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大蔥掀起漲價“蔥擊波”:天氣作怪 産量驟降 種植銳減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4日 16: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a905787fb87476c88f950fd9722ceb7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大蔥為何忽然掀起了一場漲價風波?漲價為何蔓延得如此快速?漲價幅度為何如此巨大?價格暴漲的背後有哪些推手?是供求失衡,還是游資炒作?繼續來看本台記者的調查。

    聚集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經銷商幾乎一致地將大蔥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指向天氣。經銷商劉麗萍告訴我們,今年進入春季以來,陰雨天氣使大蔥供應量大幅度減少。

    劉麗萍:上海老下雨,三天兩頭下老下雨老下雨,貨來不了,來不了來得少不就價格高了。

    記者:你感覺這個蔥比往年減少多少?

    劉麗萍:今年比去年少三分之二

    除了在産量上的嚴重下降,受到雨水的影響,毛蔥帶有的泥土和水分比較大,初加工的人力成本明顯上升,同時正常天氣下,平均每1000斤毛蔥可以加工800斤新蔥,今年只能加工600至700斤,差出來的分量也加進了菜價裏。

    劉麗萍:泥大上秤大 你咋能不加的工錢多呀,你比如説70%,100斤只出70斤好蔥,你這30斤快沒了吧,30斤加錢不,是不是

    除了低溫、雨水給大蔥價格造成的影響之外,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大蔥種植面積大幅縮水也是造成大蔥緊俏的原因之一。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大蔥産量過高,菜農不得不低價拋售。不少賺不到錢甚至賠錢的菜農轉而栽種其它農産品。承包百畝大蔥的李賀龍,去年也損失慘重。

    李賀龍:農民種少了嘛,去年賠太多了。包了28萬,賠了32萬拉完了,你説還怎麼包啊?

    記者通過眾多經銷商了解到,在上海、山東和天津這些大蔥産區,今年大蔥種植面積減少接近三分之二,加之雨水造成的減産,大蔥的市場供給量銳減七成之多。而對於不少消費者所關心的,本輪大蔥價格暴漲是否與前幾年生薑和大蒜一樣受到游資的操作。種植500畝大蔥的經銷商毛勇習説,憑藉自己對大蔥11年的經營經驗來看,游資炒作的可能性不大。

    它(大蔥)是有新鮮度的,是葉菜,它與土豆不一樣,土豆裏面有澱粉的,是能儲存的,它是葉菜類的,肯定不能放的。儲存完了分量都會少,不敢肯定明年價格肯定高,冒的風險大。

    編輯:楊書傑

熱詞:

  • 大蔥
  • 漲價
  • 蔥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