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意大利來華打假"陷入僵局 偽意大利品牌照銷照賣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0日 05: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面對形形色色的“偽意大利品牌”,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知識産權部北京工作室負責人戴勝橋覺得可惱又可笑。目前,他們已經向中國有關部門提交了3批名單,除兩個品牌的商標註冊申請被駁回外,其他尚未有明確進展,這讓戴勝橋有些無奈。本報記者 王俊秀攝

  近日,中國青年報連續報道的“意大利官方機構來華打假”成為廣受關注的新聞熱點。記者調查發現,涉及的偽意大利品牌對此反應不一,或“理直氣壯”,或扮無辜,或忙著“毀滅證據”。同時,在意方先後向中國官方提交了30個涉嫌假冒意大利品牌後,“老外打假”似乎陷入了僵局。

  部分企業開始避談“意大利”

  本報報道刊發後,部分涉事企業紛紛撇清自己與“意大利”的關係,稱自己和意大利“沒有關係”。

  北京時代唯意皮具有限公司經銷的“托斯卡尼”皮具,原來一直宣傳自己的“意大利血統”。報道後,中國青年報記者打通了該公司的聯絡電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托斯卡尼”是國內的品牌,中國註冊中國生産。工作人員解釋稱,他們從未宣傳自己這個品牌是意大利品牌,“可能是我們有一個國外的名字,這方面對客戶有一個誤導,以為是意大利的品牌……我們是國內品牌,但是有國際品質。”

  但這名工作人員強調説,皮包、箱包類的産品,國外的製作工藝比較好,起“洋名”更能迎合消費者心理。

  杭州納圖家居有限公司經銷的“普吉尼 Pochini”是“偽意大利品牌”之一。報道後,該公司仍然堅稱自己是意大利公司。記者進一步詢問時,對方則説自己不是具體的負責人,不太了解到底是怎麼回事;記者轉而聯絡了另一位“負責人”,但該名工作人員對普吉尼的“意大利血統”避而不談,而一直向記者介紹銷售方面的情況。

  還有企業開始刪除和“意大利”有關的信息,如廣州市榮威手袋製品有限公司旗下的“歐柏斯”箱包。記者發現,該公司網站已經撤銷了“‘歐柏斯OBOSI’商標‘源自於意大利品牌’”,“歐柏斯産品由‘意大利歐柏斯(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監製”等所有跟“意大利”有關的信息。記者致電運營該品牌的廣州市榮威手袋製品有限公司,對方工作人員否認了公司網站上曾經出現過的內容,並稱“歐柏斯”是自有品牌,由自己的設計師設計,主要做中高檔産品。

  生産“聖馬可 San Marco鐘錶”的深圳市瑞朗精密計時有限公司,目前其官網上仍然介紹稱其首席設計師為“意大利威尼斯鐘錶世家馬利安奴先生……專門為聖馬可品牌設計其意大利式的時尚風格”。

  然而,但記者致電該公司詢問聖馬可是不是意大利的品牌時,工作人員稱該公司從來沒説過自己是意大利的品牌。

  汽車用品品牌“歌詩達Cosda”此前在宣傳中號稱“源自於意大利國際品牌典範”,且為“意大利純手工製作”,但目前在該公司網站上已經去掉了意大利國旗圖案、Italy標識以及冒用的國家知識産權局標識。記者聯絡了該品牌運營者廣州昌維汽車用品有限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否認了之前公司網站上有關“意大利”的宣傳,“你可以去網站上看啊,沒説我們是意大利的牌子。”記者稱這個品牌的商標上使用了意大利國旗的圖案,對方沒有正面回應,而是説“我們是歐陸風格的産品”。

  還有一些企業則乾脆關閉了網頁,如“意大利老人頭國際發展集團公司”的網頁,至今一直是“網站建設中”。

  一些企業仍稱自己是“意大利設計”

  但也有不少企業仍然強調自己是“意大利設計”。

  “尼諾費雷 Nino Ferletti Italy”是由北京德士風服裝領帶有限公司註冊的商標。該公司在宣傳手冊上稱其于2001年從意大利引進了“尼諾費雷(Nino Ferletti)”品牌,且稱“尼諾費雷”品牌為“意大利著名男裝品牌,已有150年曆史。”而實際上所謂“尼諾費雷”在意大利並不知名,且未在意大利進行商標註冊。

  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向中國有關部門發出打假函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已經對“尼諾費雷 Nino Ferletti Italy”作出駁回商標註冊申請的決定。但這似乎並不影響該公司對自己“意大利品質”的宣傳。近日,記者來到尼諾費雷位於北京世貿天階的專櫃,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是意大利牌子的領帶”。

  當問及該品牌是否是在意大利註冊時,對方稱“這是我們從意大利引進的”。對方還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該品牌的領帶都是“意大利設計”,至於具體是意大利設計師的設計還是中國設計師按照意大利風格進行的設計,銷售人員則未予明確,只是再次重復稱“是意大利的設計,做工也是國際品質”。

  記者又聯絡了擁有所謂“意大利原産”的汽車香水品牌“哥菲拉Gafera”的運營商廣州莫拉菲汽車用品有限公司。對方先是聲稱這款汽車香水“是意大利的”,記者進一步詢問“是意大利原産的嗎?”對方回復“是意大利的原料,有意大利精油。”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産品的加工在中國進行。

  上海帛美皮具有限公司經銷的“SSIMO”,是否如宣傳手冊所稱“誕生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在回答記者這個問題時,該公司工作人員強調“商標在意大利註冊了的”,記者又問,“為何商標在意大利註冊的時間晚于在中國註冊的時間?”該工作人員則表示“那就不太清楚了。”

