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行醫鄉間46年 杜應懷黑首變白頭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2日 17: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商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杜應懷的衛生室

對於64歲的杜應懷來説,如果現在要出診,那是一件奢侈的事。

  去年,杜應懷因患腦溢血,腿腳不再靈便。作為已往返田間地頭46年的“赤腳醫生”,杜應懷拒絕了兩個兒子要其選擇退休的建議,儘管少有外出就診,但至今仍在自籌資金建起的村衛生室裏,一如既往地接待著前往的病人。

  鵝嶺村人眼中的“守護神”

  杜應懷的家在羊角鎮白馬山腳下的鵝嶺村,方圓7公里有1476人。

  6日上午,沿著鄉村小道來到鵝嶺村。杜應懷的衛生室緊鄰原來的村小,門前懸挂著“羊角鎮鵝嶺村衛生室”和“武隆甲級村衛生站”兩塊牌子。衛生室由兩間屋組成,擺了三張病床,能基本滿足村民患病需求。屋內,充滿濃郁的中草藥味,“別小看這些藥,它們是寶。”指著各種中草藥,杜應懷説。

  衛生室裏的中草藥達數百種,有一些曾是杜應懷去山上採回來的。每天,杜應懷都會對著這些藥看上好幾遍,杜應懷説:“這是在和‘寶貝’對話!”

  18歲那年,杜應懷踏上了行醫之路。1965年至今,46年間,一根木棍、一身藍布衣、一個黑褐色的破舊藥箱,是杜應懷走家串戶的所有行頭。藥箱上鮮艷的紅“十”字,如一面紅旗,支撐、鼓勵著杜應懷。

  杜應懷,一個鵝嶺村人閉著眼睛也能想起模樣的鄉村醫生,村民們無論是大病還是小恙,隨喊隨到,在鵝嶺村人心中,杜應懷是“健康守護神”。

  淩晨步行10公里為民治病

  2008年的一個冬夜,是杜應懷46年“赤腳醫生”中的一瞬。

  當夜,窗外,寒風呼嘯,大雪紛飛,光禿禿的樹枝在寒風中瑟瑟地發抖。勞累一天的村民已進入夢鄉,杜應懷也上床休息。

  “咚……咚……咚!”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整個山村的寧靜。“誰呀,來了來了。”沒等外面的人出聲,杜應懷連忙披衣起床。門剛開了一條縫,“撲通”一聲,微弱燈光下,一個人滾進屋內,栽倒在地。定睛一看,是村民周中倫。

  “杜……杜醫生,我老婆吐血吐得厲害,你去看看吧!”杜應懷為周中倫的妻子王遠芳治病已半年。王遠芳患有結核病。杜應懷知道。

  抓起一隻手電筒,杜應懷挎著藥箱,立即出門。周中倫的家在10公里外。沿途是山路,狹窄、陡峭,即使是白天,行走也得十分小心,否則,極有可能墜入懸崖。

  救人如救火。

  平時需要90分鐘才能到達山下,當晚,只用了50分鐘就到達。

  回憶起當夜的情形,杜應懷至今後怕。

  趕到周中倫家時,王遠芳已奄奄一息,床上血跡斑斑。杜應懷立即給王遠芳做檢查,經查,發現患者喉嚨被凝結的血塊堵住。須馬上疏通。但沒有吸痰器,怎麼辦?杜應懷當機立斷,吩咐周中倫拿來一根筷子,撬開王遠芳嘴巴,伸出手指給病人掏喉嚨。血塊終於被清除,病人轉危為安。

  墊付藥費治好重症患者

  以前,村裏沒有衛生室,村民看病,只有到杜應懷家中。

  2006年,為了方便村民看病,他自籌3萬元為村民建起衛生室。

  其實,不僅如此。

  為了給村民治病,杜應懷不計報酬,也要給村民治病。

  杜應懷是周中倫夫妻兩人的救命恩人。早在20年前,周中倫患上肺結核,在醫院用盡一切辦法也不見好轉。回到村裏,杜應懷認為中藥治療還有希望。但是,久病致貧的周中倫已無力承擔醫療費了,準備放棄治療。

  “沒錢也得救人。”收入微薄的杜應懷,自墊藥費,用時7個月,治好了周中倫的病。

  如今,他每年接診病人3000余人次,46年來,服務村民上10萬人次。46年來,曾經滿頭黑髮的杜應懷已滿頭白髮。無論風霜雨雪,還是酷暑嚴寒,一隻破舊的藥箱伴隨著杜應懷走遍了鵝嶺村家家戶戶,踏遍了白馬山深溝險壑。

  

熱詞:

  • 行醫
  • 鄉間
  • 46年
  • 杜應懷
  • 中國好人
  • 搜索更多行醫 鄉間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