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東莞防“醫鬧”配鋼叉催淚劑 代表坦陳醫患矛盾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4日 03: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醫院保衛室可配鋼叉、催淚劑等攻擊性裝備對付“醫鬧”。最近,東莞出臺的一項規定引發了很多爭議。近年來,醫患關係越來越被關注,一方面,患者有諸多不滿,但同時,醫生自己也備感委屈,醫生和患者之間最難以溝通的究竟是什麼?緩解醫患關係又有什麼比較好的處理方式?昨日,全國兩會舉辦最後一場記者集體採訪,幾位醫療衛生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對此坦率直言。本報北京特派記者 劉璞 石小磊 仇惠棟

  【客觀存在】

  醫患矛盾大致有四種情況

  對於醫患關繫緊張,接受集體採訪的醫衛領域人大代表並不否認。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衛生廳副廳長王正榮甚至還對此做了分析總結,他表示出現醫患糾紛、醫患矛盾大致有四種情況,應該有區別地對待。

  第一種情況,俗稱“醫鬧”。部分社會閒雜人員以“醫鬧”為職業,把有些是治療疾病中出現的問題鬧大,甚至導致群體性事件。

  第二類,有些患者或者患者家屬對於醫療行業不太理解,總是認為如果治療沒有達到他所想象的效果,就該算是醫方的責任。其實,醫生哪有不想把病人治好的,但是目前的醫療水平或者醫療技術,並沒有“窮盡”到解決所有的疑難雜症。

  第三類,醫療上的失誤,産生醫療糾紛。

  第四類,有少數醫生責任心不強,或者利益至上,造成醫患糾紛。

  【醫生心聲】

  醫生不是萬能的,大家多理解

  “首先還是要呼籲,大家不要認為醫生是萬能的,因為在醫學領域,未知數太多了,仍有大量的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去探索。”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産科主任魏麗惠説起醫患關繫緊張時感慨良多,而呼籲大家“理解醫生”是她最想表達的一個意思。

  魏麗惠説,醫患矛盾是比較複雜的一個問題,比如有些矛盾並不是跟醫生直接相關。“經過這些年的改革,農村實行新農合,城市則是醫保,這個醫保有自己付費部分,最後病人還是得從自己腰包掏錢付給醫院。”她認為,如果恰巧看病的花費比較大,矛盾就容易遷移到醫療的終點醫生和患者上。

  “我要特別呼籲,希望老百姓還有媒體都能理解醫生。”在昨日回應記者的不長的一段答覆裏,魏麗惠連用多個“理解”,她直言,要想解決醫患雙方的問題,除了醫院要教育醫生遵守職業道德外,也希望社會各界對醫生這個群體充分地理解。“我可以這樣説,隨著醫改深入,醫生工作的強度大增,像人民醫院,醫生早上七點半就到了醫院,晚上七點半才能回到家裏;我們很多手術醫生都在手術室裏吃盒飯,每天都吃盒飯;包括節假日,也沒什麼休息。很多中青年醫生,像我所在的科室裏,大概40歲以上的醫生都在吃降壓藥,他們有時候一天要做五到七台手術,之後還有下鄉的任務、基層的任務、會診的任務、門診的任務等等,都加在一起,大家要理解醫生的不容易。”

  【尋求對策】

  探索第三方仲裁 減少醫患糾紛

  “‘醫鬧’一定要制止,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醫生這個職業估計就沒什麼人做了。”魏麗惠代表在接受採訪時大聲疾呼。王正榮代表也表示,以謀取索賠為目的的“醫鬧”應該嚴厲打擊應該由公安和司法部門來研究對策對他們進行打擊。

  不過,相對數量更多的一類糾紛,即患者認為醫生或者醫方沒有達到他的要求而要求索賠的,或者醫務人員從主觀上想治好,或者技術水平不行,或者當前的醫療條件達不到要求,對這一類糾紛,王正榮認為,還是應該通過探索第三方仲裁機制來解決。“以前是主管行政部門參與解決,但是效果不好,患方總認為行政管理部門或者以醫院方來解決的,是站在了醫療一方。所以,我們現在是探索第三方仲裁機制,第三方包括有學法律的、學醫的、學社會學的,一起來參與,形成第三方調解機制,這樣的話,以第三方的立場,正確客觀地判斷雙方的糾紛,看誰對誰錯,醫方錯了,醫方肯定要賠償的;如果是患方的無理要求,就不得賠償。”

  王正榮説,醫患糾紛發生後,特別是衝突升級的時候,患方實際上也是費了很多精力的。與此同時,面對糾紛,醫方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專心研究業務,改由第三方來判斷,就可以把醫患從糾紛和矛盾中解脫出來,讓醫方集中精力治療病人,更好地服務於患者。

  【其它思路】

  緩解醫患關係 應讓百姓少掏腰包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前兩天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直言,東莞市政府出臺規定,醫院保衛室可配鋼叉、催淚劑等攻擊性裝備對付“醫鬧”,他不贊成,這種消極的做法,在氣氛等各方面加重醫患隔閡,只能加劇醫患關係的緊張。

  他表示,要緩解醫患關係,應該從多方面努力,首先政府要加大投資,讓老百姓少掏腰包。另外,醫德人文精神的淪落也是導致醫患關繫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些醫護人員連起碼的醫德底線都沒有,出現了活嬰當死嬰、墮胎藥當安胎藥用的荒唐事。

  全國人大代表、梅州市人民醫院院長林新華則是建議通過人大立法明確公安部門打擊職業醫鬧醫托的責任。

  解決醫患糾紛應靠政府相關部門特別是警察的強力介入,引導家屬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他的觀點是:建議立法打擊醫鬧、醫托,規定警察不能對醫鬧醫托袖手旁觀。醫院首先是公共場所、醫療首先是公益事業,有醫療糾紛應該採用理性的手段,不能干擾到其他患者的就醫和醫院的正常運作。

熱詞:

  • 醫鬧
  • 醫患關係
  • 醫患糾紛
  • 醫患矛盾
  • 催淚劑
  • 醫方