內必須退出承包經營模式,由學校直接管理並實行零利潤經營。

    目前學校已經暫時停止供應免費午餐,大部分同學中午放學後走路回家吃飯,離家較遠的學生帶飯到學校,學校附近小商鋪做生意的大媽,不忍心看孩子們吃冷飯,利用自己家的爐灶幫孩子們熱飯。記者看到孩子們帶的飯菜,只有兩樣,玉米飯加酸菜,幾乎沒有任何肉、蛋類。當地山高坡陡、交通困難也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從祿勸翠華鎮到達基小學40來公里,聽起來不遠,但這裡山高坡陡, 一會兒是只夠一輛車通行的盤山公路,這種公路一邊是萬丈懸崖,一邊緊挨著隨時可能塌塃滑落的山體岩石;一會是沼澤地、水坑、泥石流衝斷的土路,彎道多、路面窄、記者連坐車帶走路,花了2個多小時才到達基小學。

    12歲聶丹和她9歲弟弟都在這所學校讀書,姐姐上五年級、弟弟讀三年級。她家離校算近的,大約十分鐘路程,聶丹急著回家給自己和弟弟做午飯。聶丹到家後,發現9歲的弟弟已經在下麵條吃了。 

    聶丹也給自己下了一碗麵條,除了一點豬油、醬油,沒有再添其他東西,即使是這樣,姐弟倆仍然吃得很香,尤其弟弟完全投入到吃麵條中,記者了解到聶丹一家四口人,有一畝三、四分地,主要種玉米、土豆,每年大約有三千多塊錢的收入,加上聶丹父親有時在縣城附近的建築工地上幹點零活,還能掙個七、八千到1萬來塊錢,她們全家一年總共收入也就1萬三、四。為了節省開銷,他們家幾乎不上街買肉,每年養一頭豬,到過年前再宰殺,剩下的做成臘肉省著吃一年。十來分鐘,姐弟倆就吃完面,聶丹趕緊拌土豆、菜葉做豬食,她要喂完豬食才能去上學。

    記者來到達基小學時,正趕上孩子們中午放學吃飯的時間,但是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們去吃飯的地方,不在學校,而是學校背後不到100米的校長家裏。 今年59歲的王少先是這所學校的校長,也是唯一的一名老師,除了教孩子們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美術等各科外,他和老伴,每週五天還要負責給孩子們做飯。

    祿勸縣達基小學雖然屬於昆明市管轄,但具體位置在距離昆明一百多公里的山區,也是國家級貧困縣。王校長給記者講了他的難處。和全國一樣,他們學校的免費營養餐從這學期開始,至今也就一個多月時間,按規定,農村義務階段的學生每人每天可獲得3元的補助標準,但學前班的學生因為不屬於義務教育範疇,不在補助範圍內,而達基小學現有24個學生,其中9個是學前班學生,按照規定只有16個孩子能享受補助,每天共48元午餐補助,王校長考慮到都是山裏孩子、家庭都比較困難,也把這9個學前班孩子一塊納入其中,這樣平均下來,每人每天大約只有2塊6、7。這讓他和老伴非常為難,每天儘量想辦法,最大化的用好這點錢,不僅讓學生能吃飽,還可以吃點肉,並堅持每人每天有兩個雞蛋,為此,大多數情況只能吃麵條加肉末。

    王少先的妻子:為了孩子,幫幫孩子們,沒什麼。

    記者注意到,好多孩子在拿到雞蛋後都沒有吃,而是把兩個雞蛋小心地放在兜裏。

    孩子:捨不得吃,有的説要留給媽媽、有的要留給弟弟;一男孩説著説著忍不住哭了,他説每天上學要走半個多小時,希望能修一條路。

    雲南鎮雄縣教育局黨委書記趙澤忠告訴記者:比如説我們明確責任,把我們的教師甚至把家長,地方的黨政幹部,盡可能組織起來請他們參與管理和監督。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不僅要保質,還要保量,保質是前提,保量是根本。也就是保證每分錢都用在學生身上,帳目要公開公示,建立建全財務、監管制度,應當成為學生營養午餐的基本制度和政府部門監管的重要依據。記者在雲南最早開展學生營養午餐的祿勸縣湯郎箐小學看到,他們每天的帳目都公開在墻上,一日三餐吃什麼,菜譜、大米、肉、蔬菜、油鹽等買了多少斤、價格多少,平均在每名學生頭上多少錢等,一目了然。

