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醫療信息化系統仍未互聯互通 被稱信息孤島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3日 02: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微博問診、在線醫療、網絡監控……近年來,為緩解基層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全國各地紛紛探索建設醫療信息化系統,讓基層老百姓享受到了越來越便捷的醫療服務。然而,記者在採訪時發現,由於缺乏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大多數醫療信息化系統仍然未能實現互聯互通,宛如一根根“信息煙囪”和一個個“信息孤島”,亟待抓住機遇整合資源,實現從“小圈圈”到“大循環”的蛻變。

  遠程醫療 不出門一樣看專家

  過去,許多基層老百姓常常感嘆:大醫院人滿為患,在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又擔心硬體不好、技術不行。最近,記者在部分地區走訪時卻發現,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讓專家“走”進了鄉鎮 ,將先進 的設備“搬”到了基層。

  成都市金堂縣的遊崇志患有慢性膿胸,在縣人民醫院做檢查治療。通過遠程會診系統,縣醫院將他的病例傳到華西醫院。“原來準備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去看病,但醫院説這裡也能看到那裏的專家。剛開始還不信,但我一坐在電腦面前,真的和華西醫院的專家面對面了。”遊崇志説:“沒想到,我們不出門也能享受專家服務了。”

  這一切,都得益於華西醫院建立的遠程醫療系統。據華西醫院院長石應康介紹,2001年,華西醫院就開始建設遠程雙向視頻網絡系統 ,2003年成立了四川省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醫療遠程會診中心,不僅能快速傳輸和查閱病歷資料,還能提供緊急會診、多科會診等多項功能。經過幾年發展,該遠程網絡已覆蓋西部14個省市的200多個地區,入網醫院逾500家。

  記者發現,不僅大醫院在推進信息化建設,一些區縣也在追逐信息化的浪潮。一卡就診、一卡資料查詢、一卡結算……去年,一套醫療信息化系統在德陽廣漢投入使用。在高坪鎮金九村衛生站,記者看到,村醫通過培訓熟練地運用信息化系統建卡、開具電子處方、查詢村民的電子健康檔案。村民們所建的卡,可在高坪鎮中心衛生院、廣漢市人民醫院使用,在衛生站看病還可實現新農合結時即報。

  信息化不僅給市民帶來了方便,更讓檢驗設備“空降”到基層。走進成都市新津縣花源鎮中心衛生院,記者發現,醫院的化驗室特別小,但卻能開展幾乎所有檢查。檢驗人員劉丹給記者道破了其中的玄機:原來,醫院將這些檢查“外包”給了一家專業化驗機構,當天有專業人員來“取貨”,再通過信息化平臺將結果傳回。“過去設備差,自己都不相信結果,現在檢驗又準又快。”

  監管“大處方”共享大平臺

  信息化的運用,打破了醫療衛生傳統管理模式,不僅有利於監管百姓最深惡痛絕的“大處方”,還通過系統管理,優化藥品流通,降低醫療費用。

  在基層,抗生素濫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有了信息化系統後,這一問題得以緩解。在新津縣花源鎮衛生院院長楊成的辦公室,記者在他的電腦上快速地瀏覽醫院各科的看病情況和處方情況。如今,在新津縣的每一個公立醫院和公立基層醫療機構,無論是院長還是衛生局長,都能及時、準確地查看到每一個醫療點上的各類信息,實時監控醫務人員診療行為。同時,通過系統還可以掌握轄區內居民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準確實用的衛生保健規劃,及時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楊成告訴記者,這個平臺還開通了很多方便患者就醫的功能,有效節約了資源,節省了群眾的看病費用。記者看到,患者用醫保卡刷卡掛號後,接診醫生的電腦裏便會出現患者詳細姓名、年齡、病史、用過的藥品等信息。在醫生開處方時,信息系統不僅有藥品的價格、廠家,還會提示醫生藥品搭配的禁忌等。一旦出現“大處方”,系統馬上就會跳出相關提示,後臺監控人員可以立即進行核實。

  信息化系統,不僅給違法違規的醫療行為上了一個“緊箍咒”,同時也為醫院管理提供了便利。四川省實現了基層政府辦醫療機構全部實施基本藥物。為此,省裏在全國率先開發了“四川省藥品集中採購交易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通過網上採購監管平臺集中採購基本藥物,衛生行政部門通過系統對醫院使用基本藥物的情況進行網上實時監控。

  另外,信息化還優化了流程,一定程度上為患者降低了藥品費用。例如,四川一些市縣就通過對藥品供應流程再造,改變了醫療機構藥品採購供應利益機制,優化了醫院藥房庫存結構和藥品效期管理。例如,新津縣通過這一方式使藥品損耗降低 ,藥品管理成本由8.5%下降到4.2%,藥品週轉率提高了50%,企業回款時間由兩個月縮減為15天。

  “小圈圈”亟待形成“大循環”

  信息化是新醫改重要的組成部分,全國各地都在推進醫療衛生信息網絡體系建設。然而,記者發現,由於投資主體不足,各個系統的功能定位不一,相互之間因為沒有聯網,導致信息無法共享,難以最大程度發揮信息化共聯共享降低醫療成本的特點,而且還容易出現重復建設、浪費財力。

  專家認為,標準是制約醫療信息化發展的難題,醫療信息化存在系統分割、相互獨立,業務流程不統一、不規範等問題。“衛生行政部門出資建設的,可能側重於醫療服務監管;醫院出資的,可能側重於醫療服務的共享;醫藥行業投資的,側重於藥品使用量分析;社保投資的,可能注重社保報銷等。這些平臺的建立,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加以整合,必然將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石應康説。

  由於沒有形成“大循環”的醫療信息化體系,信息化在緩解雙向轉診難、醫生培訓不足等問題上效果也差強人意。廣漢市委常委、副市長田鋒説,當前,信息化大多只實現了局域共享共聯,最多只能實現區域內的轉診和醫資培訓。如果建立起全國一盤棋的信息化網絡,對於廣大老百姓來説,將可以隨時隨地點單式地選擇專家醫療服務。更重要的是,基層許多單位的醫護人員也能夠通過這套系統提高自身的醫療水平。

  他認為,當前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在於“打好三個基礎、建好三級平臺 、提升業務應用系統”。“打好三個基礎”的核心是加快醫療衛生信息標準化的建設,一是建立全國統一的、標準化的居民健康檔案;二是建立國家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包括基於電子病歷和醫院管理的信息系統建設方案;三是建立國家衛生信息數據字典。“整合資源、探索構建標準統一或相互兼容的全國信息化系統,這樣才能讓信息化破繭成蝶,構建‘智慧醫療’為百姓謀福。”田鋒説。

熱詞:

  • 中國醫療信息化系統
  • 仍未互聯互通
  • 被稱
  • 信息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