  “假洋品牌”誰來管

  日前,意大利來華打假在國內引起了極大關注,但目前還暫時未見明顯進展。記者聯絡了幾家地方工商部門,得到的答覆都很模糊,並未有一個明確的處理方式。

  在意方向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提供的三批共30家涉假企業中,以在廣東、北京兩地註冊的企業最為集中。廣東省工商局的工作人員稱,對於意方在華打假的事情,“尚沒有接到通知”。北京市工商局的相關部門則表示,在作出具體的調查之後才能依照實際情況根據相關的法規作出處理。

  北京市工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於此次意大利來華打假事件,意大利方面如果沒有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接洽,那麼具體的調查工作則不由工商局負責。“他找哪個部門哪個部門就負責&&查這事兒。”

  這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如果要調查這些公司,“取證起來非常困難”,如果舉報方能夠提供證據則是最好的。那麼,如果有證據證明某公司的確存在虛假宣傳和誤導消費者的情況,工商部門會採取哪些措施呢?該工作人員説,“比如你在路上違章了,首先查你有沒有駕照,如果有駕照,又要看看具體違反了哪一條哪一章。其實工商是一個道理。”

  記者又聯絡了國家工商總局詢問其對“假洋品牌”有什麼看法時,一位工作人員稱“國家工商總局並不負責具體的案件,要由地方工商局出面處理。”

  針對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遞交的第一批侵權名單,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于2011年10月12日作出回復稱,中國商標總局已駁回了“尼諾費雷(意大利)”(Nino Ferletti Italy)、Bestibelli Milan兩個品牌的商標註冊申請。至於一些涉案商標使用人在商標使用中自行添加意大利地名的行為,回復稱意方可根據《商標法》有關規定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投訴。還有一些宣稱其為意大利品牌或意大利企業,是否存在虛假宣傳及誤導消費者的行為,需由有管轄權的工商機關依法調查後予以認定處理。

  這讓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知識産權部北京工作室負責人戴勝橋很為難:“這些品牌是在全國範圍內銷售的,我們該向哪個工商部門舉報呢?”戴勝橋認為,他們作為意大利的政府機構,很難去一家一家聯絡地方工商部門。

  據了解,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由意大利經濟發展部領導。意大利經濟發展部是意大利的官方機構,職能相當於中國商務部,但是其管理範圍卻比商務部更寬泛,其中包括了電信、能源等行業。在管理對象方面,還包括商標等。

  “作為意大利的政府機構,我們當然要舉報到中國國家層面的管理部門,如果必須到各個城市去打官司,我們這個部門只有6個人,怎麼忙得過來?而且打假也不是我們的主要工作。”

  北京龐標律師事務所龐理鵬律師告訴記者,對於“假洋品牌”的監管,政府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商家去國外註冊商標回來賣本身並不違法,是商家自己的權利,政府不應該管。但是,如果商家誤導消費者,註冊了國外商標就用“源於意大利”、“意大利進口”等進行虛假宣傳的話,工商部門就可以管了,並且是有義務管的。

  “意大利來華打假”陷入僵局

  戴勝橋告訴記者,他在2010年4月來到中國時發現,一些所謂的意大利品牌,既沒有在意大利註冊,也沒有意大利設計師參與設計,更沒有在意大利設廠。意大利經濟發展部認為這些“偽意大利品牌”有損意大利形象,於是讓戴勝橋專門成立了知識産權部北京工作室著手調查。

  從2011年7月1日開始,意方總共向國家知識産權局彙報了三批名單,每批10家。後兩批投訴,意方至今未得到回復。而最近意方又陸續發現了三四十個“偽意大利品牌”,準備近期將再次向國家知識産權局遞交投訴。

  “可能因為不太了解中國國情,老外這麼打假可能陷入僵局。”山東眾成仁和(淄博)律師事務所于啟光律師認為,“從法律上來説,投訴中國企業假冒意大利品牌,意大利政府方面作為主體並不合適。”他分析説,“如果是中國市場上有假冒意大利企業品牌的情況,意大利政府方面可以在得到意方企業授權的情況下,代為打假,但實際上不是這種情況,那麼意大利方面以政府作為權利人進行投訴就不合適了。”

  這也是戴勝橋感到為難的地方。在他看來,這些“偽意大利品牌”侵犯的主要是中國消費者的權益,但一般中國消費者很難了解到這些品牌是否為真的意大利品牌,他們只是向中國消費者們提供這方面的參考信息。

  于啟光認為,國家工商總局對於意大利方面反映的情況大可當做“線索”處理,讓有管轄權的地方工商部門進行調查認定,然後按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認為,既然意大利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偽意大利品牌”的線索,我們就應該對涉及的30家企業逐一調查,若情況屬實則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徹底把這種現象清理乾淨。

  龐理鵬律師認為,這種現象歸根到底侵犯的還是中國消費者的利益,因此消費者應該起訴這些廠家,從而打擊這些假品牌。據了解,龐理鵬所在的律所正在向全國徵集消費者維權的線索,希望以消費者的身份進行維權,走公益訴訟的模式。

  儘管來中國打假並不太順利,但戴勝橋表示:他們會將打假進行到底。“下一步,我們會選擇打官司,我們將會按照各城市假洋牌積累的數量,集中到某一地的法院進行起訴。”戴勝橋稱,“我們不想半途而廢。”

  本報北京4月9日電

熱詞:

  • 意大利
  • 意大利設計
  • 德士風
  • 意大利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