    雲南祿勸縣湯郎箐小學校長趙金富説:我們學校有70多人,那麼在就餐的像中餐就有120人全在這兒吃,一個星期大約要有200公斤大米,在我們市場價要5元一公斤才能買到,像蔬菜類,一星期大約也要在1000斤左右,買了以後我們這樣算,學生的補助我們買了以後平均餐價算出來,像我們的飯,以湯為例,每週八餐,這個月它一共吃了32餐,平均餐價是二元0。7分,它這個月就做了6元。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學生營養午餐政策執行中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還有待政府相關部門研究細化。

    雲南祿勸縣教育局營養辦副主任朱熙東説:那麼這一個,按照國頒發54號文件的要求,縣城的學生不得享受,我們有4所學校就有這一個10216名學生沒有享受,但是這10216名學生90%以上的來自農村。

    雲南祿勸縣副縣長刀福東告訴記者:他是農村的學生,但他到城裏面讀書,但是他不能夠(享受免費)營養餐,而且城市裏面也會有一些貧困的學生,他們家庭條件非常困難,他們的營養方面也是需要這方面的一些補助。 

    記者:有人提出來能不能按照人頭,農村學生不論走到哪兒,就跟著人走?

    刀福東:就是説從政策上的執行來説這個是可以實現的,也是比較方便的,但是同時也會存在一些問題,而且如果在一個學校裏邊,有的學生能夠享受,有的學生不能夠享受,可能在看上去這好像也有點問題。

    免費午餐發起人、鳳凰週刊記者部主任鄧飛告訴記者:我們一直反對牛奶和麵包(模式)的,因為它在裏面運輸保管,這個裏面很多環節是不可控的,比如説我們的牛奶,我們要在夏天送到學校去,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可能需要幾個小時,在那個悶熱的車廂裏面,我不能保障它不出問題,我們不需要冒這個風險,我們沒有必要冒這個風險,因為孩子不是實驗品。

    為了保證食品的安全,鄧飛倡導直接幫助當地學校建立食堂,在當地採購新鮮蔬菜進行加工,給孩子們提供熱騰騰的午餐,從源頭上阻擋問題食品進入學校。

    目前免費午餐計劃到賬善款已經超過兩千萬,在免費午餐的官方微博上,我們可以看到來自受捐助學校的賬目信息公開,鄧飛認為,有效地監督才能確保資金真正落實到孩子們的身上。

    在免費午餐這個體系裏面,它會要接受至少午餐監督,我們要求每個學校開設微博,自己在自己微博上面每天它的賬目,如果説它沒有網絡它可以發信息給我們,我們也要去發微博,讓全社會能夠看見吃的什麼東西,花多少錢,第二我們能夠動員志願者對學生和老師們進行抽查,對學校進行監督/最主要的是我們依賴是當地的村民代表,和當地的這些老黨員老幹部,他們對學校這麼一個日常的監督。

    國家此次推行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每個學生每天享有3元的營養餐補助。而貧困住宿生還可同時享受國家幾年前開始推行的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生活費補助和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特困及寄宿生補助。如何讓這些資金真正地用到孩子們的身上依然任重而道遠。

    它就是一個説到底就是兩個問題,一個是食品的安全問題,一個是我們資金安全問題,它就兩個問題,如果説我們能夠建立一個良好的模型,能夠直接到學校,讓學校來執行當地的山村社會和學校能夠實現對接,也能夠幫助學校,然後學校公開賬目接受社會的廣泛的監督,這些制度設計完成以後,我覺得國家的160個項目就能夠運行的很好。

    國家財政撥款160億元,平均到貧困地區的每個孩子頭上3塊錢,錢數雖然不多,但它卻能讓千百萬孩子們不再餓著肚子上課,讓他們瘦小的身體能夠得到基本的營養供應。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對青海、雲南、廣西、寧夏等西部4省區的一項抽樣調查,農村學生生長遲緩率近12%,低體重率達9%,身高和體重均明顯低於同年齡段兒童的正常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就像教育部負責人曾表示的,這不是可幹可不幹的事,而是必須要幹的事;而且是只能幹好,不能幹壞的事。正是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決定了學生營養餐絕不是一個走過場的形象工程。如果承保、招投標等等過程充滿了隨意性,如果3塊錢的營養餐成了某些人眼裏的商機,失去了監管的民心工程也有可能變成了唐僧肉。因為,善良的願望更需要公平透明的制度保障才能實現。

熱詞:

  • 雲南
  • 學生
  • 營養餐
  • 罰款
  • 臭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